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章(1 / 2)

加入书签

小胖子嘻嘻的笑:柱子叔,我都是李老师家的常客了,李老师已经习惯了。

顾希伸手打了他的脑袋一下:没大没小的,警卫员每天送你上学放学,你有道谢吗?

小胖子端正了态度:柱子叔谢谢您,您辛苦了!

警卫员有些意外,就是连范团长和范嫂子也管不住这个皮蛋精,没有想到李老师竟然把他管的妥妥的,真不愧是团长家大公子的朋友。

今年暑假,大智智还是没有回来,他爷爷安排他去训练新兵了。

小胖子来顾希家住,每天的任务就是和李成途一起,跟着顾希上山摘野菜、摘黑木耳、摘香菇。只不过,今年上山的时候,小胖子明显感觉到了附近的变化:李老师,我发现现在上山摘野菜的人多了。

嗯,人多了。顾希道,你们摘野菜,我去找其他吃的。草丛里不要进去,深山里不要进去,就在附近找,碰到危险叫我。

知道了。

爸爸放心吧。

两个孩子拿着小刀在找野菜,顾希背着箩筐拿着弓箭找野味。从57年8月来到这个年代,到现在59年的7月,整整两年了,顾希经常上山摘野菜,系统储物柜里,已经有30斤野菜干、60斤新鲜的野菜了。

加上去年摘的黑木耳、香菇、板栗、他都存着。

不过,今年9月的猕猴桃估计希望不大了。他给村子里的孩子吃过猕猴桃,如果他们看见的话肯定会摘走。

7月底,村里上半年的粮食交了。李二叔再次来找顾希了:爱国爱国

二叔。顾希从柴房里出来,他刚洗好澡。

爱国,今天我们和村长去交粮食了,把上半年的目标都交了。李二叔道,现在仓库里的粮食只够我们坚持两个月的。

为什么全部交?你们没有劝村长吗?顾希问。

劝了,但是但是公社里的人说,哪个生产队完成了目标,哪个生产队的粮食交的好,他们就给生产队打申请,申请拖拉机。李二叔道,拖拉机啊,那可是车啊,我我也心动。

第六十八章 杨洁种地了 (五更)

放屁。顾希忍不住爆了粗口,57年才研制成功的拖拉机,58年又经过改造,才真正使用到农业生产中,首都、大上海那些地方的农村还等着用呢,我们这种偏僻的小县城再过5年都申请不到。

但是但是李二叔嘴笨,看到侄子这气势,他有点怕。

顾希道:好在粮食还能支撑到9月份,9月中红薯丰收,也接的上。

对对,就是这个道理,能接的上。爱国,二叔还有事,先走了。他抗不住侄子的气势。

虽然说村子里现有的粮食可以熬到9月,但这粮食的量实在是少,每一顿只有以前的三分二了,很多村民开始问,问了也没有办法,粮食被国家收走了,谁敢去国家面前闹?

8月中,顾希带着两个小孩去摘板栗,到了之后,看到李狗蛋和李猫蛋站在板栗树下。他们跟着顾希来摘过板栗,知道树在哪里,也知道这东西味道好。现在李家村的人都吃不饱,所以他们打起了板栗的主意。

但是顾希对他们好,他们又不好意思摘,所以两兄弟为难的站在板栗树下。看到顾希来了,他们的脸庞微红。

李老师。

李老师您来了。

顾希笑了笑:想吃板栗吧?

可不是,最近食堂的饭连七分饱都没了,只能填饱五分饱,咱们饿一饿没事,但咱爸妈还得干活呢,所以

行,一起摘吧,摘了咱们一起分。顾希道,这里有三棵树,我和狗蛋上树,猫蛋、小胖子和成途在下面捡。

哎。双蛋兄弟满足的笑了。

五个人把三棵板栗树解决了,顾希分了20斤给他们,20斤可是拨出来的板栗的分量。

不不不,李老师我们不要那么多。李狗蛋赶忙拒绝。

拿去吧,你们不吃,你们父母也不能饿肚子。

谢谢李老师。

9月,孩子们上学了,村里的红薯丰收了,这大概是两个月来,村里人吃的最饱的一顿。虽然只有蒸红薯。

但是,大家才饱腹了一个星期,公社下乡收粮食了。

李村长道:这不是年底才收吗?怎么现在就收了?

国家等着要粮食,工人的粮食不够吃,只能下乡收了。公社干部道,快点,把粮食收一收。

可是你们现在把粮食收走,我们老百姓吃什么?李村长问,今年的粮食收成不好,一共才这些,你们全部收走,我们就要饿死了。

公社干部看了一下账本:你这是作假的账本吧?今年的红薯收成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二?怎么可能?我看你们老百姓一个一个吃的红光满面的,肚子都凸了,还想拿假账骗我?你们再这样耽误我们的工作,一点觉悟都没有,我们要上报政府,告诉国家了。

李村长怂了。

把粮食带走。

往年国家也没有要收这么多的粮食,为什么现在要这么多?有人问。

工人增加了,吃供应粮的人多了,国家要收的粮食自然也多了。顾希答了一句。

村民们看向顾希。

李老师说的也有道理。

李老师说的一直有道理。

还是你这小伙子有觉悟性。公社干部夸了他一句。

但是顾希又道,增加的工人都是从老百姓里出去的,就拿钢铁厂来说,不管是正式工人,还是临时工人,他们原来都是村民,种地赚工分吃饭的,现在他们去当了工人,地没有人种了,但他们的饭依旧要吃,所以种的粮食才不够他们吃的。我们的粮食为什么比去年少,因为种地的人少了,劳动力少了。

公社干部看了顾希一眼:小伙子说的什么话?啰里啰嗦的,咱们要跟着国家走、跟着当党走。快把粮食收走。

顾希知道,这年代的公社是疯狂的,疯狂的完成国家的任务,等同于压榨农民。但是他无能为力。

红薯被收走了,原本想靠着红薯吃饱肚子的希望落空了。

村村长,我们这里一共剩下这些红薯了,这怎么办啊?接下来的高粱要到明年的9月才能丰收,小麦要到明年的六月丰收。有个小队长问。

现在的这些红薯能支撑多久?李村长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