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0章(1 / 2)

加入书签

哎,这倒是可以。吴队长一听,不错啊。

至于另外几个没用的,就让他们下地干活吧。顾希道。

哎,好。可是,他们住哪里?咱们没有给坏分子住的地方啊吴队长又烦了。

住原来的卫生所。顾希道,那边刚好有一间药房、一间厨房、一间房间、还有一个车间坊。车间坊一面墙没有,用草捆起来做成一个草栏,也能让他们挡风。至于睡的,地上蒲一些草,再给他们几块木板就行了,他们是下放来的,又不是来享受的。而且那边刚好男女各一间。

这事儿我倒是没有想到,行,就这样。吴队长觉得顾希安排的真好,把什么都安排好了。

有三个男的力气大,让他们去开荒吧。崔傅道,咱们工厂开荒了45亩的山地,是属于工厂的,但是咱们村里没有啊。别的村去年开荒出了60亩,今年还在开荒,咱们村也要。到时候种的土豆和红薯直接给我们食品厂收购,这算是村里的钱吧。

吴队长想了想,崔傅说的也有道理。

别的村,开荒的山地种出来的土豆换来的钱,都是分给村民的,然后去开荒的那些人另外算工分,咱们村里也能效仿。而且,山地也不忙,就是开荒的时候辛苦一些,种下土豆红薯之后,又不用管着,土豆和红薯成熟了再丰收一下就行。崔傅道。

顾希挑眉:不错啊,你把这些都学会啊。

崔傅道:其他村来送土豆红薯的时候我聊过。

顾希称赞:了不起,真是一个称职的秘书。

如果是平时,顾希称赞他了,崔傅肯定翘起小尾巴,但是今天没有,他一点反应都没有。吴队长出去安排坏分子的事情了,崔傅坐在一边,他低着头,肩膀垂着,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有心事?顾希问。

崔傅摇摇头,却没有出声。

这下子顾希更加好奇了,这傻子平时活泼的很,就是自己不出声,他都能喋喋不休的说个不停,今日这是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顾希起身,来到崔傅面前,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也没有发烧啊。

当他要收回手的时候,手被崔傅抓住了。崔傅抬头,他的双眼虽然深邃,但一向是清澈的很,而此刻,很是复杂。他看着顾希,双唇紧抿着。

中午给你做好吃的。顾希也没有多问。

好。崔傅看了看时间,十点半了,可以去做午饭了。

顾希起身:走吧。

回到家里,乔玉带着乔念在院子里玩,乔舒要准备做午饭了。看到顾希这个点回来,有些意外:午饭还没做呢,今天怎么那么早?厂里平时是12点下班的。

顾希道:今天我来做午饭。

那我们有口福了。乔舒笑着道,你要做什么?

做大饼。顾希拿出粉,加水揉成一团。然后又拿出玉米粒、豌豆粒、胡萝卜,切成一块块的。

乔玉把弟弟给了乔舒,去看顾希做菜。因为他舅舅做的饭菜真的是太好吃了。舅舅,你做什么饼啊?乔玉问。

煎饼,待会儿吃饭的时候就好了。顾希道。

崔傅坐在灶头后面烧火。

顾希先把面粉团揉成一团一团的,然后把每小团的面粉团压成薄薄的长方形面粉皮,接着把炒过的玉米粒配菜放到面粉皮上,只放一半,然后用另一半包住。包住之后,再把面粉皮卷起来,然后再压平。

乔玉看着,觉得很有意思。舅舅做的东西不仅好吃,主要是样子也好看。

一共四个人,顾希做了12个饼,每一个还挺大的。做好之后,放到锅里煎,煎的时候,香味一阵阵的传出。叫人闻了都要流口水了。

然后他又做了粉丝排骨汤,里面加了番茄、青菜、鸡蛋、笋干等。等可以吃饭的时候,乔舒忍不住称赞:你这厨艺,我不得不服气。

顾希笑了笑,视线看向崔傅。

崔傅安静的坐着,自个儿吃着,三个吃光了也没有要。如果是平时,三个吃光了肯定会赖皮还想要。

别说顾希,就是乔舒也发现了崔傅不对劲,她用眼神询问顾希,顾希摇摇头。

吃好饭,乔舒去洗碗,洗好碗,她带着两个儿子去散步消食。自从去年的正月初一离开张家,乔舒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她穿的衣服还是朴素的,因为这年头不能穿太好的衣服,除了过年。但是她的精神变好了,整个人气色很好。再加上顾希的关系,大家对乔舒很是客气。所以现在的乔舒不像以前那样,连个聊天的人都没有。

一群妇女坐在一起,大家也会热情的跟乔舒聊天。

有些亲近一点的,甚至问乔舒,有没有再婚的打算。乔舒今年28,在这个年代虽然年纪算大了,但是二婚又没关系。她虽然有两个儿子,但是抵不住她有一个好弟弟,只要娶了乔舒,肯定能成为工人,到时候两个儿子又不怕养不起。

但是乔舒都拒绝了。她现在是真的害怕结婚,不管这个男人再可靠,经历过一段那样的婚姻,她不敢再想了。

也有的人向乔舒打听顾希的事情,顾希今年18了,也可以说亲了。相处了一年多,乔舒对弟弟还是了解的,虽然是弟弟,他们相差十岁,但是她可做不了弟弟的主。而且,她也有些害怕弟弟如果结婚,会不会把他们母子赶出去。

崔傅平时在家房门也是关着的,因为有个乔舒在,到底是男女有别。不过好在有顾希在,就算崔傅和乔舒在一个屋檐下,别人也不会说什么。顾希的人品不只是整个村子,就是整个公社也都是有名的好。

顾希推了推门,发现门里面是反锁的。顾希心想,崔傅今天到底怎么了?门推不开,顾希去了一趟吴队长家,向吴队长问了今天上午崔傅的事情。吴队长也不知道情况,把两人去接坏分子,然后回来的过程说了一遍。

过程中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顾希又回到家里,本来想问崔傅的,但是想了想,既然心情不好,又没有马上说出来,说明崔傅的心里也是矛盾的,就暂时不管他了。

坏分子的事情,在溪头村并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主要是溪头村以前太偏了,对这方面的关注并不是很多,所以现在村里来了坏分子,村民们的思想没有那么激进。更何况,坏分子免费给村里开荒山地,还打扫村里的卫生,村民们高兴的很呢。

崔傅沉默了几天,跟着恢复过来了,又每天像小尾巴一样的跟着顾希,只不过,表面上大大咧咧的,没什么反应,但是顾希看得出,他的眼神不像曾经那样的充满了阳光。

第五十五章 崔家的故事

等到6月底,溪头村希望学院的老师名额全部落实了,小学老师六名,因为从学前班到五年级,一共6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主任,初中老师老师9名。

一共15名老师,除了两个老教授之外,余下的13名都是知青。知青当老师是没有工资的,本来知青下乡也是没有工资的,而是在农村劳作,根据工分拿钱的,所以这些知青当了老师也是如此,按照每天10个满工分登记,到了年底,按照每个工分2分钱算。不过知青当老师虽然没有工资,但是粮食有的。每个月10斤面粉(大米)、10斤土豆、10斤红薯,一斤猪肉。

还有一点,学校有老师宿舍,两个老师一间房,环境可是比知青宿舍好多了。同时,老师宿舍又非常的卫生,厕所是冲水的,还有洗澡的卫生间。虽然没有自来水,需要人为的挑水,但对于下乡来受苦的知青来说,简直是苦尽甘来。

同时,还有优秀教师的评比。

学校9月1日才开业,但是溪头村的孩子们早就安耐不住好奇,每天去学校门口溜达,不过学校的大门是关着的,他们进不去。

老师全部落实之后,顾希挂了个校长的职位。没有办法,论学历,他们这里没有大学生,高中生是最高的学历,论能力,杨书记和吴队长一致的认为顾希是最合适的。而且,这里两年溪头村的发展,让他们已经习惯听顾希的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