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章(1 / 2)

加入书签

狄敬鸿轻声道:睡吧,戌时我叫你。这声音温暖轻柔,与那人如出一辙。

甄子彧向他身边拢了拢,嗯。

第16章

戌时。

甄子彧站上司天台的那一刻,感受到了巨大的孤独和悲凉。

凭栏而立,仰望星空,浩瀚无界。

司天台的夜风比别处的更冷,但夜空似乎更加璀璨绚烂,在这里,瑰丽与苍茫互相缠绕吞噬,无穷与匮乏互相冲撞纠葛。

魏洛,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竟然能够站在这清冷孤离的司天台上,一站就是数十年。十年,之于历史,不过沧海一粟,之于人生,却是至关重要。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十年时间,定是有难有易有悲有喜,而他却能过的似止水一般。

魏洛失踪之前曾经说十年了,还不来吗?他到底在等待什么?难道他仅仅是在等待这凄美磅礴的夜空中偶然滑落的一颗颗流星吗?冥冥之中自有感知,甄子彧内心深处涌起巨大的波澜,似惊涛拍案卷起冲天巨浪,那巨浪翻江倒海地在他脑中汹涌,反复涤荡着他既定的思维逻辑和人生经历。

或许,真是他。

甄子彧被自己这个疯狂的推测震惊,震惊之余又为自己的推测寻找事实依据,既然他能够从一幅山水画之中穿越到唐朝,那么魏洛为什么没有可能在这里?事实证明,万事皆有可能。鬼九讲给他听的洋人那套唯物主义,脱离时空的框定,在广袤的宇宙中似乎暂时失去了意义。

甄子彧不禁又想,如果真的是他认识的那个魏洛,魏洛为何十年前就来到了这里?如果狄敬鸿真的是他牵肠挂肚的那个人,又为何十八年前就来到了这里?如果这不是一场玩笑,就一定是他们在时空穿越中出了什么差错。

必须找到魏洛。

只有找到了司天监魏洛,才能解开这心中重重谜团,只有解开了心中重重谜团,才有可能找到回去的办法,只有回到原本的家里,才能找回那个真正的金久奇。这大唐盛世确实繁华绚烂,可它再好终归也不是故乡。故乡有他们的亲人和朋友,故乡有他们精心打理的家,故乡还有日益蓬勃生机的民主。那大同光明的意识一旦冒出芽尖,便像春草一样疯长蔓延,一发而不可收。

金久奇说,他们会成为真正的人。

现在,狄敬鸿就站在甄子彧的身侧,他们近在咫尺,也可笑逐颜开,甚至同塌而眠。可是,那不一样,那不是甄子彧曾经相拥的那个人。那个人出身皇族却鞭挞旧制,他能凭借自己的能力立足于世,亦能高瞻远瞩鉴往知来。这些日子,金久奇不在自己身边,甄子彧骂归骂怨归怨,可更多的时候,是想那个人想到撕心裂肺。甄子彧对金久奇不仅仅是喜欢和爱恋,还有仰望和心安。

一眼千年。

穿越这悠远漫长的历史,甄子彧才能真真切切的感知,他爱的那人之所以牵绊,因那是一个真正的人啊。在这大唐,欲求之,万难。这里所有人都被旧制枷锁牢牢圈禁,哪怕是傲立于世的观澜,也不能摆脱为大理寺当差的命运。

狄敬鸿扶着栏杆低头俯看脚下深渊,这里也太高了吧,跳下去岂不是要粉身碎骨?洞黑无边,自心底而来的恐惧席卷全身。不知怎的,他只看一眼便开始手脚冰凉,渗出了冷汗,这个深渊似有巨大吸附力,能够将他一口吞噬下去渣滓不剩。

夜太黑,只望见丛丛莽莽,风吹过,树叶飒飒作响。

刘博恩道:这里确实是太高了,夜太黑看不清下面,明日我们可以去渊底探探,说不定下面会有深潭。

章豫青道:此处高有万尺余,即便渊底有深潭,人若从此落下去,恐怕也是非死即伤,能够侥幸逃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甄子彧道:豫青兄说的有道理,不必去寻。千年之后,已经有人能够定义重力加速公式,稍加推算便知落入深潭一说绝无可能。甄子彧转而又道,但是,落下的人,未必到深潭。

章豫青单手支撑翻身越过栏杆,我下去看看。束身缁衣随风略微浮起,背后墨离剑撞到石栏上清脆作响,他伸手攀附上旁边一根手腕粗的树枝,稳稳当当垫着脚尖便要向下方探。

甄子彧甩给他一根长索,豫青兄,我早有准备。

章豫青点头道一声多谢,却并未伸手拽那绳索,魏洛并没有借助外力,我依着他的法子先下去探一探,你们稍等片刻,见信号便下来。 说罢,一个凌空翻消失在了夜色中。不得不说,古人也有古人的优势,外在工具开发有限,自身功底十分过关。

章豫青下了一步之后,继续试着找地方落脚,片刻后,传上来一句,果然有机关暗道,下方有巨石可垫脚,你们可以下来了。

甄子彧等人顺绳索而下,找到章豫青,打了火把,山体上有一洞口,人猫腰便可进入,洞口四周有人迹脚印。

刘博恩道:进去看看。

甄子彧道:且慢。

甄子彧让狄敬鸿帮他打着火把,他自己查看洞口四周,洞口脚印来自两个人。他从自己腰间的布袋里面掏出两张一尺见方的棉布,把两张棉布分别在洞口的脚印处按了按,继而拿出一把自制小尺子测量脚印,尺子上不知是什么刻度,不过,甄子彧看上去倒是胸有成竹。

刘博恩道:子彧兄,若想取样,我画给你不就得了?

狄敬鸿道:对啊,博恩兄绰号玄冥画师,只要是他沾眼的东西,从来没有画不出来的。

甄子彧道:这棉布上面浸了油脂,不仅能取嫌犯的脚印,而且能取周遭的细物,若是有鞋底细物留下来,日后也可作呈堂证供。

章豫青道:子彧兄竟如此仔细,佩服,佩服。章豫青探案极为谨慎细腻,常于细枝末节之处发现证据,但他自认比甄子彧还是不及。

狄敬鸿满不在乎,道:逮到嫌犯送进大理寺,一顿板子下来就全都招了,哪里用得着什么证据?

甄子彧:

章豫青道:敬鸿兄此言差矣,大理寺有大理寺的法子,观澜有观澜的规矩,观澜绝对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若想做到毫无差池,定要于细枝末节处下足了功夫。

甄子彧没有闲心与这呆子计较,只是道:诸位莫急,容我再取一些物证。他又从布袋里面拿出一把拇指大小的刷子和一只巴掌大小的羊皮袋,用刷子在洞口四周刷了刷,刷起的尘土杂物系数收进皮袋。这些物件都是他在缪严老前辈那里做的,没想到这么快就派上了用场。

狄敬鸿凑近甄子彧,眯眼瞧着,怪好玩儿的,子彧兄,你这是百宝囊啊?回去借我玩玩儿呗。 方才那个绳索便是放在这个布袋里面的。

甄子彧,嗯。狄敬鸿发现,甄子彧最喜欢说的字便是嗯。甄子彧把东西系数收好,道:进吧。说完,猫腰便要进洞。

狄敬鸿一把拽住他,道:当心些,说不定魏洛在里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