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章(1 / 2)

加入书签

西北将领,每两年需回京一次,路程不过半个月。可是你父亲,最长一次,六年没有面过圣。

顾情点头,这件事他大概能猜到,乘风侯每次回家都只吃顿饭,最多睡一晚就走。

我记得,有一次父亲回来了,我很高兴,可是他说要去见皇上,说两句话就回来,结果被皇上留在宫里半个月。顾情看着玉佩,回忆道。

正是,皇上很看重他,总想好好地招待他,可是他却一心铺在西北的边疆。乘风侯不愿意多留在皇上身边,自然有人愿意替他留下来。那个人就是章继尧。

再次听到这三个字,顾情抬起了头。

我与无争,当时正在查边疆白银流动异常的案子。刚好章继尧与皇上说了乘风侯擅毁玉佩的事情,我和无争就开始着手调查乘风侯,却发现他并无什么不忠之举。但是皇上的心却被动摇了。

顾情一边听着,一边皱起了眉。

就因为怕一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皇上一连发十几道令牌给乘风侯,扰得他无法正常打仗。这样也正好顺了奸臣的意。发令牌的事,是章继尧与皇上建议的,还拿岳飞做比,说乘风如果真的忠诚,就会回来了。哪成想皇上真的那样做了,而你父亲也恰如章继尧所料想的,到最后就真的对皇上的令牌视而不见。

顾情紧攥着手中的玉佩,没有说话。

后来章继尧主动请求,到你父亲那里去,做你父亲的副将。当时我并不明白是为什么,现在才恍然大悟。虽说同是皇上赐名仙丹,但是我的作用,远不及你父亲。皇上说要我以后辅佐太子,就等于将我捆在了太子府,我最大能做的,也不过就是调用调用无争手下的人。所以章继尧并不怕我,但是乘风侯不同,他手里握着顾家军。

他到底想做什么?顾情终于开口问道。

如果不出我所料,章继尧想反。若非如此,也不用大老远特地去拔掉乘风侯。他南通天关北结蛮夷,如今皇帝已年过古稀,章继尧也登上了太尉之座,手握兵权,朝中之臣,皆为他的党羽。月渚现在,已经危如累卵。

拔掉乘风侯顾情在嘴里细细地品了品詹星若的话,眉头紧锁,似乎已经猜到了詹星若所谓的秘密究竟是什么。

没了乘风侯,就没人再能挡得住蛮夷,这些年月渚割地和亲,已经用尽了招数,本就国库空虚,章继尧又唆使皇上税制改革,无论男女老少,田地好坏,皆按人头收税。五岁孩童要交的税和一个壮年男子一般多,百姓已经苦不堪言,结果又逢天灾大旱。詹星若叹了一口气,我已经不知道该如何挽救了,皇上不让权给无争,若我变法,敢于发声之人甚少,又恐牵连无争。

借米一事,章继尧想方设法告诉吕弦,吕弦虽不成气候,却手握着天关的兵权,趁这个空档胡乱打月渚一通,月渚自然经受不住。或许对于章继尧来说,最大的隐患,就是接替乘风侯的陈江。詹星若顿了顿又道,边疆乱了几年,陈江去了以后,才又太平下来。他比你父亲更明白皇上的心意,所以有诏必回。这几年才得以安稳地守住边疆,这次天关来犯,章继尧便想借天关的兵力将陈江消耗了。无论是我们还是章继尧,都以为天关会速战速决,结果没有,一直拖到了现在。

詹星若的目光落在顾情脸上,所以,鬼面的出现,无论是对章继尧,还是对我,都是个意外。我想着,你或许能帮帮我,我们或许还有反杀的机会,但是我又怕那就是你,我怕你兜兜转转又遇见章继尧。

顾情抬起头来,半晌,才张口问道,他是,杀死我父亲的人,对吗?顾情一字一顿地问道。

过了很久,詹星若才闭上眼睛,沉重地点了下头。

当年那场恶战,月渚不仅损失了乘风侯,还损失了一整支顾家军。当无争告诉我,那场战争的名单上还有章继尧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写信去通知你父亲。但是那时候乘风侯已经请命出兵,不可再回,他也自知凶多吉少,便托我照顾好你。

詹星若道,另外一件,就是求我对你隐瞒真相。

为什么?

过重的仇恨怕你无法承担。詹星若道,若你一开始便知道,年幼的你手无寸铁,能对权倾朝野的章继尧做什么?你只会更疲惫。

是啊。顾情握着玉佩,点了点头,眼睛烫得发疼。

那军师又为什么选择现在告诉我?顾情问。

无论是你父亲还是我,瞒着你,都是想保护你。既然现在他已经伤害到你,就没必要再瞒着了。詹星若摇了摇头,你与你父亲一样,总想靠自己去解决一切。如果你早点告诉我,我是不会让你去找吕弦的。

顾情坐起身,没有说话,靠在詹星若旁边,他仰着头,叹气道,军师,情这些年早就忘了被人照顾是什么感觉,所以也不知道该怎么并肩而行。我当时很害怕,我怕军师不理解我,我怕军师知道了就离我而去,但是国家为重,天下不平,儿女情长又有何用?太平是军师的梦想,也是我的。我父亲说,但凡战争,总要有人牺牲,如果牺牲我能成全军师和我共同的理想,那顾某,何乐而不为?

※※※※※※※※※※※※※※※※※※※※

庆祝IG夺冠

加更一章

冲动是魔鬼

好累

我在画16岁少年情哥,周一记得来微博看~

第69章 十年旧梦,一醒今朝(下)

詹星若微微低下头,几经犹豫,还是伸手摸了摸顾情的头发。顾情抬头看了看,把詹星若的手抓到嘴边,紧紧地握着,将嘴唇靠过去,再没有说话。

顾情,是我没有遵守和你父亲的诺言,我会负责到底。詹星若道,顾情依旧攥着他的手,手心渗出了汗。

詹星若也沉默下来,那只被握着的手,微微用力,也握住了顾情的拇指。

最后一个问题。詹星若说,你为什么相信你父亲是反贼,你从未怀疑过吗?他问,但是顾情依旧没有回答,好像刚才说完那一长串的话,顾情的话匣子就关上了,只有那只手越握越紧,当詹星若回应他以后,他的另一只手也凑上来,两只手像握着什么怕碎的绝世珍宝一样握着詹星若。

过了很久,顾情依旧没有说话。

詹星若侧过头去看顾情,却见顾情的肩膀微微抖动,把他的手紧紧扣在胸口,低着头,咬着牙。

顾情?詹星若微微起身,伸过头去看顾情,只见顾情整个人都缩了起来,弓起右腿,把脸埋在衣服里像个孩子一样抽泣起来。

顾,顾情詹星若起身,鬼使神差地将顾情揽入怀中。顾情没有像从前那样一把抱住他,而是一直哭,把头抵在他胸膛上,出声地哭。

詹星若除了抱紧顾情,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好像十多年前,他看见乘风侯在信上轻描淡写地说,我活不下去,我那小崽子活下去就行了,还请军师万不可告知他真相。

但是他没有遵守诺言,他还是说了,顾情好像想把心中十多年的委屈全都哭出来一样,使劲地往詹星若怀里钻,怎么劝也不抬头。

詹星若把下巴放在顾情头上,轻轻拍着他的背。在詹星若的想象中,这样哭的顾情,应该是十年前的小顾情,而非现在既可以征战沙场,又可以运筹帷幄的他。本以为顾情现在已经可以独当一面,顶天立地了,却忽略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是不会随着年岁的增长而长出坚硬的壳的。

顾情在詹星若的怀抱中稍稍稳定了一些,却始终不愿意抬起头。

他缓缓道,我不怀疑是因为,我不相信,父亲一生精忠为国,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尸骨不全,家室尽散。如果不是他错了,就是因果轮回错了。顾情抬起头,头发凌乱地贴在脸上,脸颊颤抖,眼睛里满是滚烫的泪水。

詹星若一愣,不知如何作答。

十年前,冬。

塞北的大雪狂躁如沙,不粘不黏,裹挟着寒风,将破碎的战旗刮得猎猎作响。

乘风侯一挑眉,用手擦了擦嘴角的血。

陈江此刻已经人在京城了,新来的副将看见乘风侯的伤,担心地靠过去,将军

呸!风太大,顾怀风没听见副将叫他,自顾自地朝雪地里吐了口血,吐完才看见旁边一脸担心的副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