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3章(1 / 2)

加入书签

乔二叔他们没有去过其他的工厂,他们也不知道工厂应该是怎样的。其实这个食品厂的规模算是很小了,但是抵不住效益很好。一年的毛利润有不少,别说是农村的食品厂,就是县城的工厂,在这种年代,也算是不错的了。

而且,县城的工厂那是国营的,工厂赚了钱,也跟你们个人没有关系。但村子里的食品厂可不同,工人只拿工资,余下的钱都是他们支配的。说难听点,就是顾希说了算。

走,二叔、三叔、华子哥,我带你们去其他的地方看看。顾希又道。

哎。乔家三人跟着他走。

但是又忍不住回头再看工厂,光滑的地面,崭新的厂房,干干净净的卫生情况,还有工人们热情的态度,这样的环境里上班真好。比田地里要好太多太多了。

接着,他们又去了养猪厂,近百头的猪,规模何其大。20个积极养猪的妇女们看见顾希来了,热情的跟顾希打招呼,说句难听的,就是看到她们亲爹亲妈了,她们也没有这样好的态度。养猪厂隔壁就是妇女们的宿舍,同时猪肉也是在里面加工的,同样有保安。然后有去了鱼干厂,鱼干厂只有七个妇女三个品项的食品,都是属于食品厂的。

接着,顾希带着他们回了家,午饭时间到了。

顾希家的围墙很高,从外面看不到里面的情况,他们进了里面,乔玉带着乔念在院子里玩,看到他们进来,一大一小跑了过来:舅舅、崔叔叔。

虽然崔傅叫顾希师父,按照辈分,两个孩子可以叫崔傅哥哥了。但崔傅坚持要他们叫叔叔。他心里的小九九别人不知道,顾希可是很清楚的。

二叔三叔乔舒十多年,好像有二十多年没看到乔二叔和乔三叔了。自从她和乔望被乔母带去吕家之后,乔二叔和乔三叔自然不会去吕家看他们,不合规矩,所以算起来真的有二十几年了。印象中她印象中的乔二叔和乔三叔是怎样的已经忘记了,但是凭着本能,她知道乔二叔他们今天来,所以大概就这样叫出来了。

是小舒?乔二叔犹豫着道。乔舒当年离开的时候才12岁,现在是28岁了,12岁的女孩,28岁的女人,简直不敢想象。

而且这两年,乔舒的身体由顾希在调理,身体健康,脸色红润,乍一看还以为是夫妻生活美满的新婚女人呢。

中午吃饭的时候,乔二叔他们有些拘谨,饭菜太好了,这是他们一辈子都不敢想的。虽然说这两年,顾希每隔两个月都会寄一些肉干、面粉、大米过去,可是这样吃着红烧肉,喝着鱼汤的感觉是不同的。

当然,他们也不认为顾希每顿都是这样吃的,想必是因为他们来了,所以才拿出最好的招待的。可就是如此,这一顿也都是奢侈的。

吃好午饭,顾希又带着他们去了学校参观:虽然我不知道乔家村那边的师资力量,但是在这里绝对是没有问题的。老师如果有问题,我们会第一时间解决。顾希道,我还是这里的名誉校长,如果你们过来的话,贝贝和鹏鹏都可以在这里上课,到时候和乔玉一起,热热闹闹的。以后的发展肯定需要知识,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而爷爷奶奶可以在村子里散步,跟大家聊天,也可以在家里带带孩子。至于二叔家三叔家,因为都是文盲,所以先去脱盲班上课,等毕业之后,每户人家一个工人名额肯定有。不脱盲的话只能干体力活,但是脱盲的话活可以轻松点。比如门口的保安,那也是识字的,因为有人来了需要登记。当然,你们要是愿意干体力活,我也愿意把你们都安排进工厂里面。

这这也太好了吧?乔二叔晕乎乎的。

当然,二叔家有四口子,四个人都进去那不可能,就是四个人都进去,也不能马上一起。最多一年两个,隔年再一个。像三叔家倒是没有问题,人口少,好安排。顾希分析。

这个二叔和三叔都是理解的,就算侄子是厂长,一次性全部安排进来,让人有话柄就不好了。

我去脱盲班。乔华道。当年不能读书,是他心头的遗憾,现在可以去了,他已经感觉到知识是力量了,很心动。

我也决定过来。乔三叔道,可是过来之后我们的住宿怎么安排?

户口过来,这边先落户,落户之后你们有钱的,可以造房子,如果手头紧的,可以先租房子。如果手头松的,可以先造房子。爷爷奶奶跟着我住,以后我来养老。像三叔家人口少的,可以造房子,毕竟要的房间不多,钱不够的,我能借一点。

乔三叔很高兴,按照侄子的说话,也就是意味着乔家可以分家了。乔家一直没有分家,一则是这个年代还没分家的很多,二则是乔爷爷乔奶奶死了长子,深怕没有依靠。也不知道分家可以分到多少钱,用这些钱造房子的话乔三叔很心动。

乔二叔有些失望,他们家人口多,房子要造的也很多。比如他们两口子一间、乔华两口子一间、乔鹏也得一间,然后客房也要准备一间,还有厨房、堂房不过,看侄子家的房子也不错,厕所和厨房在外面,饭也在外面吃。虽然侄子家里面只有三间房间,但那是因为侄子的房间大。如果左右两边的房间对称的话,可以造四件。小望,你这房子造好花了多少钱?

顾希道:全部弄好,材料什么都算好,300来块钱。

到时候我们家如果造这样的话怎么样?乔二叔问。

听到乔二叔这样说,乔三叔也心动。

可以。顾希道,这样的格局热闹,大晚上没事的时候,大家坐在中间的厅里,可以一起聊天,玩个牌,一起啃瓜子。顾希那栋房子里就是这样,中间是大厅。木质的沙发椅靠着顾希那边的墙壁,等到时候有了电视机,顾希准备摆放在崔傅和乔舒那两个房间中间那个位置的墙壁上。等到80年代初,这房子拆了可以造别墅了。

乔二叔和乔三叔听着顾希的描绘,对未来越来越憧憬了。

崔傅心里倒是有些羡慕,也不知道师父的规划里有没有他,但是他又隐隐觉得肯定是没有他的。哎崔傅的觉得自己的小心肝有点疼。不过,顾希说到老人,崔傅又想起了他的爷爷奶奶。师父,过段时间,我要回家一趟。

怎么突然决定了?顾希问。之前没有听崔傅提起,这傻小子肯定是突然想到的。

去看看我爷爷奶奶,然后跟他们也说说这里的事情。崔傅道。

好,如果可以,就把两个老人也接来吧。顾希道,如果你怕老人寂寞,到时候咱们的房子可以造在一起。

真的吗?崔傅眼睛一亮,那太好了。朝夕相处的话,爷爷奶奶一定会懂师父的好的。到时候说不定崔傅心里又有了小九九。

第六十章 跟师父睡觉

乔家三个人第二天就走了。三天后回到乔家村,把顾希这边的情况告诉了乔爷爷和乔奶奶。当天晚上,一家人讨论了。

最后乔爷爷道:我和老婆子暂时还去不了,到年底村里的工分要结账,等我们结了工分再过去,老二和老三家的先过去。

爸说的有道理,我们考虑的不够仔细。乔二叔道。

乔三叔也附和,所以说,姜还是老的辣。

虽然小望说我们老二可以跟着他住,但是到底我有两个儿子,有儿子在没有跟着孙子住的道理,不管是在乔家村,还是去了溪头村,这样会让人挑脊梁骨。乔爷爷又道。

爸说的对,大哥不在了,我是长子,爸得跟着我们。乔二叔道。这话是这个道理,谁也反对不了。如果是在乔家村,多了两口饭,乔二婶可能会有想法。就算乔三叔愿意给钱给粮食,但二老还要伺候呢。可是以顾希现在对二老的孝敬程度,去了溪头村他们只要把二老照顾好了,顾希肯定不会亏待他们,乔二婶是这样想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乔二婶不孝顺。只是人嘛,有了好处之后,那点儿私心就会更加的明显。

不过,乔爷爷反对了:我们二老跟着老三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