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豺狼当道 第35节(1 / 2)

加入书签

小汪氏亲手喂完儿子后喜滋滋地站起身,接过仆妇们递过的一只大攒盒,笑道:“妹妹这几天操劳了,一张脸面生瘦了一圈。嫂子我也说不来谢话,这是我亲手做的玫瑰果蒸乳饼,薄切烧鹅丝并几样热菜,妹子多少赏个脸吃上几口才是!”

顾瑛见她说得贴心贴肉,一时间不好拒绝。

抬头见祖母点了点头,方伸手接了过来笑道:“二少奶奶说的哪里话,珙哥得的本来就是小病。老爷一时慌急才没有想到好法子。我也不过浅浅用了几针,幸得老天庇佑才没有给祖母丢脸。”

小汪氏为示亲热特地喊顾瑛妹妹,顾瑛却时时记得自己的身份,口口声声还是唤小汪氏为二少奶奶。虽然略显得有些生疏,却让人不由心生好感。

小汪氏从来自忖身份,看不起顾家祖母收养的这个孤女。此时见她言语周到恳切毫不张狂,印象一时大好。

心想沙河老宅里老的性情古怪,小的性情孤傲,唯有这姑娘倒是一个知礼的和善人。看看她这话说得多让人舒坦,出手救了珙哥还半点不居功。

要知道公爹顾朝山可是莱州县城数一数二的有名大夫,要是连自己亲孙子的痢疾都治不好,传出去岂非让人白白笑话一场?

想到这里小汪氏眼睛一亮,笑眯眯地凑过来悄声道:“好妹子,等我手里这摊子事儿忙完,嫂子我亲自为你相看一个如意的女婿。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沙河那个小地方恐怕没有像样的男儿。放心,这件事就包在嫂子我的身上……”

面对小汪氏的乍然亲近,顾瑛是哭笑不得。又怕她瞎操心反添乱,只得装作害羞地低下头道:“祖母已经在为我相看人家,就不劳烦二少奶奶费心了。”

一片好心被人当面拒绝,小汪氏就有些下不了台面。故意觑了一眼张老太太低低道:“妹妹太过死心眼,祖母虽然一手带大了你,但这个终身大事,自个心里还是要拿主意的好。”

此时珙哥半坐在床上咕叽咕叽地说着话,引得大半的人都望了过去。

小汪氏觉得自己的一片好心被人当成驴肝肺,暗自撇嘴道:“老太太半辈子住在乡下,能认得几个体面的后生?如今你对我有大恩,嫂子实在不忍心你犯糊涂。要知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女儿家的青春短暂,一晃眼就人老珠黄了。”

顾瑛不喜她这种打蛇顺棍上的做派,就直截了当的把话挑明,“其实祖母已经相看好了一户人家,只是男家长辈有点异议,所以就没有往外说。”

这话半真半假,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拒绝。

小汪氏却没有听出其中的隐意,而是了然的点头道:“妹妹这道身份……的确是致命伤处,稍稍有些讲究的人家一打听就会不甘愿。你且放宽心,等我在太太面前帮你说几句好话,兴许她心一软就让你入了顾家的族谱,到时候你一定要好生谢谢我哟!”

※※※※※※※※※※※※※※※※※※※※

咱们女主虽然话少,但却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美少女!

shg

第六十三章 碧桃

眼见珙哥身子大好, 欣喜之余的小汪氏看顾瑛越发顺眼。

第二天一大早天一亮, 就喜滋滋地拉着人一起到城外资圣寺还愿。在小汪氏看来, 儿子身体好转除了顾瑛一手好针法之外,暗地里一定还有诸天菩萨和各路神佛的庇佑。

资圣寺因修得高, 山顶有一眼四时都不会枯竭的寒泉,即便是大夏天也冒着丝丝凉气。泉水流淌处气温比别处要低上一些,所以虽然是仲夏六月,但在山崖背阴处还有几树未开尽的桃杏花。

顾瑛忙了几天陡然看见这片姹紫嫣红, 心情格外愉快。

随手折了几支洒金碧桃,回程的路上又买了一小筐农妇卖的鸡蛋。那鸡蛋并没有拿寻常得见的竹篮子装起,而是用晒干的稻草交叉捆绑成滴溜一长串,拿在手里格外有趣。

小汪氏捂着嘴笑道:“可见是小姑娘性子,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过是几个鸡蛋串成一串来卖,就比市面上贵了好几个铜子呢!”

顾瑛闻言认真道:“那农妇虽瘸了一条腿,衣衫寒酸却浆洗得干净,身边拖了两个年幼的孩子也不卑不亢。可见是个心气高的人,这种人你白给钱她也不会伸手要。这稻草裹的鸡蛋虽然不费钱却费手工,难得的是其中这份巧思。”

小汪氏脸上的神情就有些讪讪的。

她想起自己刚才在资圣寺的功德箱里,毫不眨眼地就捐了二十两的香油钱。结果面对真正需要的贫苦之人,却又变得吝啬起来。

顾瑛不想和她说些交浅言深的话, 就故作羞赧道:“祖母曾经教导过, 几个铜子对于我们来说不算什么, 对那些贫苦人家来说也许就是好几天的饭钱。我从小住在沙河没什么见识, 有说话不当的地方还请二少奶奶不要见怪。”

顾家虽算不上大富之家, 但几个铜子还真没有放在小汪氏的眼里。如今珙哥将将好转,她不愿儿子的救命恩人对自己生出不好的印象。

就故意拐了一下小姑娘的胳膊亲密道:“这回珙哥大好,说实在有大半是你的功劳。太太心底里也欢喜的不得了,昨天我在她面前淡淡提了几句让你入族谱的事,也没见她有什么不甘愿。你再平心静气的等几天,我在一旁好生敲回边鼓,说不得事儿就成了。”

小汪氏以己度人,认为入顾家族谱这件事是横亘在顾瑛面前的天堑。

只要这件事不好生解决,这姑娘的婚事永远就只能是一笔糊涂账。试想整个莱州城有头有脸的人家,谁愿意娶这么一个身份来历俱不详的女子?那些家徒四壁的贫寒人家,只怕顾瑛自个儿也瞧不上。

即便两个年轻人看对眼,男方大度不计较这些门第之说,但嫁人是嫁一族之姓。这姑娘若是真进了婆家门,这身份上的硬伤肯定会时不时被人拿出来说嘴。

这回自己投桃报李,一举解决了她悬在心头许久的难处,想来这份大礼比起她对珙哥的救命之恩,其分量也少不了多少。

顾瑛见她又热心地提及这遭,一时却不好说自己根本就不愿意以顾家女儿的身份入顾家的族谱。但此时此刻无论怎么解释,别人都会以为自己拿乔,就干脆低头沉默不语。

马车上悬挂的铜角铃叮当作响,小汪氏忽地想起前几天才听说的一桩的陈年旧事,自以为了然此种境地就叹了一口气。

顾家从祖辈开始开了同茂堂医馆,算得上莱州城的老门老户,但是家里却没有几个用了多年的老仆。有人说是因为主母汪太太为人苛刻狠毒,手底下待不住人。

但有知道底细的人在私底下却说,顾家之所以换了一朝一朝的人,是因为沙河老宅顾衡顾瑛两兄妹的真正身世。

这两兄妹其实是顾朝山的外室所生,因为不被性情跋扈的汪太太所容,只得悄悄的抚养在外头。顾朝山是何等手段的人,这些对于他根本就不是难事。只不过因为忌讳舅兄汪世德是莱州县主簿,这才听之任之。

顾衡是个男丁,最后理所当然就记在了汪太太的名下,充做顾家第三个嫡子。而隔了好几年才生下的顾瑛是个不受人重视的女孩,汪太太就咬紧了牙不让她入族谱,顾朝山自然无可无不可。

盘查来盘查去,最终发现最早说这话的人是府里于嬷嬷的大儿媳。而于嬷嬷是汪太太的陪嫁丫头,在汪太太身边伺候了整整三十年,是顾家硕果仅存的老仆,顾家的几个小辈见了都要恭恭敬敬的施礼。

所以到了最后,这桩扑朔迷离的隐秘事儿传得是有鼻子有眼儿,由不得不让人相信。

小汪氏初初听说时,心想难怪姑母对顾衡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怎么都看不顺眼。

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汪太太对自己膝下的珙哥,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顾衡若真是她的亲生子,怎么舍得做事毫不留余地?只有那些上不了台面的狐猸外室所生之子,才会招正室如此彻骨记恨多年。

小汪氏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想明白之后,越发同情起顾瑛来。

心想同样是爹生娘养的人,却落到爹不疼娘不爱的地步。顾衡还好些,有顾朝山这个亲爹上下照应,虽说很吃了些苦头但最起码有个像样的身份。而顾瑛只因是个女孩,便被舍弃在一边置若罔闻。若是不好生想个法子,最后恐怕只能嫁个寻常的庄户人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