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章(1 / 2)

加入书签

之后的两三天,曹操天天去城下邀战,陶谦和刘备一直闭门不出。到了第四天,一大早,徐州的使者来访。

俗话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但曹操做事没那么多讲究,别说是陶谦的使者,就是陶谦家的耗子,他都想一棍子打死。

使者刚刚露面,连姓名都没通报,曹操就一拍几案:陶谦那老匹夫派来的使者?来人,推出去砍了。

那使者五官端正,鬓如刀裁,唇若施脂,穿着玄色直裾,风姿出众。被两名士兵向后拖去,不慌不乱,面色一点儿也不变,放声大笑,笑得很是爽朗。

这气度,这笑声,倒和郭嘉有几分相似,曹操对这位使者心生好感,也好奇这人都要被砍头了还笑,挥手让士兵放开他,随口问一句:汝笑什么?

那使者不紧不慢,整了整衣冠,站得如青松一般峻拔,才说:晚生不才,薄有微名,今日若死在曹营,正好给徐州军民一个理由,同仇敌忾,保卫家乡。只是阁下口口声声说要报仇雪恨,却主动帮仇人鼓气造势,难道不可笑吗?

郭嘉的营帐,就在中军帐旁边,他起床晚,还在吃早饭,隐约听到陈登的笑声,快步赶来,正巧看见陈登整理衣冠,听见他说出这一番话。

曹操冷着脸,沉吟不语。心想:这人谁呀?大言不惭,杀他一个,还能让徐州军民仇视我?

郭嘉向陈登眨一眨眼,笑盈盈作揖道:许久不见,元龙越发豪气吞云。

陈登:别来无恙,吾观奉孝,风采亦更甚往昔。

曹操神情略松:两位先生是故交?

郭嘉:主公,这位是下邳陈登,字元龙,湖海豪士。元龙之才,胜嘉十倍。夸一夸,给友人压压惊。

曹操一听,竟是派人护送过曹嵩的恩公,一揖到地:元龙高义,护送家翁,操感激不尽。方才多有冒犯,恕罪恕罪。

下邳陈,徐州的世家望族之一,子弟众多。沛相陈珪是太尉陈球的侄子,他和袁术是发小,私交不错,陈珪还有三个挺有名的弟弟,陈瑀曾任扬州刺使,陈璃任吴郡太守,陈琮任汝阴太守。

这个陈登,是陈珪的嫡长子,下边还有四个弟弟。陈登在徐州兴修水利,推广种植稻谷,赡养老人,抚育孤儿,非常得人心,百姓很敬重他。杀他一个人,还真能影响徐州的局势,别的不说,就下邳这块地方,得不到陈家的支持,外来势力很难站稳脚跟。

陈登不肯受礼,扶起曹操,不卑不亢地说:护卫不利,曹使君不怪罪就好。陶谦的部将干得好事,差点杀了曹嵩合府上下,曹操见到徐州使者的反应,陈登可以理解。

陈登此番入曹营,是受陶谦之托,前来求和。陶谦愿意割地赔钱,赠送粮草,并且公开向曹操道歉。

曹操一口回绝,正色说:手足兄弟之仇,岂能拿来做交易?我定要陶谦老儿偿命!

对方如此看重亲情,坚持原则,陈登也不再劝。只说他在附近有一处田庄,问能不能请郭嘉去赴宴。

曹操看向郭嘉,见他微微点头,才同意。

夏始春余,三千繁花只余少许残红。

陈登的庄园临水,郭嘉从桥上过,惊飞一只白鹭。

那白鹭在空中盘旋半个圈,倏忽掠过水面,惹起点点涟漪。天光云影,白鹭石桥,水面上的涟漪还未散去,那优雅的水禽已然飞入芦苇丛中,无从寻觅。

陈登是个很爽朗随意的人,一起吃饭,让郭嘉找回了上辈子和同宿舍的哥们儿喝酒吹牛的感觉。

食案上都是根据郭嘉提供的菜谱,摸索改进,用本地食材制作的美食:香椿炒鸡蛋、爆炒螺蛳、春笋红烧肉

他俩谁也不和对方客气,在一个盘子里抢东西吃。郭嘉手快,抢先一步夹住最后一块红烧驴肉,陈登慢一拍,一下夹在郭嘉的筷子上。竹木相碰,发出轻微的撞击声。

郭嘉得意地将驴肉夹起来,故意先送到口边,又转了一个圈,放在陈登面前的碟子里。

两个人相视大笑。

席间,他们聊起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中山靖王之后。

陈登轻狂一笑:那中山靖王有一百多个儿子,又繁衍几百年,到现如今,中山靖王之后没有十万人也有八万人。再说中山靖王属于西边那个汉室,他和东边这个汉室,血脉隔得老远了。淮南刘晔刘子扬,真正的汉室宗亲,也没像刘备那样,逢人就炫耀。

郭嘉:陈元龙,你这张嘴有毒吧。被你一说,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超尴尬,简直让人一言难尽。

又谈到时局,陈登的中二病还没好,仍有扶世济民的志向。

这次长谈,郭嘉才真正明白陈登的豪情壮志,陈登不是陶谦的人,也不会成为刘备的人,更不是野史中那个凭智商玩弄吕布的超级无间道,而是一个一心守护徐州,忧国忧民的智者。他当官,只为造福一方。他和每一个占领徐州的诸侯周旋,都只是为了保护族人,庇护徐州的百姓。

偷得浮生半日闲,在这个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的午后。

郭嘉和陈登一同泛舟垂钓于碧波之上。清风拂过,郭嘉凌波翻飞的衣袂倒映在水中,咬钩的鱼儿刚刚被陈登拽上小舟,水里一圈圈波纹正缓缓散开。

陈登:秋天再来,肥美的母蟹,剥出蟹黄子,蘸点姜醋,不要太好吃。

郭嘉想起上辈子每逢中秋前后,餐桌上鲜美的阳澄湖大闸蟹,有点嘴馋:肯定要来的。到时候,你多弄点大闸蟹,我吃饱还要带一些走。

这天晚上,负责制作沙盘的匠人,送来徐州沙盘。城池、平原、湖泊、河流、山地全部一目了然。

这是个稀罕物件,还能用来模拟战术,曹操和一众武将兴致勃勃地围观许久,才渐渐散去。

深夜,郭嘉睡在行军榻上,突然被特殊传令兵曹安民叫醒,这小子说曹使君有急事要见他,十万火急。

君子死,冠不免。再急的事,头发还是要收拾整齐的,郭嘉拿着梳子,想将头发束起来。

曹安民一脸快要急哭了的样子:郭先生,曹使君说,只给半盏茶的时间,您不到,他就打我八十军棍。

郭嘉:他来不及束发戴冠,随手披一件衣服,就直接去找曹操。

中军帐外人很少,只有两队为主帅守夜的亲兵。看来曹操还没有通知其他人。

不用猜,肯定是曹操的老巢那边出了大事。无外乎陈宫和张邈背叛曹操,迎接吕布入主兖州。吕布麾下的并州铁骑是罕见的强军,极具威慑力。兖州境内那些对曹操不满、或者意志不够坚定的官吏,都忍不住跟风叛变。这些人城头的旗号,都已经换成吕布阵营的。

这就意味着,从现在开始,来自兖州的军需补给基本断绝。军粮、辎重,很快都会出现短缺。很多将士有家也不能归。

曹操怕动摇军心,没敢让其他人知道,先找心腹谋臣商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