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4章 以此为题(1 / 2)

加入书签

月色落在沉睡的都城时,照亮了阴暗的街道,而落在廊道间灯火通明的皇宫中,则被消融了光芒。

庞大的各式宫殿也早已沉睡在夜色中,唯有那御书房内的灯光微明,依旧见证着这位赵宋王朝国君的勤奋。

此时,国君赵霁并没有向往常一样在御书房内描书绘画,而是看着眼前三人恭敬的表情,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段时日,这位有着雄心壮志的官家,除了处理无数的奏折之外,还一直忙于以祭典为契机所图谋的大事,已经连续多夜召见朝内的重要大臣,尤其是他眼前的两人,更是经常通宵达旦地陪着他。

幸好这两位当朝忠臣皆是忠心耿耿,哪怕是眼前的王平图宰相,虽然已双鬓发白,显示出几分年迈,但依旧为了天下大事而日理万机,而另一名参知政事,同是宰相之一的秦惠,仗着年轻几岁的本钱,更是日夜在国君面前出现,不断地出谋划策。

至于另外一人,那一个身穿素衣的清雅女子,不仅如今身居凤炎古庙庙主之位,哪怕是凭借家八大长老的身份,也足以成为赵宋王朝和家的关键联系之一。

当然,她并不会参与当朝的政事,只是因为凤梧祭典之事而出现在此。

王相、秦相和庙主,既是凤梧祭典的策划者,也是祭典明祭最终关的主裁判。他们三人,将会决定明祭之冠。

这个给予天下百姓所看的名号,彰显赵宋王朝身份的名字,体现赵宋王朝国力的称呼,就决定在三人手中。

如今祭典的八雅八关已过,赵霁也早已看过了由八大长老和八大学士共同筛选出来的左右祭坛的三甲名单,更看过了他们各关的分数和成绩。

虽然这些成绩对于他们进入下一关没有什么影响,但也是三位终关裁判届时选择祭典之冠时的一个重要参考。

不过,哪怕知晓了这六人的成绩和身份,一直忙于政事的国君,却直到现在还没有想出,究竟终关要考什么。

按照历届而言,每次皆是只比拼三关,而终关则是选择另外一雅,可谓是大有选择余地。可是这次,八雅八关全都考了,那剩下还能考什么呢。

这个不仅难倒了赵霁,也让提出考八雅八关的王相陷入了两难之地。毕竟,他也没有想到,官家竟然没有想出来想考什么。

直到如今夜色已深,他们也没有讨论出一个结果,而距离规则宣布,也就只剩下这个夜晚了。

官家赵霁看了一眼那名单上的名字,只好摇头道:“三位爱卿,如果还没定论,不妨就从八雅中再选一个吧。”

三名重臣对视一眼,既不敢言说官家想不出,也不敢暴露自己想法。

只是,当看到赵霁的目光时,为首的王相道:“既然陛下也觉得从八关择其一,那不妨再出一些限制条件,以增加此关难度,也好彰显学子的能力。”

赵霁大喜,道:“爱卿说得有理,那若就再选一关,只是该选何关,不知有何建议?”

三人再度对视,不敢轻易替官家作此决策。

赵霁身为国君,自然知晓他们这种不敢贸然猜测,以免引起自己猜忌的心思,只好自己想法子。他的目光在三人身上流转,忽而看到沉默的庙主,心中有了个想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