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章(1 / 2)

加入书签

没有谁比卞氏更了解曹操有多想得到那个男人,她满身的青紫痕迹,都是每次换上青色直裾模仿那个人的时候,曹操痴迷颠倒,狂乱发泄留下的。

直到侍女不安地唤了一声夫人,卞氏才惊觉她有些失态,右手攥得太紧,指甲刺进掌心,在没有人会留意的角落里溢出几点殷红的血珠子。她不动声色地将手缩回袖中,低声说:阿燕,我们回去吧。

有些伤口,藏起来不让人看见,就可以假装没有。

曹丕看上去只有四岁或五岁的样子,脸上还带着婴儿肥。他挣脱侍女的手,跌跌撞撞地跑向郭嘉,然后顺着席子,像小猴儿一样快速爬到他身上,双手揪住他的衣襟。

手足无措的郭嘉:二公子,找你阿翁去,乖。

身上吊着一个小秤砣,跪坐简直要命,郭嘉顾不得礼仪,换了一个随意一点的坐姿。内心发出崩溃的呼声:我不会带小孩啊,谁来把他领走?

曹丕:不嘛,你陪我玩家家酒。(家家酒就是古代过家家)

郭嘉好奇:怎么玩?

曹丕手脚并用,继续向上攀爬,整个人都扒在他身上,我来当项羽,西楚霸王项羽。

郭嘉怕小家伙摔着,伸手扶了一把。

曹丕如愿以偿地攀住郭嘉的颈项,吧唧一声,在他脸颊上啃了一口,欢快地宣布:美人,以后你就是孤的爱妃。

被糊了一脸口水的郭嘉:熊孩子,你这个楚霸王的剧本不对哦

戏璕险些笑倒在一旁,奉孝爱妃,这事够他笑三年的。

荀彧从袖中取出一条折叠整齐的素色汗巾,恨不得上前替郭嘉擦脸,抚平他被曹丕拽出褶皱的外袍。

郭嘉一不小心,被一个小屁孩给调戏了,又是无力吐槽的一天。他扯住曹丕的后衣领,将小家伙半拎半抱起来,塞给曹操。

曹操接住曹丕的同时,故意按住郭嘉的手,暗戳戳捏了一把。和女子柔若无骨、指甲上染着蔻丹的手截然不同,郭嘉的手十分素净,握笔的位置略有一层薄茧,手指颀长有力,微微有些凉滑。

这触感让曹操很亢奋,他掌心的温度急剧升高,心情复杂:他都没敢下手的人,居然被丕儿抢先一步大占便宜

郭嘉心头疑惑:主公这是喝醉酒,抱孩子没个准头吗?捏手是什么操作?

他等曹操抱稳儿子,轻轻抽出手,感觉脸上仍然有点湿,随手接过荀彧递来的香喷喷的汗巾,用力擦拭。

郭嘉今天穿着宝蓝色绣纹深衣,被这种鲜亮的颜色一衬,整个人格外清俊白皙,眉眼格外灵秀,凭空多了三分昳丽之态,本来就特别惹眼,他还使劲擦脸,硬生生将脸上搓红一小片。想到刚才曹操掌心出汗沾了他一手,他心中泛起一丝排斥,又抿着唇,仔细擦了擦手。

曹操莫名有一种被嫌弃的感觉,眸光陡然暗沉下来。他努力压下将眼前这人拖进后院卧房,狠狠教训一番的冲动,垂下眼皮把曹丕交给侍女带回后院。

这时茶水已经煮好,曹操亲手给几位心腹幕僚分茶,他留下这三位聪明人,当然不是为了喝茶聊天,而是有事想找人商量。

第一件事是东阿令枣祗请求实行民屯制度,就是将大量荒芜的田地收归官府,由官府提供农具,招募流民,效仿军队的编制分组耕种,屯积粮食。

这是一个很好的安民之策,还可以缓解军粮不足的问题,但涉及到大片土地,会影响兖州本地士族的利益,而且屯田制一向只在小部分偏远边境实行,大规模的屯田根本就没有先例,兖州幕府中一片反对之声,相关文书已经被簿曹从事陈宫驳回。

但枣祗并没有放弃,他直接从东阿县赶到濮阳城,找曹操审批这个民屯制度。

郭嘉:这不就是屯田制的初级版本吗?先民屯,以后再加上军屯,让曹操治下仓储充实,大军东征西讨的时候军粮供应相对稳定,拥有想打哪个就打哪个的底气。

戏璕:此策利益远大于弊端,可行。

荀彧:若反对的同僚太多,可以先在东阿县试行,等第一批粮谷入库,民屯的优势摆在眼前,大多数人都会赞同,到时再推广至兖州全境。

他们一致力挺枣祗,只有不输在粮草后勤上,谋臣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曹操沉吟:奉孝怎么看?

郭嘉从袖中取出折扇,一下下轻敲着手心:不仅要民屯,还可以军屯,驻防军队不操练的时候,也可以组织起来,轮流开荒种地。我们先在东郡试点,将相关的管理制度补充完善,以后推广的时候,经验不足的官吏也有个章程可以参考。

据说东阿治下,户户种桑养蚕,家家都有余粮。没向州里要一分钱,连县城的城防都修缮一新,像枣祗这么有能耐的父母官一百年才出一个,如果县令人手一本枣祗版的安民屯田攻略,那富国强兵绝对不是梦啊。

任何改革都会遇到阻力,曹操一连罢免了数位兖州本地的官员,才强行通过在东郡(包括东武阳、东阿县、顿丘县等地)屯田的决策。

这十几位被罢免的官吏,有一大半是陈宫的友人。

郭嘉也没料到会这样,如果按照荀彧的提议,只在东阿县试行屯田制,也不会引发这么大的矛盾。但他心急,兖州久经战乱,人口本来就少,他们想尽办法安置青州军的家眷,却依然每天都有人饿死,如果能快一点,再快一点产出一大批粮食,被陈宫冷冷地盯上几眼真的没关系。

陈宫这位足智多谋,却所托非良人,啊呸,是没有跟对主公的智者,曾是郭嘉最惋惜的三国谋士之一。又一次被曾经的偶像瞪视的时候,郭嘉终于忍不住开口调侃:公台频频回顾,没见过美男子吗?

天下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徒。陈宫被气笑了:呵,果然是无行浪子。

戏璕看热闹不嫌事大,直接击节歌曰:念卿频回顾,遗卿尺素书。不求朝与暮,愿做好丈夫。

陈宫摔门而去。

第36章

无限接近就在曹操任命枣祗为屯田都尉,在东郡大规模屯田,玩得风生水起的时候。袁家两兄弟,袁绍和袁术闹翻了,他们各自拉拢小弟,准备开打。

袁绍和袁术之间的矛盾,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这两位属于同父异母的亲兄弟,都是袁逢的儿子。

不过袁绍的身世有点一言难尽,他是袁逢有一回去哥哥袁成家中作客的时候,酩酊大醉,随便拽了一个婢女行房的意外产物。袁逢觉得这事有点丢脸,根本不想再提起,当然也没给那个婢女名份。

袁成刚好没有子嗣,他很喜欢相貌出众的袁绍,就把本家的侄子袁绍过继到名下当儿子养。所以袁绍名义上的父亲是早卒的袁成,至于他的亲生父亲、司空袁逢,虽然后来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却只能以叔侄相称。

嫡出的袁术一直看不起这位庶出的兄长袁绍,对他来说,他的兄长只有一个,那就是同样嫡出的袁基。至于袁绍,一个婢女生的孩子,和家奴也没什么区别。偏偏袁绍处处都比他优秀,父亲袁逢总是把他俩放在一起比较,永远都对他不满意,所以袁术对袁绍一直心存恨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