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7章(1 / 2)

加入书签

可以。

看到顾希从酒楼出来,洪二生松了一口气,他在门口等了很久了,真怕顾希在里面出事,但看酒楼老板把他送出来的,又笑眯眯的,洪二生又忍不住好奇,这到底是什么好事儿?

胡老板,这次多谢您了。顾希道。

小意思,不过小张,你这厨艺真是好。胡老板竖起大拇指。

您过奖了。顾希笑的有些腼腆。

和胡老板告辞之后,顾希决定犒劳自己一下。他今天做了三个菜,第一个是他的成品菜,酸辣土豆丝。这菜一出来,牛掌柜自己是喜欢吃。

土豆便宜,绝对的低成本菜,但利润非常可观。

第二个菜是肉沫麻婆豆腐。豆腐和精肉成本比土豆高,所以有点闲钱的会吃。

第三个菜是腊味合蒸,是以腊猪肉、腊鸡、腊鱼、鸡汤和调料,下锅清蒸而成。

三个菜,牛掌柜付了5两银子。其中三两是整的银子,然后加上2贯钱(2000文铜板)。

大嫂,你去酒楼干什么了?我看酒楼老板好像很高兴。洪二生问。

我跟酒楼老板谈了生意。顾希道,走,我们去买点东西。

买什么啊?咱们还有钱吗?钱都押在书馆了。

有,你放心。顾希道。

洪二生一点都不放心,因为他大嫂买了好多东西。

10斤细粉(10文一斤,100文)、2精肉(20文一斤)、2斤排骨(10文一斤),还有白菜、木耳、番茄、辣椒、花椒等等,除了白菜,其他的洪二生都没有吃过。

然后又买了10块小米糕、10块桂花糕、布、衣服

洪二生有点怕,大嫂不寻死了,好会花钱。

十点半,驴车在他们下车的地方等着他们,还是原来那些人。只不过,那个说话难听的大婶眼睛又开始往洪二生的背箩里偷看了。

到洪家沟十一点半,洪母等人在家,正在晒稻谷。看到他们回来了,小皇帝第一跑出来:爹爹。他坐在门口的小凳子上,一直看着外面呢。

小安。顾希抱住他,揉了揉他的头,爹爹给你买了好吃的。

小皇帝眼睛一亮:是什么啊?

顾希嘘了一声:进去再看。

鸡蛋和桃子都卖光了?洪母放下正在晒稻谷的活儿,先吃饭吧,你们早饭都没有吃,饿了吧。

鸡蛋卖光了,桃子还有30来个。洪二生道,一文钱两个桃子,让他们随便挑,剩下30来个最小的。

洪母微微惊讶:这法子好,卖的快。

大嫂想出来的。洪二生道。

洪母也知道自己儿子的脑袋想不出这个的,只是她还是意外,作妖的不作妖了,变得能干了。

进了厨房,洪母看洪二生放下箩筐,然后看了一眼,接着她被吓到了:这这怎么买那么多东西,钱钱是不是用光了?不不不,这钱肯定不够用啊。她要晕了,儿媳妇不作妖不寻死,变得会花钱了,这日子怎么过?

洪二生道:我也不知道,还是大嫂跟您说吧。

哇,有肉。

娘,什么时候可以吃肉啊?

洪三生和洪二花不懂这些,他们只想着吃肉。

顾希道:娘,你来我屋中,我同你商量。

洪母白了他一眼,自个儿先走在前面,她已经气的连骂人的力气都没有了。

顾希嘴角上扬,他对洪母印象挺好的。在古代,这样的妇人如果不有点脾气,根本立不起一个家,其实,他对洪母还是挺佩服的。不管她怎么嫌弃原主,虽然以前给的饭没有给家人多,但还是刀子嘴豆腐心,没有把原主怎么样。

你想说什么?你买了这么多东西哪来的钱?你到底在外面干了什么?一进顾希的房间,洪母就像机关枪一样的问。

第十章 有人来闹事

顾希拿出20个鸡蛋的钱:这是60文卖鸡蛋的钱,您收着。

洪母又是一愣,卖鸡蛋的钱还在?

接着顾希又拿出一些银子和铜板,看着顾希手中的银子,洪母晕了:你哪来这么多钱?是银子啊,白花花的银子。

顾希道:野生桃子卖了110文,我又通过书馆掌柜介绍,给酒楼做了几道菜,我做的菜比较新颖,酒楼掌柜奖励了我5两银子。书馆抄书押金150文,今天背箩里的吃食和布料衣服花了364文,还剩下3两银子、1贯钱、596文钱。

洪母吸了一口冷气,不敢置信:你她想说什么,但是又开不了口。儿媳妇已经嫁过来了,赚的钱应该是中公的。

可这也是儿媳妇私下赚的钱

顾希就是看洪母是个明白人,才找她谈话的:往后咱们家里半亩田两季稻谷就不买了吧,二弟三弟二妹还小,家里的米实在也不够吃,总是吃长虫的陈米也不好。这是一两银子,洪老太太的养老费,以后老太太每年的养老费我来出。

洪母看着他,欲言又止,可到底没有拒绝。她接过银子,心中的震撼还是无法表达。儿媳妇突然变好了,她洪母的眉头越蹙越紧。可不管儿媳妇出于什么原因变好的,又或者儿媳妇还是不是之前的儿媳妇,她都不在意。

因为只要对家里好的,对她来说就满足了。

顾希一直静静的看着洪母的表情,看着她犹豫、又坚决,然后眉头松开,似乎放下了什么。接着顾希又道:娘,我还跟酒楼老板谈了生意。

什么生意?洪母回过神来,用一言难尽的眼神看着顾希。儿媳妇变得那么明显,她又不是傻子。虽然人在鬼门关上走了一会,很多事情或许能想明白,但实在是太明显了。不过,好在他没有出去走过,旁人也不明白他的性格。

酒楼里的柴火供应,一个月15捆柴,每旬给5捆,8文钱一捆。往后我进镇交抄好的书时。柴火就可以带进去,但我们没有驴车,还得跟有驴车那户人家谈谈。顾希又道。

洪母被天上掉的馅饼砸晕了。

一捆柴100斤,他们没有地,稻谷也丰收了,接下去把秋收的稻谷种了就空了,全家出去捡柴,一天一捆柴不是问题,也就是说一天能赚8文钱,一个月15捆,能赚120文,还得减去驴车费,那也有好几十文,一年下来,半贯钱是有的。

加上一个月四五十个鸡蛋,也能卖100文,一年下来这日子总算能过起来了。

好,驴车的事情我会去谈,你这个家谢谢你了。洪母不知道怎么说。

顾希笑了笑:我们是一家人,我在娘家受苦,多亏了娘不嫌弃我。原主虽然是个残缺的双性人,但也只有娘家人和洪母、接生婆知道。这事儿娘家人肯定不会宣传,洪母当然也不愿意让人取笑,所以也不会说。洪母的嘴巴严,就连自己的孩子她都没有提起。

儿媳妇变得通情达理了,洪母反而有些不自在了。

婆媳俩回到厨房,发现孩子们还围着背箩站着,里面的东西没有动过。洪家虽然穷,但是家教是极好的。就连3岁的小皇帝,也是留着口水咧着嘴巴笑着。

娘。

娘你和大嫂谈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