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章(1 / 2)

加入书签

知道了。李成途抱着乳麦精和毛衣回了自己的房间。

杨洁带着孩子在院子玩,当然看到了。她眉头微皱,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收了大智智的包裹,顾希决定代替大智智关心一下他家的三口人。想了一下,他对成途道:儿子,爸爸有事情出去下,大概一个半小时就回来。

哎。

顾希带上像哆啦A梦一样的篮子,骑着自行车出门了。半个小时后到了部队家属大院,来看岳父岳母的顾希觉得自己真是太孝顺了。

范团长和范妈妈已经把顾希当成自己的侄子了,小儿子的老师、大儿子的朋友,他们当然是欢迎的。再说顾希家里几代上都是贫农,家里成分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对他们来说非常的安全。

像他们这种人家,跟谁往来还要看对方身份,万一不小心被打成什么党派那就糟糕了,现在党派之争、粉碎党派太厉害了,所以老爷子才把他们送到千里之外的乡下部队。

叔叔、阿姨,这是一点心意,祝你们过个好年。顾希把事先准备好的东西拿出来:1斤甜鱼干丝、1斤五香猪肉干、1个大西瓜、2斤茄子、2个萝卜、10个鸡蛋、5根黄瓜、2斤冬瓜、10个红糖馒头、10个白菜卷馒头、1斤番薯干、10个猕猴桃。

分量都不多,但是种类很丰富,保准他们过一个好年。分量多了,就是冬天也容易坏掉的。

范妈妈拿在手里都觉得手软。

虽然在部队里,能吃饱,但伙食的确不讲究。就算这里有人种点什么,也没有那么多的地。更别说顾希给的都是精细的东西。

顾希回来的时候,带着两罐乳麦精。顾希觉得,这应该是他家大智智刚刚寄到部队的,范团长觉得他们拿自己的东西不好意思,所以才用乳麦精补偿自己。

这坑爹又坑娘的大智智。

时间转眼到了年三十,阳历59年2月7日。

因为大锅饭的关系,今年的年三十很多人家都吃不上饺子了,但是顾希有。年三十上午,顾希去李爷爷家知会了一声,叫他们晚饭来家里吃饺子,又去李二叔家知会了一声,叫他们晚饭来吃饺子。

在大食堂吃好午饭的顾希,把他的后备劳动力何楷给叫上了,他的正牌劳动力当然是远在首都,陪着爷爷散步的大智智。大智智一边陪着爷爷散步消食,一边在想他的李老师。

好想回去,钻进李老师的被窝,肿么办?

李哥,咱下午要包多少饺子啊?何楷问。

顾希拿出5斤面粉:一斤面粉60个饺子皮,咱们做300个吧,我去叫二婶来做饺子皮。

事实上不用顾希去叫,李二婶也来了,她琢磨着顾希不会做饺子皮,还把她的两个儿媳妇都叫来了,一起帮忙。

300个饺子皮?你要做那么多?李二婶知道后,吓了一跳。去年做240个的时候,已经吓了他一跳了。

顾希道:大家一年到头都在忙,晚上好好吃一顿。

还是爱国细心。李爱华媳妇道,以后爱国娶了谁,就是谁的媳妇。

顾希笑了笑。

爱国,你爸妈走了也一年半了,你真要等上三年?李二婶又提起了这件事,倒不是打什么主意,实在是觉得侄子这样没必要。

是的,这件事爷爷也知道。顾希道。他把自己当初骗章建军对女人硬不起来的事情告诉李爷爷了,所以在分家的时候,李爷爷很果断的让李成途跟着他。

既然李爷爷都同意了,李二婶就不说了。

爱国,你要做什么肉馅的?李爱民媳妇问。她嫁给李爱民三年,还没有怀孕,心里苦。平时婆婆虽然没有说什么,但这年头谁不喜欢孙子?李爱民都24了,24岁的男人还没有孩子,在这村子里除非是娶不到媳妇的。

做白菜腊肉2斤、韭菜鸡蛋2斤、萝卜腊肉1斤,材料都在这里,如果不够的话二婶再跟我说。材料顾希已经准备好了,腊肉是鸡腿肉。

不够少放点,二婶心里有数,你们大男人去外面休息吧,我和你两个嫂子来忙就行。李二婶道。

那位呢?李爱华媳妇问,说的是杨洁。

顾希笑了笑:今天是我家请客呢。

李爱华媳妇恍然大悟。是的,爱国和他大哥已经分家了,今天请客的是爱国,而不是大伯家。

事实上,李爱中和杨洁还不知道顾希请大家晚上吃饺子,杨洁带着孩子午饭后在村里逛,李爱中跟当兵前要好的兄弟在聊天。

李奶奶在家里坐不住,知道顾希家下午包饺子,她就来凑热闹了。在路上碰到了杨洁,李奶奶大着嗓门道:大孙媳妇,你咋不回家包饺子,带着孩子在这里玩啊?是爱中在包饺子吗?哪有男人在家里包饺子,女人在外面玩的?

饺子?奶奶,我家没有包饺子啊,您是不是记错了?杨洁问。

爱国刚刚来叫过的,说你爷爷忙了一年了,晚上请我们吃饺子,慰劳这一年来的辛苦,难道我听错了?李奶奶怀疑自己了。

这杨洁一顿,李爱国晚上要请李爷爷和李奶奶吃饺子?

那咱们回去看看。杨洁道。顾希和李爱中分家的事情,村民还不知道。毕竟分家是各户人家的私事,没有必要闹得人尽皆知,所以杨洁也留了个心眼。

等她们到家,顾希坐在外面,李成途和李成功在跳格子游戏,家里还有李猫蛋、李狗蛋等几个孩子。

李奶奶一到就问:爱国,你晚上请奶奶吃饺子吗?

还没等顾希回答,李二婶大嗓门道:妈,咱们都在里面包饺子呢。

李奶奶乐呵呵的进去了。

杨洁抱着孩子也跟着进去了。看到大家都围着包饺子,还有菜香味,她吞了吞口水。这几天在大食堂吃的实在不怎么样,没有在部队吃的好。但随即又看到了灶头的铁锅,她惊讶的问:家里的铁锅不是被收走了吗?怎么还有铁锅?难道爱国事先藏了一个?这话,只说给听懂的人听。

但是李二婶听不懂,回了他一句:爱国从朋友家借的。

杨洁假装惊讶道:什么朋友家啊?难道他朋友家不用铁锅啊?意思是,她不信。

他朋友是警察,回老家过年了,县城里的家铁锅放着也是空着,这段时间就借给爱国用了。李二婶把顾希的解释说了出来。

爱国真厉害,还有警察朋友,二婶你见过吗?人怎么样?人怎样是后话,不重要,主要是你见过吗?没见过就是骗人的。杨洁的话一句要当三句想。

但是,她把李二婶想的太聪明了。

见过,来这里好几次了,穿着警察制服,也是个俊俏的孩子,可惜我没有女儿,不然还能请爱国帮忙说说对象。李二婶一脸的惋惜。

三红家的女儿你看怎么样?李奶奶突然出声。

谁?你说谁?李二婶吓了一跳,别是自己听错了。

三红家的女儿,宝丫啊。李奶奶道,今年18岁了。

还是别了,说不定人家这次回老家已经有亲了。李二婶赶忙道。李三红,李爷爷和李奶奶的小女儿,嫁的村子有点远,所以往年也是过年来一次的,但是去年没来。李三红的性格泼辣,跟她大嫂张二翠有的比,两个人都精明的很,以前每年过年的时候她们就像孙猴子斗法似的,会斗一斗。但是,张二翠往往不是他的对手。

李三红泼辣,她那女儿张宝丫也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