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章(2 / 2)

加入书签

她回首瞧着这云若殿的名字,不由冷笑,随即吩咐身边的大宫女道:

这杨修仪迁居华兰院后,怕是起居多有不便,阿月,你去找两个手脚麻利的丫头送去华兰院,日后就伺候杨修仪了,至于三清观中的元瑶公主嘛,她是犯了错才去思过的,本宫身为嫡母责无旁贷,所以这半年元瑶公主的规矩得重新找人教授,务必要在半年之内教好。

名唤阿月的宫女随即恭恭敬敬的颔首应着,随后才与荀皇后一道回去椒房殿。

成友之见着萧元景前来,脸上便带了笑意,行礼后才道:奴才恭候殿下多时了,陛下此刻正在前头的辉湘亭中候着二位殿下呢。

萧元景与弟弟相视一眼,随即与成友之一道前去辉湘亭。

皇帝似乎从云若殿出来之后,便就在此处坐着了,特地在等着萧元景似得,看到萧元景时,他也笑了笑,招手示意他们到亭子里坐下。

萧元景仔细瞧着皇帝的笑脸,在眉宇间还隐隐的藏着些许的愁绪,不由开门见山道:父皇还是疼瑶儿的,为何,要罚她那么重呢?

皇帝脸上的笑意僵了片刻,随即才苦笑:景儿不怪父皇?

萧元景笑着回答:怪啊,所以我去找了祖母,求了修缮镇北王府的差事,父皇也应允了不是,这有所失就必有所得,那如果得了父皇许的好处,再怪的话,就有点不懂事儿了。

萧元景说的诙谐,听得皇帝不怒反笑,只觉得自己的这个儿子实在有趣的紧:

许你一个修缮王府的差事,就是你的好处了?

萧元景:可不,自从上次与兄弟们出宫以后,我就觉得这宫外甚好,可如今又不到出宫的年纪,能有个差事可以出宫玩儿,当然是好处了,顺便还能买些好吃的给弟弟解馋,挺好。

皇帝看着眼前的这两个儿子,萧元辰长肉以后,脸也圆润了,这会儿认真听讲的模样,格外憨态可掬,想着萧元景的话,不由点头:是了,从前的辰儿有几分像贤妃,如今脸也圆润了,吃了不少好东西吧。

萧元辰不懂皇帝是不是在夸奖他,只听到说他圆润了就不敢笑了,板着一张脸,眼珠子左右看看,不知道说什么好。

随后皇帝又道:瑶儿的事,父皇知道委屈了你,所以今日朕才会罚她那么重,一来,是约束她的性子,二来,她年纪还小,多读些书,学些礼仪,日后也好些。

萧元景点头:儿臣知道,她毕竟是儿臣的妹妹,若是罚的太重,儿臣也会心疼的。

皇帝欣慰的拍了拍他的肩头,许久才道:朕有景儿这个友爱兄弟姊妹的儿子,甚是欣慰。

萧元景笑的有些腼腆,揉了揉脑袋道:都是母后的功劳,她时常跟儿臣说,不管是兄长们也好,还是弟弟们也好,都是父皇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都疼,叫儿臣不要怪父皇,父皇有父皇的难处,还让儿臣多多有爱兄弟,不要让父皇担忧。

听着萧元景这样温柔的说话,皇帝的心念一动:皇后当真是这样说的?

萧元景连连点头:母后还说了,她是一国之母,理当母仪天下,她知道父皇心系贵妃娘娘,母后也能理解,她为父皇稳固后宫,又是皇后,自然是不能时常哄着父皇高兴,她有她的责任,所以母后时常教育儿臣,替她多关心关心父皇。

萧元景的话,每一个字都印在了皇帝的心里,他记忆中的皇后从来都是端方持重,仪韵万千,皇帝知道皇后是能说出这些话来的,只是从萧元景的嘴里说出来,又是别有一番感觉。

他似乎,还不够了解他的这位皇后。

当年还是太子之时,先皇与如今的太后便为他定下了这桩婚事,他就知道她会是他的妻子。当年庆国公府的大姑娘在京城也是贤名远播,他自然也是不会拒绝的,想着有这样一位妻子为他打理宫务,自然是能让他的安心的,故而也就欣然接受了。

可齐国侯府的余二姑娘也是名扬在外,容貌无双不说,一手琴技更是无人能够匹敌,在入了东宫之后,才格外得宠,还是太子的皇帝自然是更加喜爱她的。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皇帝一直都不知道,其实皇后当年出名的除了贤名以外,还有舞姿,只是因为要入宫,要做太子妃,所以便再也没有跳过,渐渐地,也就被人遗忘了。

如今萧元景提及,让皇帝忽然有了一种想要重新了解这位皇后的冲动,却不能将自己的想法暴露在儿子的面前,只能道:

皇后的贤名,朕心里明白,也懂的,这不,二月十七是你母后的千秋寿辰,朕还在想要送你母后什么样的贺礼才行呢,她将景儿教的这样好,朕得感谢她。

萧元景瞧了萧元辰一眼后,略想了想才道:其实,送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父皇的心意最重要,而且我觉得,母后心里有父皇,父皇送什么母后肯定都喜欢的。

皇帝点点头,表示格外的有道理,过后又道:这样吧,景儿,朕觉得你在朕寿礼时送的那个蛋糕不错,不如,你教朕做这个?

萧元景愣了一下:父皇要学这个?

皇帝郑重其事的点头:没错,朕,要学这个。

萧元景心里仔细的盘算着,眼下刚刚十月初,这离二月十七差不多还有四个半月的时间,皇帝日理万机,有诸多国事处理,这样提前学习做蛋糕对于他这样的新手来说,的确是可行的。

可是这样一来,就会占用萧元景出宫相会锅兄的时间啊?

见着萧元景在思考,皇帝不由问了一句:景儿觉得,不妥?

第38章

萧元景左右衡量了一下, 如果皇帝能够跟皇后产生感情,再酱酱酿酿一番给他生个弟弟这件事也很重要。

毕竟关乎着将来大腿的出生, 他也得做好这个推手才行,所以左右权衡一下,最近还能出宫,不妨先把锅兄留在京城, 等他过完生日,能够封王出宫以后,就给他锅兄接到王府里住。

如此一想, 萧元景便也做好了决定,忙道:没有没有, 父皇想学,儿臣自然要教, 只要父皇不怪儿臣严厉就好。

皇帝见萧元景松了口,这才笑道:授人知识与能力的, 严厉些好, 父皇恕你无罪。

得了皇帝的这个许诺,萧元景这心里就又开始再盘算着这日后要如何利用皇帝在他那儿学习做蛋糕的时间了。

而皇帝却也在为自己的机智感到开心, 在萧元景那儿学习做蛋糕的话, 晚膳基本就可以在他那儿解决了, 这样一来, 他似乎就能正大光明的带着御厨前去承乾殿偷师了。

他是真的很想知道这萧元景平时都吃的什么, 怎么能把萧元辰吃的胖了一圈。

果然古人说的没错, 食色性也, 为什么食是第一位了。

因为众生皆好吃。

翌日一早的镇北王府,萧元景与叶蓁叶琛兄弟两个在王府留守的管家带领下,在府中巡视着。

管家道:四殿下这样日日都亲自来巡视,这工部的大人们自然是不敢懈怠的,后花园的山石都换成了新的了,就连世子要住的卧房内,也按照四殿下的要求,加了一个放置炭火的炉灶,世子受伤回京的,眼下又入了冬,还是殿下您想的周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