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豺狼当道 第74节(1 / 2)

加入书签

文绣这辈子做得最大的恶事,就是在背后骂别人几句坏话,或是在被窝里扎个小人儿,第一次这样直截了当地害人。但是想着家里一溜串儿弟弟妹妹的前程,还有范庶妃许诺的种种天大好处,终于把良心撇在一边,寻思了好几日后将看园子的孟婉引荐给了范庶妃。

这个孟婉是个超龄的二等丫头,过完年就要被放出去嫁人了。

但只有文绣这些一起长大的家生子才知道,孟婉这个才貌俱全的丫头,当初本可以不再做丫头的。就是因为俞王妃的善妒和假仁假义,才把孟婉的锦绣前程生生给断了。

果然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当孟婉听到范庶妃隐晦至极的暗示后,整张脸都开始亮堂起来。

这丫头心中的恨意显然埋藏极深,只考虑了短短的半刻钟就开始交底。说俞王妃的身边如今防范的很严,每一口吃食每一道汤水都要两个人亲自监督亲自品尝。即便她的母亲是俞王妃身边贴身服侍的嬷嬷,从这方面绝不好下手。

但俞王妃有个隐密的习惯,每个月都喜欢城外的寺庙或者庵堂上香拜佛。

放在二道门库房里的那座精制软轿,隔不了多久就要用一次。而俞王妃生性爱洁,每次出门前所用的被褥迎枕都要换洗干净的。若是能将这些药粉巧妙混进去,即便事发也会神不知鬼不觉。再趁着混乱将留下的痕迹一一消除,到时候就是神仙下凡也查不出其中的原委。

也许女人在这种阴谋诡计上天生就有极大的天分,范庶妃很快就用重金请人做出数个几可乱真,却混了致命药粉的玉坠角。孟婉儿见状如获至宝,第二天就自告奋勇地拿着东西去了西郊别庄……

文绣想着魏大智临走时的温和面容,再次生了后怕。

俞王妃毕竟是正式受过赐封拥有金牒玉册的皇子妃,肚子里还怀有皇室嫡枝血脉。如若真的是神不知鬼不觉还好,如今却是露了老大破绽。

那孟婉死之前也不知说了些什么,要是能打听到一二就好了?

这就象头顶上悬了一把刀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落下来。文绣很小的时候曾陪着父亲在茶楼里听说书先生讲故事,没听到最后永远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尾是悲剧还是喜剧?

文绣把绿地织金缎荷包紧紧压在枕下,又把棉被厚厚地裹在身上,终于感到踏实了一些。睡意来时她漫无边际地想,难怪人家说富贵险中求。自己这回提着脑袋闯下滔天祸事,只望日后范庶妃千万能记得自己的好!

此时躺在架子床上的范庶妃却没有丝毫睡意,帐顶上的银薰球在细风中滴溜打转,散发着昂贵的伽南香气。

整个王府只有留芳园的用度奢华一些,甚至俞王妃用的东西都没有她来得精致。每个月内务府的供奉送到王府时,都是紧着她第一个挑选。像百姓难得一见的水果菜蔬,像江南织造府贡上来的新式绸缎……

从前,范庶妃认为这是王爷对自己和谡哥的格外恩宠,所以一直受得心安理得,但是现在却不敢这么确定了。

穆皇后还在生时,范庶妃那时还是钟粹宫一个不起眼的小宫女。然后穆皇后突然间就没了,她也亲眼看见二皇子从云端跌落下来。即便伤得很了痛了,也只敢躲在无人处无声痛哭一回。

从那时起,二皇子的痛就变成了她身上的痛。只要有空闲,就上赶着去嘘寒问暖,为此背地里不知受过多少人的嘲笑?

她看着二皇子跌跌撞撞地成长起来,看着二皇子从开朗爱笑变得寡言默然。身上的衣服,也从生机盎然热烈奔放的大红缂丝变成了黯淡的灰色白色青色细棉……

二皇子十八岁的时候被指婚,对方是国子监祭酒家的闺女,那天她捂着被子哭了半夜。天亮的时候,也不知从哪儿借来的胆子,跑到周贵妃所居的景阳宫哭求了许久,拼着不要脸面翻来覆去毫无章法地磕头,唯一的目的就是想到二皇子身边侍侯。

周贵妃也许从来没看过这么有趣这么痴傻的人,就做主把宫女范氏赐给刚刚新婚的端王为庶妃。

虽然成为一时笑柄,但那时候性子尚单纯的范庶妃并不觉得有什么错。她依旧尽心竭力地对端王好,在留芳园的小院里,夜以继日带着几个丫头做了无数的针线。

那时的她,对着出自的俞王妃天生就觉着矮上一截。她想,我不是来破坏你们的,我只想留在端王的身边,远远地看着就好。

但一日复一日的孤寂使得范庶妃心里像长了野草,她想膝下也许有个孩子,不管是男是女,自己的下半生就有了指望。她知道每年秋露那天,端王就会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喝得酩酊大醉,因为那天是穆皇后的冥诞……

范庶妃如愿以偿地有了孩子,这就是后来的谡哥。

随着这个孩子的出生,宫里府里的赏赐越来越多越来越贵重。有人说,周贵妃是故意拿她来恶心俞王妃的。但不论怎么样,端王有时候会来留芳园里坐坐,看看孩子,甚至有时候还会陪她说会儿话。

留芳园的水榭亭台,留下了多少欢笑和回忆。谡哥在前头读书写字,端王站在一旁细细指点。范庶妃有时候甚至忍不住想,也许……我们才是和和美美的一家人。

俞王妃一年复一年地都没有身孕,自己身边侍奉的人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殷勤。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明白,端王虽然不怎么受皇帝待见,可毕竟是皇帝的亲儿子,只要不犯什么大错,日后一个铁帽子亲王的品爵是少不了的。

范庶妃的心也像旺炭一样被点燃,且很快就陷入魔怔——只要俞王妃肚子里的孩子没了,自己的谡哥日后就是理所当然的世子。眼下的日子很好,所以就应该这样长长久久的过下去,什么都不应该改变才是正道理。

哪里知道第一次战战兢兢的出手就被人狠狠扇回一巴掌,哪怕再自欺欺人,已经养大心肠的范庶妃也不能将李侧妃的到来视做一番好意!

※※※※※※※※※※※※※※※※※※※※

野心都是一步一步纵大的……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碧波琉璃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轻舟一叶荡漾 60瓶;貔貅暴饮暴食 50瓶;青青翠微 10瓶;桃红柳素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shg

第一二六章 先生

第二天一大早, 就有西郊别庄的管事带着一队婆子丫头, 过来收拾留芳园旁边的晴雨楼。

一个半大的小丫头没有留神, 端着一盆污水出来的时候差点儿撞到了范庶妃。那丫头面上虽然诚惶诚恐,眼底却有一丝不怎么显眼的不耐烦, 就连欠身行礼的动作也显得敷衍。

知道跟一个下人斤斤计较有失风范,但范庶妃还是忍不下这口气,转身时一个耳光就重重地甩了出去。

如今连这些当奴才的都敢给自己脸色,日后这府里只怕没有自己母子俩的容身之地。她掸了掸身上看不见的灰尘深吸一口气, 转身就往三省斋走去。

三省斋是端王专门辟出来给禝哥读书的地方,就连名字也端王亲自起的,就是取自“吾日将三省吾身”。什么样的人需要每日三省吾身, 那时候的谡哥连笔都还捉不稳,从其可以看出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期盼。

每回走到这里,范庶妃都从心底里泛起一股自豪——王爷对自己对谡哥, 究竟是不同的!

书斋里槅扇大开, 大冷的天连一个炭炉子都没有, 每回看到时范庶妃都忍不住浮起心疼。但她更知道, 男孩子万万不能长于妇人之手,所以每次都强压制住自己不去联想宝贝儿子的可怜境遇。

青衣青袄的仆妇们都站得远远的,范庶妃安静地听着儿子一板一眼地背诵《中庸》,“自诚明, 谓之性。自明诚, 谓之教。诚则明矣, 明则诚矣……”

似乎是背错了几个字, 七岁的谡哥乖乖地伸出小手。那寸宽的戒尺“啪啪”地打了下来,似乎是打在了范庶妃的心上。谡哥似乎低呜了两声,康先生就大声斥责了几句,那孩子立刻像兔子一样老老实实地趴伏在大案上写字。

到了巳时末,有仆妇过来说午膳已经备好。坐在案前看书的康先生微微点头,谡哥才像出笼的小鸟一样欢快离去。范庶妃连忙躲在廊后,不想让孩子看见此刻柔肠百结泪水涟涟的自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