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3章 世情之薄(1 / 2)

加入书签

推敲平仄著新篇,酷爱诗魂已近癫。朝赋别离悲又怨,暮吟相聚笑还怜。春花秋雨尽成韵,晓月寒霜皆入联。偶得佳词忘所以,唐风一揽不知年。

——胡不说·《过客传·诗徒》

………………………………………………………………

“也并非惦念往事,只是一时心有所感罢了。”

听得诗徒长老的一句“何必呢”,翰林学士陆务沉默良久,方长叹一声,解释了一句。

陆务自然知道诗徒长老所说的祭典前夜发生了何事。

那一夜,他本来邀请了丘家军的丘云少将军到沉园赴宴,商讨祭典开启之事。那天丘云还带来了两个人,皆是参加祭典的学子,分明叫凌浪涯和胡虚。当时,自己与他们三人相谈甚欢,而那两个学子,也是给予了他挺好的印象。

其实,陆务也明白丘云把这二人带来的暗中意思,皆因祭典前四关过后,祭典将会有所更改。但未过前四关,却暂时不会公布,直到四关结束后,诗关开启之后,才会有作为主裁判的他进行公布。

至于这两个学子,大概是和丘家军有所关系,因此丘云是想他能暗中相助一把。不过,对此陆务倒是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心中想到的是,只要他们能闯过前面四关,那么到了自己所在的一关,只要他们有能力有文采,那么在新的规则之下,照看一下也未曾不可。

只是没有想到,简单的一个沉园之宴,自己竟然会再度见到那个人。

那个曾经是他的妻子,最后被休掉之人。

那个曾经相约共白首,最后形同陌路之人;

那个哪怕未见多年,依旧让他魂牵梦绕之人。

那一夜的蓦然重逢,让自诩为已经心如死灰的书生,骤然心中起波澜。

这大概便是陆务这些年来,最是辗转反侧的一个夜晚。

小桥之上的擦肩而过,一声温暖问候如昨日,让陆务再也难以控制情绪,转身离开之时,便道出了一首《钗头凤》。

曾听闻朱明王朝有人写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想当时,一曲钗头凤,来时风月多,去时霜满面。

当时初闻不懂曲中意,此刻再闻已是曲中人。

回到府邸之中,陆务愁绪万千,便把那《钗头凤》落于纸上,本来只是当做自己的一时感伤罢了,不料习惯性把他的诗文抄送传递出去的下人,并没有仔细体会其中情感,反而是当做主人的情深之悟,进行了大肆的抄送。

事后陆务知道时已是为时已晚,也责怪自己没有告诉下人,言道此诗文不必外传,以至于在祭典开启之日,其诗文也传递到民间之中,落入到众人耳边,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机缘巧合之下,陆务的一曲《钗头凤》,一时间让都城百姓闻之动容不已,尤其是青楼等风月女子闻之,更是潸然泪下。此万人传颂之景,堪比当年那书生的一曲《雨霖铃》。

尤其是一句“山盟虽在,锦书难托”,更是成为都城勾栏瓦舍的热门话题。在祭典的数日以来,除却祭典闯关的各学子的表现和趣事,就数这一首词最是让寻常百姓谈论兴起。

同时,这也导致了勾栏瓦舍的说书人,托人不断挖掘陆务学士的过往经历,终于在陆务和唐约的故事中,找到了真切的对应。于是,说书人将其编写成说书段子,更是让这段本来甚少人知道的风月故事,成为街头巷尾都知道的谈资。

甚至还有人,不来看祭典的精彩,反而偷偷跑到赵府门外,就想看看这个让陆务学士倾心多年的女子究竟是何能人物,但没有人看到那女子的容颜。

曾是青梅竹马约白首,如今擦肩陌路不问候。

仅仅过了数天,陆务学士的痴情人形象,让众人唏嘘不已,皆道人生无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