阅读历史 |

第531章 战略部署(下)(2 / 2)

加入书签

早先国朝的战事,一些战略性撤退,很容易被朝臣们弹劾成筛子。这就是大家都不开口讲明的原因。

韩琦坑狄青,其实也不算坑。狄青已经致仕,根本连朝会都不参加,朝臣们弹劾没有目标自然就会息了火气。

关键是,一旦此战打赢,根本就不存在弹劾的情形。

只不过大家习惯了未虑胜,先虑败……真的是习惯了。

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把整个战役的战略部署讲明了。

一人计短,众人计全,这样的战前的研讨还是很成功的。

赵曦见整个大的部署基本成型了,也到了他拍板敲定的时候了。他真担心再说下去,政事堂的这些相公们把详细的战术也制定完备了。

那将是临战将帅们的灾难!

看狄青、郭逵和种鄂脸上的急迫和紧张,赵曦也觉得不能再让他们继续兴奋下去了。

“未虑胜,先虑败。这次战役朝廷必须要做好全线告急的准备!王韶主熙河、高遵裕主秦州军事,按部就班。”

“接下来是环庆……子正,种诊主环庆防御可行?”

种鄂回朝,环庆路兵马都监种诊属于暂摄环州。如今大战在即,环庆路的防御,必须得给种诊该有的差遣。

种诊是种鄂兄弟,与其兄种诂号称三种小经略公。

“回陛下,种诊可行!”

自家兄弟,种鄂做这个保应该。

“那就由种诊主环庆。令熊本迁鄜延,主鄜延防御。吕公著出河北安抚使,主河北道全线防御事。”

这是防御方面的安排,也就是说,这些人说白了是以防万一的,并不一定真正会有战事。

同样,也存在很大的风险。

决战是在河东路一带,可谁也说不准,这些边境会不会有战事。

最为重要的一点,从前面的研讨和谋划来看,朝廷很有可能会调集主力决战于河东之地,这些边境的防御力必然欠缺。

一旦真的出现大战事,最容易出问题的反倒是这些地方。

“由京畿道、京东路、京西路按照五出一的比例抽调新军,汇合汴梁驻防新军三万,争取筹集五万新军,由狄汉臣率领出兵河东,为本次战役主力!”

“种鄂迁麟府,种诂为偏师,同样从秦州、会川、环庆、鄜延等诸州实行五出一,抽调新军。至于正偏二师如何分配……由种子正与其兄商量。”

“郭逵出河北,从荆湖路抽调新军北上,同时从河北道按五出一抽调新军,组成决战的东路军。”

“东西两路军,要根据战事的进程,来决定是参与大决战还是就地防御。中路主力军,必须在东西两路决定参与决战,并到达指定地点以后,方可统一展开大决战。”

“所有安排,均以防守态势开始,根据战事演变,军情变化,然后决定是否去执行既定方略。”

“有一点必须保证,四路大军,任何一路不能参与大决战,此次战役仍然以防守反击为根本!”

“工坊城要按照十五万新军的军备准备,轨道马车全线停止商运,全力运送战备。务必确保后勤!”

基本上是按照大家拟定的军略安排的,应该不会有差错吧。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