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5章(1 / 2)

加入书签

亲家,你能明白真是太好了。洪母觉得这个亲家挺明理的,宝宝从小是我们宠爱着长大的,如果她以后有不懂事的地方,还请亲家好好的教。

顾希道:看亲家就知道宝宝的家教是极好的,我很放心。

洪母听了顾希的话,心里也舒服,可不就是,她的女儿她自然教的很好。

那关于聘礼的问题,亲家是怎么想的?洪父道,现在结婚都流行三转一响了。

爸。洪宝宝叫了声,之前说过了,不要三转一响了,怎么又提起了。

顾希道:三转一响我们家是出不起的,一龙厂里的领导也知道,去年我们家军哥为了救人脚受伤了,医治了2000多块,把自己的存款都花了,最后分家的时候,儿子们都分担去了100的债务。而且,就算三转一响我们出的起,我们也不会出,毕竟作为家长要一碗水端平,我前头的儿子是怎么成家的,一龙也是怎么成家。当然以前和现在年代也不同了,以前十几二十可以成家,现在十几二十可不好看了。所以聘礼我准备了188,还准备了一块手表。说着,顾希拿出手表。手表是梅花牌的,150左右,加上聘礼一共338。

虽然洪家父母知道没有三转一响了,但是转而又听到了188的聘礼和一块手表,他们又高兴了起来,甚至比听到了三转一响还要高兴。因为他们本来对这些没有过希望,所以这是意外的惊喜。

其实对顾希而言,180是贺一龙自己一年的工资,他拿出的也就158。而且他相信,贺家兄弟也不会有意见,毕竟贺一龙名下的两头猪还是贺家兄弟在养,这两头猪一年让贺家兄弟能赚上100多块呢。

现在的手表票是非常少的,很难得到。洪宝宝就没有手表,不是她家里没有钱,而是没有票。此刻她看着顾希放在桌子上的手表,心砰砰砰的跳,她很想带。

亲家真是个准备充分的。洪母道。188的聘礼不算很多,但是也不算少,比较适中的。

顾希笑了笑:还有一件事,你们宝宝是独生女,我们一龙不是独生子,所以在子嗣上,我们比较开放。他们以后如果有了孩子,只有一个的话,自然是跟我们贺家姓的,如果是两个的话,一个可以跟你们洪家姓。一儿一女,儿子跟我们、女儿跟你们,如果两个都是儿子或者女儿,可以一家一个。当然,这只是我们的想法,前提还要一龙同意。

洪家父母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一个女儿就是绝户人家,现在顾希的话,让他们心里非常动容:真的吗?真的可以吗?只要有个洪姓的孩子,就是闺女,他们也高兴的啊。

贺一龙有些意外的看着他父母,不过很快他道:我没有意见。作为一个白莲花,贺一龙当然有着与众不同的想法,眼见也比一般人宽。不管是洪姓还是贺姓,还不都是他的孩子。

太好了。洪母握住洪父的手。

嗯。洪父也激动。

对了,我倒是忘记说我们宝宝的嫁妆了。洪母拉着顾希的手道,我们也送一龙一块手表,宝宝再陪嫁一辆自行车,我们宝宝不会做衣服,所以缝纫机就不卖了,然后我们再陪嫁188的压箱底,和你们给的聘金一起给孩子。

第三十六章 卷八完O(∩_∩)O

对对对,这个忘记了。洪父道。本来,他们没有准备这些的,但是人家给了,他们当然不能小气。而且,投李报桃,这些还不够,洪父决定走走关系,把贺一龙转正。

婚事定下之后,结婚也非常快。现在还是农历正月呢,贺一龙和洪宝宝的婚事定在三个月后。

三个月后,贺一龙和洪宝宝结婚了。已经分家有一个好处,不管儿媳妇睡到什么时候,都不用看婆婆的脸色。但是同样,也别想着一日三餐有人做了。

不过这对贺一龙夫妻来说,都不是事儿,因为结婚之后的第三天,他们都要去镇上的厂里上班,之后,他们都是住在洪家的,除了每个月休息的时候会回来一天,平时都不会回来。

如果是其他农村里的婆婆,肯定不舍得儿子,但好在是顾希。

三年后,77年,七岁的龙凤胎上学前班了,他们那不负责任的父母还没有出现。不过,为了孩子上学,顾希已经把贺一海的户口又迁回红旗村了。

说到龙凤胎上学,就不免说到贺一海夫妻,贺一山媳妇私下把贺一海夫妻骂了无数遍了。可当着龙凤胎的面,她倒是没有骂。以前说起过一次,被顾希训话了,从此她再也不敢说了。

对龙凤胎来说,三岁的孩子能有什么记忆,所以他们早就忘记父母长什么样子了,他们只知道一件事,他们是爷爷奶奶养大的。

等到双胞胎11岁,上三年级的时候,已经是八十年代初了。

这一天,一个穿着破破烂烂的乞丐进了红旗村。

80年代初,已经改革开放了,村里没有上工这一说了。贺家兄弟在顾希的建议下,承包了土地,生意做的红红火火的。

不仅是贺一山和贺一江,承包土地的还有李挥和贺一龙,四户人家一起的。承包的面积很大,里面种植的除了蔬菜之外还有水果,他们的蔬菜水果是搞批发的,在镇上租了铺子。生意是贺一龙跑的,铺子上管账的是李挥,地里是贺一山和贺一江负责。

跑生意当然是白莲花老四适合。

算账需要知识,李挥最适合。

贺家现在是红旗村日子过的最好的,改革开放一来,顾希就让贺家兄弟和李挥承包土地,他还是最大的股东。第一年,他们的生意就火了,然后贺一龙入股了。

现在他们还注册了农贸食品有限公司,承包的土地旁还有办公房呢,洪父这个工厂的主任也辞职来帮忙了,可见生意之好。

你是谁啊?有个村民逮着乞丐问,咋来我家讨饭了,快走快走。

乞丐一愣:这里贺家人不在吗?

你说什么?贺家?那人噗嗤一笑,贺家这房子已经卖给我了,贺家早就不住在这里了。他们住了别墅了,你看那边一排排的六栋别墅,就是贺家人的。

六栋别墅?那么多?乞丐道。刚才进来的时候,他就已经看到了,那别墅是村里的门面,他怎么可能没看见,进来的时候他还在想,这是谁家的别墅,却是怎么都没有想到这会是贺家的。

六栋别墅,难道贺家四个儿子一人一栋?

那个村民道:贺家三个儿子一人一栋、加上贺家女婿一栋、贺家大伯一栋、贺伟军夫妻一栋,不刚好六栋吗?

三个儿子一人一栋?他们可是有四个儿子,就给三个儿子一人一栋,不给另外一个儿子,说不过去吧?连女婿都有。乞丐道。

我呸。那个村民骂道,咋就不行了?你说的还有一个儿子是贺一海吧?那是人吗?自己不知道跑去哪里了,把孩子丢给父母养,真是个畜生不如的东西,贺家有这么个儿子就是丢脸。而且,人家儿子、女婿的别墅都是自己造,可不是贺伟军夫妻给的,难道贺家兄弟还要管兄弟的房子啊?

自己造的?他们哪有这么多钱?还不是靠父母给的。乞丐气呼呼的道。

贺家人承包了我们红旗村的土地,种植蔬菜和果园,他们还在镇上租了店铺,专门批发这些,生意可好了。那个村民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