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豺狼当道 第171节(1 / 2)

加入书签

康先生猛地抬头,却见皇帝低垂着眉眼正盯着他看,立时打了一个冷噤。

皇帝想了一下又嘱咐了一句,“听说你欲与一位黄姓妇人结为秦晋之好,这也算是一桩好事。你半辈子孤子一身,后半辈子总要有个作伴的。那妇人不但烧得一手好菜,膝下还有成年的子嗣。其实只要真心对待,继子和亲生子也没什么区别。”

康先生心中的酸涩简直要涌出胸口来了,这才想起除了顾衡这桩事,家里还有个烂摊子在等着自己收拾呢!

等欲哭无泪满脸颓废的康先生一步三摇踉踉跄跄的晃出了摛藻殿,皇帝才对着身后的帷幔笑道:“你在里头听了许久,可有什么感悟?”

头上戴着紫金玉冠的小少年撩开帷幔走了出来,脸上还有掩藏不及的困惑。但见父亲直直的盯着自己,心里的话就不知不觉的蹦了出来,“老师的身后有大靠山,这个靠山就是父皇!”

皇帝的眉毛照例跳了一跳。

他没想到小儿子在后面听了半天,就总结出这么一条心得。但好像也没有说错,摸了摸那孩子顺滑柔软的头发,“你猜的没错,我就是顾衡背后的靠山。他把康先生气的跳脚,康先生偏偏拿他一点招都没有。”

二皇子皱起好看的眉,“也不仅仅是这点,老师若不是占一个理字,父皇也不会如此支持他。那康先生道貌岸然,做的事儿却实在让人不敢恭维,怎么可以用自己的侄女儿去陷害自己的学生?”

少年已经渐渐长开了,依稀可以辨出日后清俊的模样。

皇帝看得有趣,“你这个老师是个极有本事的人,该软的时候能够一忍几年,该横的时候就绝不退让半步。好多人都说我对他太过放纵,可要是认真去查顾衡历年办的那些事儿,无一不是有法据可依!”

听到父皇如此夸赞自己的老师,二皇子比夸赞自己还要感到高兴。

“老师就是这么一个怪人,有时候我功课没有背出来他也不骂我。只是第二回 上课的时候就讲到别处去了。我又不敢多问,只得在课下拼命死背。就怕稍稍懈怠一点,老师就根本不管我听不听得懂了。”

少年的眉眼生得极好,形状美好的杏仁儿笑起来的时候跟月牙一样。皇帝想起了从前看过的一份密报,暗暗叹了口气,“你有空的时候多去看看顾夫人,她……和你娘从前的情份颇好。”

这下二皇子真的开心了,“前天我还收到顾囡囡的信,说顾夫人带他们姐弟俩到郊外野泅,那丫头如今能从瀑布上扎猛子往下跳。那水潭里的水比宝石还要清澈,呆在里头根本就不想出来……”

毕竟还是个孩子,在宫中是再稳重规矩不过的二皇子,一听到外面的事物就显现出爱玩的本性。想起他和顾瑛那份不为人知的渊源,皇帝难得松了口,“去好好玩两天吧,回来后恐怕就没这么多空闲了!”

二皇子眼睛都亮了起来,一颗心早就跑到巾帽胡同的顾家小院儿去了。因为太过兴奋,就没有听出皇帝的言下之意。

※※※※※※※※※※※※※※※※※※※※

应该慢慢再铺垫一下,但是我觉得康先生太讨厌了,就让他先下课了。感谢在2020-04-03 21:48:14~2020-04-05 21:16:4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碧波琉璃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毛毛虫 59瓶;大王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二九三章 甜瓜

巾帽胡同,顾宅。

夏末的小院儿里再次瓜果飘香, 顾衡穿着一件半旧的雪青色长衫半躺在椅子上, 惬意的接过媳妇手中的冰镇甜瓜咬了一口, “这个时候还是猫在家里最舒服, 要不然我还是告半个月的假吧, 每回都是你们娘几个撇下我出去玩耍, 好像在这个家里我是多余的……”

正在把甜瓜削成小块的顾瑛放下手里的银刀,没好气的撇他一眼。

“你身上穿的这件衣服是咱家女儿亲自给你选的样式面料, 亲自盯着绣娘一针一针的缝制。你嘴巴里正在吃的这个甜瓜是你小儿子亲自从庄田上摘的, 因为怕路上的马车颠簸把瓜摔坏, 还特地让人在那筐甜瓜下头垫了厚褥子, 一路看顾着运回来。”

顾衡乐的直笑,立时觉得身上的衣服怎么这么柔软, 嘴巴里的甜瓜怎么这么香甜!

不过顾家的两个孩子的确教养的好,顾囡囡在京城一众小闺秀当中的人缘相当不错, 隔三岔五就会收到一回外出做客的帖子。顾家夫妻虽然不指望这个女儿成为所谓的名嫒,但看见她一天乐呵呵的朝气蓬勃,自然比什么都高兴。

顾囡囡和母亲一样有一副洒脱的性子,又和家里的义仆韩露姑姑学了一身扎实的本事。对于比自己强势的人毫不畏惧, 对于比自己弱小的人也不吝伸出援手。所以虽然没有刻意经营, 但行事大方的顾囡囡已经是一众高门贵妇心目的佳媳人选。

只是因为囡囡还未正式及笄,顾氏夫妻又把女儿看成眼珠子一般。那些稍稍相熟的夫人只敢暗里悄悄打听, 就是拿话探问也只能先拐个九曲十八弯。

顾家文哥儿岁数还小, 又有那么一个身为当朝榜眼的父亲, 每日耳闻目濡的都是书香墨香,一丁点的时候就展现出过人的读书天赋。虽然说不上过目不忘,但也算是孩童当中的楚翘。

他最崇拜的人就是父亲,刚会拿笔的时候就愿意临父亲的笔帖练字。几年下来笔力稚嫩,笔锋却已经初见雏形。

这回出外游玩时,庄子上的甜瓜因为是沙地里所产,吃起来比别处的格外香甜绵蜜些。文哥儿尝了几口后就让农家摘了几个更大更甜的放在车上。顾瑛还以为他准备拿回家吃,一问才知道他是给父亲留的,难为他这么小就这么有心。

顾衡在椅子上惬意的伸了个懒腰,“咱俩养的孩子就是比别人仁义,昨天祖母说梦到逝去的祖父给她喂桃子,多半有什么不好的预兆。囡囡为了宽她的心,还特地推了外头的聚会一大早陪她到潭柘寺进香。”

这一年祖母也越发老了,但她性格刚强很少诉苦。顾衡夫妻在外头的事多难免有一两回疏忽,顾家两个小的就充当了张老太太的开心果。特别是囡囡胆大心细,颇有顾家长女的风范。

提起长女,顾瑛忽然想起一件心事,“过完年囡囡就十三岁了,咱们是不是要帮着她留意一下别家的小公子?上回吏部左郎中李大人家办小宴,他家夫人不住地拿话盘问我,话里话外似乎……有那么一层结亲的意思。”

篱笆扎了好几重,怎么还有人自动撞上门来?

顾衡想了一会儿才记起那人是从地方上新调入京城的,多半还晓不得顾侍郎私底下的面目,那个所谓的“豺狼”二字难道是叫着好玩的吗?

顾衡在外头一向以温和持重示人,在家里自然用不着挂这副面具。听到媳妇儿的话一蹦三尺高,“那家伙也真敢想,自个生的像个矮冬瓜一样,生了儿子肯定也糟糕透顶。再说我家囡囡还这么小,哪里用得着这么着急?”

他一激动打翻了瓷盘里削好的甜瓜。

顾瑛敲了他一记,心中颇有些无奈。顾囡囡十岁时还小,眼下已经十三岁了还小。合着在丈夫的心目当中,这个女儿就是永远长不大的小姑娘。

她有些头疼的抚额,“不过是说说罢了,用不着这么着急。囡囡可是我的亲闺女,怎么着也得选一个称心如意的女婿。只是她的性子真有些发飙,咱们的女婿一定要选一个性格绵软的。要不然他们三天两头的打仗,只怕搅得两家都不得安宁。”

媳妇儿的话自然是要听的,顾衡把掉在地上的甜瓜用凉水冲冲一股脑塞进嘴里。这是小儿子的一片心意,一星半点都不能糟蹋。

京中女孩儿向来婚嫁的早,十岁左右定下亲事的比比皆是。一来两家可以早早走动,二来也可以给小准夫妻一个慢慢熟悉的过程。但也不是没有例外,比如大公主就是二十出头才嫁人。虽然引得人人侧目,但最要紧的是得到了实惠。

顾衡肚子里百般不愿承认,李厚朴这个人虽然不咋滴,但是跟大公主还算般配,跟前也没用乱七八糟的事儿。大公主追随到甘肃去后给顾瑛写了两封信,字里行间满是幸福。那般性情清冷的人,写起沿途间的小事也变得趣致盎然。

最后还言辞羞涩的说,也许再等一段时间她就要有小宝宝了。只是不知道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是女?

虽说两人也相差不到多少岁。但顾瑛看待大公主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听说消息后立刻准备了不少好东西,吃的用的玩的,孕妇的孩子身上的,无一不是仔细挑选。等闲下来才想起一件事,大公主腹中的婴孩生下来后,和顾家两个孩子的称呼就有些叫人头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