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贵妃多娇媚 第118节(1 / 2)

加入书签

! “苏姑娘还请继续努力,若是来日我还来书馆,希望还能碰见你。”

舒清妩冲她点点头,同几个小姑娘道别,然后就回到窗边,听萧锦琛跟几个年轻学子说话。

这边的几个年轻人的学子服又是另一个颜色,看起来一个个也很倨傲,舒清妩猜他们应当是刚才苏姑娘说的另外几个书院的学生。

她到的时候看起来领头的那个书生正在高谈阔论。

说的恰好是刚刚苏姑娘也说过的,不过他的观点却不同:“为官者,当得能修身齐家,当得要家庭和睦,也不知为何书馆里有这么多姑娘在此读书,他们出来读书,出来为官,他们的父兄不觉得为难?将来又如何成亲?简直不成体统。”

毕竟是宗族社会,百姓们能接受女子读书的并不多。

舒清妩看萧锦琛面色淡淡,就知道他对这个年轻学子的发言不以为然。

他认定了一件事,努力推行一件事,谁说不好都没用,何况只是一个学生罢了。

因此那学生如何“针砭时弊”,萧锦琛也只安静听,不时点点头算所礼貌。

舒清妩的到来,打断了那个年轻学子的高谈阔论。

萧锦琛回头看她,对她伸手:“过来这边说会儿话。”

舒清妩对众人笑笑,安静站在萧锦琛身边听。

大抵看她已经是成婚的妇人,符合他心里的体统,因此那书生对她也很有礼貌,特地问好:“夫人好。”

舒清妩浅浅笑了:“你好。”

如此见过礼,几个年轻书生又继续讨论起来,他们之后说的是今岁的春闱试题,舒清妩没有看过题目,但从他们的解题思路来说,都还是比较用功的学生。

舒清妩抬头看了看萧锦琛,见他也正低头看着自己。

“如何?”

萧锦琛默默点点头:“尚可。”

尚可的意思,可就有点深了。

舒清妩笑笑,她跟萧锦琛一直没吭声,只安静听了一会儿,然后就突然被那年轻书生点名:“这位夫人且说说,女子是否当得为官?”

倒是没想!到会被问这种问题,这书生怕不是学傻了,这样的话题跟同为男子说更合适,问女子,尤其是舒清妩这样的女子只能自取其辱。

她根本就不回答书生的问题,只反问他:“不知公子春闱几何?”

那年轻学生微微一愣,顿了顿道:“学生如今还不及年岁,先生让三年后再试。”

舒清妩倒是没嘲笑他,只是平静道:“你刚才不太能瞧得起的学生们,有一位已经过了乡试。”

那学生的脸顿时涨得通红。

他张了张嘴,最后还是不知道要说什么好。

舒清妩淡淡瞥他一眼,继续道:“刚刚那边的学生还说,想要努力高中,外放为官,同你们一样立志报国,想要福照一方百姓。”

“既然目的相同,努力相当,男女之分又有何区别?”

平日里不是没人说过他,可他家中如此,属院里的同学也都如此,井底之蛙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没有存了往外看的心。

明明有这么好的庆丰书馆,明明他们都在这里看书,哪怕多问几句,多交谈几声,都不会再今天被舒清妩狠狠嘲笑。

她的话就仿佛最重的巴掌,打肿了年轻学子的脸。

这个时候,萧锦琛也说话了:“我夫人说话直白,但意思总归是那个意思的。只有当自己比别人强的时候,才能去评判他人,且这样也是不礼貌且无涵养的。”

说罢,萧锦琛牵着舒清妩的手,两个人直接去了三楼。

走楼梯的时候没有人,舒清妩问:“是不是有点失望?”

萧锦琛低头看他,认真摇了摇头:“倒也不会,他们还年轻,还没走入社会,许多事都只能靠父母老师来教导。学生们更是如此,因为日常都是繁重的课业,他们除了来书馆就没有其他的空闲时候。”

所以,不是学生不好,是老师教导的不好。

贺启苍跟在身后,把这话听得很明确。

他低声道:“臣明白了!。”

既然国子监的教授们有不喜萧锦琛政令、无视祖先法令,吏部会教他重新做人,让他知道什么才是合格的教授。

两人去了三楼,这里倒是比二楼更热闹一些。

舒清妩匆匆一看,三楼的年长者要更多,最年轻的也差不多有三十而立,看穿着打扮,大抵都是秀才或者举子。

实际上,也有贡士因优秀直接选官的,大多走的不是布政使一途,也有从提刑、织造、盐茶等偏衙门,也不是不可步步高升。

所以说,此时还留在盛京的,大多都是想要再来三年或者等待殿试者。

目光在众人身上看一圈,就知道谁是等待殿试的,谁是春闱未中的。

高中的自然被未中者层层围着,议论不休。

萧锦琛跟她喜欢听的竟然差不多,两个人凑过去聊了几句,倒是颇有些体会。

待到这时,也差不多到了午膳时分。

等出了庆丰书馆,萧锦琛才问:“夫人可有心得?”

舒清妩沉思片刻,见他一脸认真,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