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9章 凤起码头(1 / 2)

加入书签

凤起碧珍,翱翔天际。

坐落在凤炎都城外的凤起码头,雄踞城郊外的碧珍江湾伴,占据了整片广袤的地域。

当年,赵宋王朝建城之初,乃是百废俱兴之状,其以碧珍江为依托,极力发展航运,运输无数物资而来建城。

在此期间,周边大小码头林立如林,船家多以渡江运输为生,而在凤炎都城远郊外的江渡小镇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当时,如江渡小镇这般兴起的小码头,养活了无数百姓,也带来了无数的财富。然而,正如其江渡小镇被两座大山所阻等因素,早已达到饱和状态的这些小码头,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都城需求。

再加上小码头的林立和争斗,官府难以进行统一的管理,以及江湖帮派的争夺地盘和牟利,使得这些小码头出现血腥斗殴之事,并且还时常有杀人掠货的事发生。

鉴于此,在国君的授意下,当朝王相借助新政之机,对都城附近的所有码头进行重新布局,由户部进行出资拨款,于都城郊外建了一座雄阔的大渡口大码头。

当时,修官道,拓江道,整治水利,建航舶司。

热火朝天数年后,凤起码头迅速出现于世,一跃成为赵宋王朝最繁华热闹的商贸之地之一。

如今,由于凤起码头的存在,以江渡小镇为首的这些偏僻遥远的小码头,逐渐走向了衰落和颓败,以至于连小镇也荒芜起来,再也无人问津。

凤起码头,却是一片繁华,一片欣欣向荣。

不过,此刻的凤起码头,却是处于沉睡之中。

相比于往日的船来船往,由于凤梧祭典的开启,朝廷对进出的货物和人员都进行了严格的管制。若是百姓尚好,只要是无犯罪之事,皆是可以到祭典中凑热闹。但是船只货物就没这么幸运了,它们得到了更加严密的查控和把关。

如果没有相关的公文证明,哪怕是朝中某个权倾朝野的大臣授意,也不能随意地把开着船来来往往。

正是由于这样严格的管制,出江和靠岸的船只都比往常少了一些,不是因为不想船来船往牟利,实在是管控太严,无法像往常一样来去自如。

也正是由于此,本来整天忙碌得彻夜不能眠的航舶司,倒是落得了一个难得的清闲。

航舶司就位于码头靠近官道的右侧,几栋不小的房屋占据了官道一旁,既是负责检验核查来往船只,也是负责日夜巡防码头,维持码头的秩序。

在航舶司外的官道上,有着一扇高约两丈的巨大铁栏门,横跨了整条官道。从官道两侧延伸过去,皆是稍微低矮,高约一丈的铁栅栏。

这些铁栅栏,环绕包围着整个凤起码头,既是为了更好地管制,也是为了严防盗贼。

在官道铁栏门前,有一座巨大的牌坊,其上“凤起码头”四字,相传正是出于王相之手。

沿着官道走,穿过铁栏门,就可以进入凤起码头,看到里面壮阔的景观。

但是,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而言,这些壮阔之景,也不过如此罢了。

正如此刻,在航舶司内值守的三人,早已看腻了这里的风景。

寒冬时节,明月朗朗,江风猎猎,船只摇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