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4章(1 / 2)

加入书签

我想让死囚代替闻氏。顾希道。

杜清则手一顿,眼神锁着顾希:为何?

闻氏还有用。顾希道。

我如果不答应呢?这事情要做的人不知鬼不觉,也就只有杜清则做得到。在皇刑卫的大牢里,也只有皇刑卫指挥使能做的到这件事。但是,杜清则做事情很有原则,他是个守律法的人。

我就觉得舅公会答应的。顾希道。

这帽子戴的杜清则不语,继续喝茶。

每日两餐,我都为舅公准备,可好?顾希问。

杜清则眼神闪了闪,不说话。

每天新鲜的水果,我为舅公准备,可好?顾希再问。

杜清则依旧喝茶。

顾希笑了笑,然后起身:既如此,我劫囚犯的那天,舅公手下留情。

站住。杜清则上前,拉住他。

少年的肩膀有些单薄,但红衣似火,衬着他白皙的皮肤,让人眼神一呆。杜清则看着他的侧脸,忍不住伸出舌头,舔了舔唇,莫名的有些干燥。你脾气怎么这么大?

无父无母,脾气不大点,岂不是叫人欺负了去?顾希转过身。

你这不是叫我心疼吗?杜清则道。

顾希觉得,这种直男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说出来的人会让人误会,真气人。我只有舅公了。论甜言蜜语,顾希完全不输杜清则,他可是老妖怪。

突然,他又扑进杜清则的怀中,他双手抱着他的腰,将脸埋在他的胸口:舅公你帮帮我,我只有你了,在这京城里,我能依靠的人只有你了。

少年声音哽咽,听起来粗粗可怜,杜清则觉得,还真的让人心疼。

杜清则伸手,摸摸他的头:别哭。

假哭的顾希一听,继续哽咽了起来。

别哭,我帮你就是了。杜清则无奈,从来没有人向他撒娇,怀中的少年是第一个。而这种感觉让他觉得,他是被需要的。

真的?顾希闷闷不乐的问,显然不太相信。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杜清则道。

谢谢舅公,舅公要我怎么感谢你?顾希道。

一天两餐、加新鲜的水果。杜清则打趣。

好。顾希道,那你准备将人安排在哪里?

在皇刑卫的大牢里。杜清则道,以重要囚犯的身份关着,没有人敢闯皇刑卫的大牢。

谢谢舅公。

高兴了?杜清则垂眸,看着怀中的少年已经抬起了头,什么哭都是假的,连眼睛都没有红。感觉自己被骗的杜清则,一时间有些心酸,你这个小骗子。

顾希离开他的怀抱,俯身行礼:我需要舅公的心是真的,天下之大,唯有舅公是我全身心信赖之人。

第四十章 太子知道了

杜清则站在门口,看着少年出了皇刑卫府衙,他手抵着嘴角,沉沉的笑出声。奸诈又诡计多端的小骗子,什么全身心信赖之人,净会说些好听的话。只不过,向来没有人会用甜言蜜语来讨他欢心,猛地听来,还真是悦耳。

这段时间,京城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京城多了一个固郡王,而从京城多了一个固郡王之后,固郡王府一直闭门,除了杜九爷和东兴侯府的人上门之后,再也没有对外敞开过。就连邵家,邵太后的母族,也没见和固郡王府来往,这是怎么回事?

第二件:老镇北侯夫人闻氏被休,从南家族谱中划去了名字。并,闻氏被问斩了。

其实闻氏被问斩这件事,不管镇北侯府的人怎么样,赵氏是没有任何感觉的。她是皇家郡主,生来高贵,对闻氏这种身份本就看不上,虽然这几年相处的平安无事。但是他们之间没有感情,又怎么会难过?

唯一叫她生气的是南秉清的事情。南秉清因为外室之子的身份,现在在书院里受尽了委屈。作为一个母亲,她心疼自己的儿子。越是心疼,就越恨顾希,是那个小野种害的她儿子没了镇北侯府世子的身份,且沦为卑贱的外室之子,受尽了别人嘲讽。

赵氏知道,她儿子此生和镇北侯世子的身份绝缘了。

原本就是世子,现在被皇上收回了世子的册封,皇上不可能再封他第二次。且对外,为了南继恩的身份,只说他是民间抱来的养子,如此一来,他不是南家的人,更加没有镇北侯的继承权。

南继恩不重女色,他只赵氏一个女人,所以后院也是干干净净,而今只有南秉清一个儿子、明玉一个女儿。可如果他南秉清不能继承镇北侯的爵位,那么将来继承镇北侯爵位的人,只能从族人中过继。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办法。立顾希的儿子为世子。

而不管是老镇北侯,还是皇上,肯定不会允许从族人中过继的。老镇北侯自己用战功封来的爵位,怎么可能便宜族人?他又不是没有孙子?就算南秉清不行,他还有一个嫡长孙顾希呢。

就算顾希现在是固郡王,他的儿子将来要继承固郡王的爵位,可是他可以生两个儿子啊。

东宫

殿下,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固郡王和那日带面具的少年,身形的确是一模一样。幕僚道,且属下也向东兴侯府的下人打听过,郡王爷昔日住在东兴侯府时带着面具,样子也和属下那日在林中见到的模样相同。所以,属下等人千辛万苦找来的账册,定是在固郡王的手中。

既是固郡王,账册在他的手中也没有问题。太子道,固郡王是个聪明人,以一己之力成为郡王,在没有证据证明自己身份的情况下,仅凭脑子让镇北侯府吃瘪,这样的人自然知道什么是对自己最好的。何况,邵家和他的关系,如同邵家和我的关系,他是我表弟,所以在我和三皇子之间,他会站在我这边的。邵家是邵皇后的母族,但也是邵太后的母族,顾希和太子的关系,的确是亲的。

那您可要拿回账册?幕僚问。

不用。太子道,想必我那表弟也看了账册,孤等他送来就是了咳说完,又咳了几声。

还请殿下保重身体。太子身体羸弱,虽然这些年活的还算平安,但还是叫人担心。不仅太子,就是三皇子的身体也如此。

当今皇上子嗣少,一共两位皇子。按理说,太子是先皇册封的太孙,他只要不犯错,哪怕是一点小错,他的皇位也是没有悬念的。但是,太子身体不好。

无妨,这些年已经习惯了,只是一些小病。太子道。

事实上,太子没有来拿回账册让顾希有些意外。不过顾希何等聪明之人,马上就想到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太子能想到顾希和他是一脉的,顾希当然也能想到。也许,这账册放在他手中才安全。再说了,皇上正当壮年,且只有太子和三皇子两个儿子,太子如果明面上和三皇子打起来,就是三皇子犯了再大的错,皇上也不会问罪他的。主要是儿子太少了,个个都是宝。

但是,太子的人能猜到顾希是那个山林里的戴面具少年。那么三皇子的人也能猜到,如此一来。

顾希倒是好奇,三皇子会对他出手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