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章(1 / 2)

加入书签

对了,还要一个衣柜,放在床尾处。

爱国爱国在家吗?

婶子,我在家。顾希走出门口,是村长和村长媳妇来了,带着一个梳着两角辫子的姑娘。

李村长道:这是我侄女,叫杨二丫,以后就担任我们李家村小学的小学老师,任教学前班、一年级、二年级。二丫,这是李爱国,是初中生,担任我们李家村小学的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老师。对了,爱国也算是我们李家村小学的代表,跟校长一样了。

顾希心想,这个校长当的太寒酸了。

爱国同志你好。杨二丫看着李爱国,脸微红。她听舅舅说过,李爱国同志条件不错,连自行车也买了,家里还没有长辈,如果能抓住的话,以后嫁到李家村也有他这个舅舅照顾着。原本她对对方的条件是挺动心的,但是现在看到李爱国本人,她就不由的一喜。这个人长得真俊!

杨老师你好。顾希温和的笑了笑。

既然你们认识了,那关于学校的情况你们聊聊?我和你婶子就去上工了。村长道,年轻人,可以慢慢谈。

明天学生报到,也有很多的时间可以聊,今天就算了。顾希道,我家没有长辈,传出去对杨老师的名声也不好。

呵呵呵爱国你说得对,瞧我糊涂的。李村长尴尬的笑了笑,既然这样的话,那你们开学的时候再谈再谈没想到李爱国这个小子还挺仔细的。

那爱国同志,我们明天见。杨二丫道。心里有些惋惜,她还挺想和李爱国私下谈谈的。

再见。顾希道。

第二十三章 小胖子报到

9月1日

因为粗粮的营养价值,所以从今天开始,顾希决定早上要么吃粗粮、要么吃红薯等杂粮。但是粗粮比较粗硬,吃的时候刺喉咙,所以要用开水煮的软一点。但是粗粮又没有味道,所以顾希又做了小菜。

用现有的食物,在444的协助下,做了南方烤菜,整整做了5斤,慢慢吃。结果,李成途小朋友因为烤菜当小菜太好吃,竟然喝了两碗粗粮粥,以至于乳麦精喝不下了。

爸爸,我晚上可以喝两碗乳麦精吗?我现在喝不下了,肚子好饱。李成途小朋友摸了摸圆滚滚的小肚子,有点气馁。

不可以。顾希道,做人不能贪心,吃饱了就不能贪吃。而且,就算你今天早上不喝,罐子里的乳麦精还是你的。比如你有三颗糖,今天没有吃,放着明天吃,还是这三颗糖,不会少的,明白吗?

不太明白。小成途道。

不明白没有关系,以后就会明白了。你只要记得爸爸的话,做人要懂得知足,不能贪心。就像你的小肚子,也要懂得知足,吃的太多了,肚子就会不舒服了。顾希慢慢的教育他。

嗯,这个我懂,吃的太多了,肚子吃撑了,就不舒服了,有时候会拉肚子。小成途道。

对。所以我们要知足,不能贪心。你看,你如果吃一碗粗粮粥,早上就能喝乳麦精,但是你吃了两碗,把你肚子装满了,乳麦精就装不下了。所以粗粮粥和乳麦精你只能选择一样,这就是知足。

嗯,我不贪心,以后不多吃了。小成途道。

乖孩子,背上你的新书包,我们去学校。

小成途穿着新的牛仔蓝劳动裤、灰色棉T恤,背着军绿色的解放包,陪着黑色的帆布胶鞋,整个人喜气洋洋的,像是城市里的小孩一样,刷新了农村的土里土气。

见顾希看着他,小成途脸蛋微红。

真好看。顾希道。

爸爸也好看。小成途马上道。

顾希的确很帅。李爱国的身材不错,182的李家祖传身高,身材匀称。他今天穿着新的牛仔蓝劳动裤、配的是白色的衬衣、脚上穿着解放鞋,全身都新的,帅气极了。

父子俩一身新的去学校,沿途还吸引了不少人的视线。

很多人暗地里说,李成途过继给了李爱国,李爱国对他真好。

也有人说,李爱国都这个年纪了,该找个媳妇自己生儿子,这过继来的始终是别人的,干什么给别人养儿子。

当然有人反对了,李爱中是军官,每个月都会寄钱过来的,哪里需要李爱国养。说不定李爱中寄的钱多,养李爱国也绰绰有余了。

爱国,你去学校啊?

爱国,成途才六岁呢,你要带他去上学吗?

爱国,你这一身可真气派啊。主要是新的。

爱国,以后要叫你李老师了。

成途,叔是双蛋兄弟。

狗蛋和猫蛋也去上学吗?顾希问。他看猫蛋背着书包,不过书包应该是旧衣服改的。而猫蛋也看着小成途的新书包,再看着自己的书包,虽然有些羡慕小成途,但是能读书他已经很满足了。

我不去读书了,我妈说我年纪大了,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猫蛋年纪还小,咱让猫蛋去上学。李狗蛋道。语气里有些羡慕弟弟,但更多的是高兴。家里有个读书人,说话都能抬头挺胸了。

顾希听了,也改变不了什么,这个年代的家庭都这样。不过:以后叔每天教你三个字。

李狗蛋眼睛一亮:可以吗?真的可以吗?

当然可以。顾希道,你还得帮叔家割猪草呢,你早上路过叔家的时候,叔就教你。

李狗蛋太高兴了:叔,我帮你多割猪草,你能多教我吗?我每天帮你割四箩筐不,五箩筐。

每天割五箩筐,上午下午都没得休息了,而且整天蹲着对脊椎也不好,所以顾希拒绝了:不行,做人不能贪心,每天只能教三个字,多了你记不住的话,叔就白教了。

我知道了,谢谢叔。就算是三个字,李狗蛋还是很高兴了。

李家村小学重新开学,但真正来学校报到的学生却不多。因为很多人不相信李爱国同志,他好吃懒做的印象让人太深刻了,就算有村长组织,大家也不敢让李爱国育人子弟。所以很多家长还是把孩子送到了别的村。

当然,也有距离李家村比较近的村,贪路近就把孩子送过来了。

从学前班到五年级,一共六个班级,学费分别是从1块钱到6块钱。来报名的学生中,低年级的比较多,高年级中尤其是五年级的,最少了。

杨二丫一个才读到小学四年级人,让她做农活还行,但是学生报名收费,她就有些畏手畏脚了。所以今天所有的学生都是到顾希这边报名的。

爱国,这是我孙子,叫李狗剩,今年7岁。这个大婶中气十足,是上过顾希识字班课的,所以很相信顾希,把家里的孙子送来了。这年头都是婆婆当家。

李狗剩、李狗蛋、李猫蛋这年头孩子的名字可爱到好笑。

顾希拿着钢笔的手一顿,钢笔是从上海买来的。婶子,狗剩这个名字不好听,觉得像吃狗剩下的东西似的,咱们改一改。

狗剩奶奶道:啊哟爱国,你一说我还真觉得不好听。可这年头文化人帮忙取个名字都要好几块钱呢,你要收多少钱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