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5章 天圣两限(1 / 2)

加入书签

听到老囚徒所言,凌浪涯点头道:“这些简单区别,我曾听他偶尔提及过。他曾说道,修天道,也就是自然之道,乃是以玄气炼魂,汲取的乃是天地自然的灵气,以此求得和天地交融,将天地之力化为己用。至于修圣道,也就是修人世之道,乃是以元力锻炼体魄,注重的是强化自身根本,以此求得以力求道。不过,这人道,乃是人族生存之道,求的是安身立命,为人处世。”

老囚徒点头道:“不错,倘若粗略而言,可以如此区分。倘若以现实而言,大概就是三教九流,乃是修天道的修行者;七大王朝,尤其是军中将士,大多是修圣道的修行者;至于万众蝼蚁,不提也罢。只是三道众生,又如何可以一概论之。有言是远天道,圣道困;远圣道,人道难;远人道,天道崩。这三道相辅相成,若失此离彼,皆不可成。那么,你既然知玄气和元力,乃是划分天圣两道之本,那么知道它们在界限有何异同?”

凌浪涯仔细地回想了一下,似乎并没有提及,只好摇摇头。

老囚徒道:“且不论修人道,单说天圣二道。所谓玄气,注重与天地沟通,乃是天地之力所化;所谓元力,注重与本心沟通,乃是人体潜力彰显。这一外一内,两者不同,也就是玄气和元力的区别。不过,虽然两者方向不一,但也有相同之处。鉴于这相同之处,因此就有了天圣两限的理论。”

凌浪涯道:“那么,究竟何为天圣两限?”

老囚徒此时倒不急着说,吃了一颗野果后,才继续道:“天圣两限,通俗而言,就是修行路上的八个阶段,或者说是八道关口。唯有闯过一个关口,修行之路才会愈发顺畅,而人族也会变得愈发强大。倘若卡陷在某一层次,无法度过某个关口,那么只能停滞不前罢了。这天限八阶,乃是格物界,致知界,诚意界,正心界,立心限,正命限,圣学限,万世限;这圣限八阶,乃是格物界,致知界,诚意界,正心界,修身限,齐家限,治国限,平天限。”

凌浪涯仔细琢磨着天圣两限的区别,如今方知原来修行者之路尚有这八个划分,虽然是普通的四十八字,却代表得修行的漫长终点。仔细思索下,他似乎发现了一些端倪,便道:“前辈所说的天限八阶和圣限八阶,前面的四个阶段为何都是一样,而后面四个阶段却不一样呢?”

老囚徒笑道:“想来你也猜到,虽然修行者所行方向不同,但终究是人族之体,只会殊途同归。前面四阶,谓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即无论是天道或圣道,最初的修行都是从本心出发,需要遵从本心,因此才会有相同的划分,但抵达正心界之后,由于基础和修行方式的差异,两者区别愈发明显,因此才会有后续的四限不同。”

凌浪涯道:“那这两者,究竟孰强孰弱?”

老囚徒嘿嘿一笑,道:“孰强孰弱,又怎么可以一概而论。虽然天圣两限有着明显的区分,但倘若斗争起来,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合,就算再强大者,也偶有阴沟里翻船的时候。就拿你前几日和黑衣人的战斗来说,以你自身的实力,未必就会弱于他们,甚至犹有胜之。只是他们人多势众,而且你与人经验不足,因此才落得重伤的下场。如此看来,这强弱之分,虽有自身实力的缘故,但天时地利,也是缺一不可。”

凌浪涯眉目紧皱,反复回想着前几日的场景,确实如老囚徒所言,倘若不是他们不熟水性,自己也不会逃到此地,这是自己的地利。倘若不是他们人多势众,自己也不会被围攻受伤,这是他们的人和。看来,果然是自己经验不足的缘故。

忽然,凌浪涯脑光一闪,惊骇问道:“前辈,我似乎并未曾和你说过前几日的事,你又如何得知?”

老囚徒笑道:“这有何难,老朽虽被困此地,但也有探子报信,关于你前几日的事情,皆是它们告诉我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