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6章(1 / 2)

加入书签

这话传到袁绍的耳朵里,要不是大敌当前,袁绍真想送沮授去和田丰一起吃牢饭。

九月,曹操回到许都,留于禁屯兵守官渡。

曹操回来,是为了处理衣带诏的事。董承、吴子兰、吴硕和种辑都被诛三族,父族、母族、妻族全部遭殃。至于王子服(刘服),他是宗室子弟,梁王的嫡孙,三族包括了天子刘协,所以只好例外。

这或许有些残忍,但假设董承成功了,被诛杀的就是曹操的三族,郭嘉、戏志才、董昭、毛玠、满宠等人估计也难逃一死。权利的游戏一向如此残酷,这一次,就连荀彧也没有劝阻曹操。曹操险些被毒死,还面临着灭族的危险,谁有资格让他放过仇人?

曹操杀了董承,余怒未消,红着眼,佩着剑,带着虎卫军(曹操的亲兵,由许褚统领)冲入皇宫。

沿路的宫女、宦官都被曹操的气势吓到,有的跪在地上瑟瑟发抖,有的转身就跑。

刘协刚用过晚膳,正在寝殿中和伏皇后低声私语,一个中常侍(太监)慌慌张张地跑过来,被门槛绊倒,发簪都摔掉了,也顾不上收拾,朝刘协嚷嚷道:陛下,曹司空带兵啊!

话没说完,许褚一把拎起这个中常侍,扔出寝殿,将闲杂人等都清理干净,才迎曹操进殿。

曹□□死盯着刘协,右手按住剑柄,阴恻恻地问:董承谋反,陛下知道吗?

刘协装糊涂:董卓已经伏诛了。感谢郭祭酒,被问过一次,已经想好该怎样蒙混过关。

曹操的声音陡然高了三分:不是董卓,是董承!

刘协镇定地说:朕确实不知道。

既然陛下毫不知情,那就是董承主谋。谋反论罪当诛三族,董承还有一个女儿在后宫侍奉陛下,也应该斩首示众。

刘协不敢吭声,伏皇后颇有威仪地说:董妃已有身孕,望曹司空见怜。

好,那就留她一个全尸。曹操冷笑数声,让虎卫擒来董妃,用白绫缢死。

至于刘备和张飞,看在关羽愿意随军征讨袁绍的份上,暂时不作处置。

曹操再次回到官渡前线,军情紧急,袁绍的军队围困白马。

荀攸献上声东击西之策,曹操兵进延津,假装要渡过黄河,绕到后方去偷袭袁绍,引诱袁军的主力西移。然后,曹操再轻兵突袭,解白马之围。

袁绍果然中计,派颜良继续进攻白马,亲自率领主力部队去追击曹操。

沮授识破了荀攸的计谋,苦劝袁绍:颜良性狭,虽然勇猛,但不可以独自领兵。曹操兵进延津,八成是声东击西之计,曹军真正的目标还是先解白马之围。

袁绍不听劝,下令全军渡过黄河,猛追曹操。

大江东去,浊浪滔滔,沮授立在飘摇的小船上悲歌: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

这是蔡邕(蔡文姬她爹)记载在《琴操》中的一首异域歌谣。

描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披散白发的疯颠之人提着酒壶,在河中奔跑。眼看他就要冲进激流之中了,他的妻子追在后面呼喊,不让他渡河,却已经赶不及,疯癫的人被河水淹死了。他的妻子拨弹箜篌,唱了一曲《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将奈公何!歌声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

沮授唱这首《箜篌引》,是暗喻袁绍身罹险境,却执迷不悟。

袁绍听了大怒,下令剥夺沮授的兵权,将他看押起来。

袁绍追呀追,一直追到延津的南边,终于彻底追丢了曹操的身影。然后,就传来曹操的大将张辽和关羽斩杀颜良,解除白马之围的消息。

作者有话要说:正史上,官渡之战从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六月开始筹备,到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十月曹操取得最终胜利,持续了一年多。

这期间,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曹操至少离开前线两次,一次是建安四年九月回许都,一次是建安五年正月衣带诏、打刘备。还有郭嘉预言孙策之死,也发生在官渡期间。

第119章

天高云淡,鸿雁南飞。有一只孤鸿渐渐掉队,在低空中发出声声哀鸣。

黄河古道上,成群结队的百姓,正扶老携幼,向着南边迁徙。他们是白马的居民。如果曹操留守白马,和袁绍的十一万主力部队死磕,显然必败无疑。所以这是一场战略性撤退,将白马所有的百姓都一起迁走,给袁绍留下一座空城。

带着这么多百姓,曹军撤退的速度可想而知,被敌军追上也是必然的事。曹操让白马的守将刘延带着百姓先走,他率领一众武将断后。

不多时,斥候来报,袁绍的先锋部队已经追至二十里开外,领兵之人是河北的另一员大将文丑。

曹操观察了一下四周的地形,下令让士兵解鞍放马,把辎重胡乱地扔在路上,躲进树林中埋伏起来。

敌军是我军的数倍,主公刚才又下达了一系列奇奇怪怪的军令,曹营诸将都有些恐慌,他们纷纷劝曹操尽快退回官渡,坚守大营。

荀攸缓缓开口:这些东西(马匹和辎重)正是用来诱捕敌人的,我们为什么要退呢?

曹操闻言,知道荀攸猜出了他的意图,和荀攸相视而笑。

少顷,古道上烟尘四起。河北虎将文丑领兵追来,只见满地都是散落的装备、来不及运走的辎重车、无主的马匹。

文丑这个糙汉子没见过这种场面,傻愣了一会儿,误以为曹军听见自个儿的名号,就吓跑了,连辎重都顾不上运走。于是,他并没有约束麾下的士兵,任由他们去捕捉马匹,去哄抢辎重。

就在这时,战鼓声响起,声声惊心。曹军陡然从树林里杀出来,打了文丑一个措手不及。

颜良、文丑都是勇将,在河北齐名。颜良好歹还死在关羽的手上,这个文丑,真就是在乱军之中,被小兵砍死的。

袁强曹弱,这是共识。在交战之前,哪怕有荀彧的四胜四败、郭嘉的十胜十败,大多数武将心里都有些不踏实。现在,曹军连打两场漂亮的胜仗,士气大振,诸位将军心中有了底气,说话也牛了。

袁绍也就那样,比袁术强一点点而已。

荀令君说得没错,颜良文丑,匹夫之勇,一战可擒。

打扫战场的时候,几个小兵把文丑身上的连环锁子甲也给扒下来,曹休用铁枪挑着文丑的虎纹兜鍪(头盔),来回跑马,耀武扬威。

立下大功的关羽向张辽抱拳致敬,他和张辽并肩战斗,英雄惜英雄。

曹军安然退到官渡防线,还没来得及进营。

这一回,袁绍动真格的了。十一万精兵来势汹汹,绵延数里,锦旗蔽日,喊杀声震天,直逼曹军阵地。

一番恶战,战鼓声、呼号声、马鸣声、兵器碰撞声混杂成一片,振聋发聩。

沟堑一道一道被填平,这种正面战场的兵力碾压,什么技巧都是枉然。曹军精锐,能一个打两个,可现在的局面,已经是一打三,甚至一对五。除了许褚和赵云,一众武将都浑身浴血。

这几年南征北战,郭嘉次次随军,却是第一次直面刀兵。有两个袁军将领发现郭嘉的服色不同,一看就是杀了能领赏的那种,硬生生带兵冲到离他很近的地方,被典韦率领郭氏部曲挡住。

断臂横飞,鲜血洒落,郭嘉的战马踢到一个滚在地上的人头,受了点惊吓,扬起前蹄嘶鸣。郭嘉稳住身形,拽紧缰绳,轻抚马鬃,这马儿得到安抚,总算没有乱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