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6章(1 / 2)

加入书签

我不是这个意思。魏永清都,皇祖父说,这件事不要再提起,你这会儿却是咄咄逼人。而且大皇伯和四皇叔做的事情,他们也不知道,你这会儿怪罪他们

堂兄。魏永安直接沉下脸,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是你的二皇伯的家教?

你魏永清也沉下脸,他本来想息事宁人,没有想到魏永安这样不给他面子。

魏永安也不管他,而是直接对魏永正和魏永希道:杀人偿命,天经地义。皇祖父身为父亲,虎毒不食子,所以不忍心对你们的父王下手,但是你们的父王怎么还有脸活在这世上?他们翌日不死,我的仇一日不会放下。至于你们,跪着不痛不痒,光嘴巴上说道歉补偿有什么用?行动呢?

你想怎样?魏永正问。

魏永安道:既然你们赔不出人命,你们觉得我父王的命值多少钱?

这个

在场所有人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这个显王不会要钱吧?如果是这样,简直是太可笑了。

魏永正开不了口,老显王的命值多少钱?这岂是用钱可以衡量的?

叫魏永希来说,如果赔钱真的可以解决,那他也愿意。只要今日赔了钱,他日魏永安再提起这件事,那就是他的不是了。可是魏永正不开口,他也不会开口,毕竟这是老显王的命。

既然两位回答不出,就不要装模作样的来道歉了,只会让我觉得恶心。魏永安又对铭王道,皇伯,今日是侄子扫了您的雅兴,改天登门谢罪。说罢,魏永安转身离开。

忠义侯府

魏永安离开皇宫之后,直接来了侯府,反正顾希在侯府给他留了院子,他也想住在这里。来了侯府,他就把今日早朝的事情告诉了顾希:爹爹,我按照您说的做了,您说我这样做皇上会对我更满意,却是为何?

顾希很无聊,看话本子打发时间:你自己想想。

回来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可是想不明白。魏永安道,连皇上都只是把他们囚禁,并没有其他的处罚他们,他到底念着父子之情,可是我这样违了他的意思,不是让他更加生气吗?而且魏永正和魏永希此刻一定也在笑话我,他们觉得我父王的命真的可以用钱来补偿。

这不是很好吗?顾希道,他们笑话你,看不上你、看轻你,这不是我们想要的吗?小安,你要记住,任何人看不起你都没有关系,你要抓住的是皇上的心。因为皇位不是别人看的上你,你就能继承的,而是只有皇上认同了你,你才能继承。

这个我自然明白。魏永安道,他们越是看轻我,就越不会提防我,对我越有好处。但是皇上那里,我还是想不明白,请父亲提醒。

而此刻御书房内,皇上正在听下面人的报告金銮殿上的事情。

第五十三章 亲戚的打算

听了下面人的报告,皇上的神情很正常。

汪海在皇上身边伺候,内心有些捉摸不定,他心道魏永安怎么胆子那么大,而且还不听皇上的话,如此一来皇上还会喜欢他吗?本来就是同情他的遭遇,对他有几分愧疚,所以才会稍微疼爱他一下,但如果他逆着皇上的意思来,那皇上又怎么会高兴?

魏显事件皇上说了不能再提起,魏永安逼着魏永正和魏永希下跪,这不是公然反抗皇上的意思吗?汪海小心翼翼的看着皇上,想看看他的表情。

只是,他有些意外,皇上面上竟然没有表情。汪海想了想,出声道:皇上请息怒,王爷刚从外面回来的,很多规矩都不懂,您千万别因为他气坏了身子。

皇上抬头,看了他一眼:朕并不生气,反而很高兴。

这是汪海不解,但马上闭了嘴,没有继续问。他知道,既然皇上开了口,是说明他可以问的。但是他也聪明,没有直接问,而是露出一副疑惑又感兴趣的样子。

皇上道:这几天,你对永安是什么感觉?

是个聪明、文韬武略样样出色、而且乖巧的孩子。汪海。

皇上点头:对,但是不仅如此。他不但文韬武略痒痒出色,而且喜怒无色。朕开始还担心,他是太冷静了?还是洪家夫夫把他培养成这样会不会有其他的目的,但是现在看来是朕多心了。

皇上这话,奴才就不懂了。汪海道。

不懂就不懂,他还是个少年郎,有少年郎的脾气才正常。皇上又道,永正是老大的孩子、永希是老四的孩子,两人是他杀父仇人的孩子。面对杀父仇人的孩子都无动于衷,这样的人太可怕了。但是经过早朝金銮殿的事情,可见朕多疑了。他不是没有表情,而是没有碰到让他生气的人。你看,永正和永希一出来,他就生气了。人啊,不怕有缺点,有缺点就慢慢改,就怕没有缺点,那还是人吗?

皇上说的对,是老奴想的简单了。汪海心想,不仅仅女人心海底针,就是皇上的心也是海底的针,比女人的心更加细。

侯府,经过顾希的解释,魏永安明白了:爹爹说的对,他是皇上,又是多疑,我表现的太好,反而会让他觉得可怕。皇上如果不多疑,当年我父王就不会冤死。说到头,还是因为他多疑,所以大皇子和四皇子才有机会对我父王下手。

等有一天你成了万人之上,坐上那个位置,你再还回去就是了。顾希道,但是你要明白,仇可以报,但不要牵连无辜。为君者,要知人善用,用人不疑。

谨记爹爹教诲。魏永安道,总有一天,我要叫他们血祭我父王。不管他和魏显有没有感情,杀父之仇就是不共戴天。而且,他和魏显有没有感情也不是他们可以选择的。至少在他父王生命受到危险的时候,还叫父亲带着他藏起来。

父王对他是父爱如山,而皇上对他父王,却是怀疑和嫉妒。功高震主,可不就是嫉妒吗?

也许他父王曾年轻时,皇上这是这样爱过他。

但出生在皇家,注定了父爱在后,君王的疑心在前。

今天的京城都陷入了同一个话题里。比如:老显王的流浪在民间的儿子回来了,被皇上封为了显王。比如:新的显王在金銮殿上逼荣王(魏永正)和复王(魏永希)杀人偿命。比如:原来显王流落在民间是被老显王昔日的心腹收养了,那心腹现在被封为忠义侯,还在边关打仗诸如此类的话题,非常的多。

不过,影响最大的是显王妃的娘家和老显王的外婆家。

魏显的母亲是皇上的原配皇后,出自英国公府。现在的英国公是魏显的表哥,而老英国公是魏显的嫡亲舅舅,魏显母亲的嫡亲哥哥。

当年英国公府的小姐嫁给皇上之后,英国公府上就开始低调,一些子弟众多进了翰林,或者去了外地上任,又或者去的都是工部、礼部有些权利正直的舞台之外,这也是怕皇上疑心,担心外戚。

所以后来的显王事件并没有牵连到英国公府。但因为显王事件之后,英国公府的人几乎不到外面走动了,府上儿郎和姑娘说亲都非常困难。所以他们结亲的对象,基本都是远房亲戚,或者出生寒门的。

只是没有想到,事隔十四年,老显王被平反了。但是平反又怎样?伤害已经造成了。

真的?你真的看到你表弟了?英国公问。

英国公和魏显当年的感情很好,他还是魏显的皇子伴读。魏显出事,他非常的难过,暗中也调查过,但是调查不出什么。就是调查出了什么,他们也不能做什么。明面上是魏显抗旨不遵,可背地里谁都知道,这是皇上疑心魏显,而给了别人借刀杀人的机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