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豺狼当道 第26节(1 / 2)

加入书签

羊脂色茉莉小簪,镏金点翠步摇,红梅金丝镂空珠花,白银缠丝双扣镯,烧蓝滕花玉压鬓,云脚珍珠卷须簪,林林种种怕有七八样物件。

顾衡这会儿也不答话,自顾自地挑了一只镏金点翠簪插到了顾瑛的头发上。

左右端详了半天才满意笑道:“实话跟你说了吧,盐厂里淘换出来的那些精盐本来明年才准备放到市面上,跟两淮的精盐一同售卖。但前些日子有个行商过来,给了一个极好的价钱。马典史问过我之后,就先少少地卖了五十石出去,这些便是我该得的那份银子。”

顾瑛见他心中有数,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一半下来,“既然是盐厂里的分红,作甚又说是每月得的工钱?”

顾衡昨夜的确帮着磨了半宿的江米粉,这会儿确实有些累了。

打了呵欠半靠着床枕道:“这么多年,我竟是第一次帮你做这个重阳糕,不过看见祖母欢喜便也值得。马典史如今做人比往事通透许多,又知道我家里的境况。怕我身边没有私房银子可用,就自作主张先送了一百两过来。”

他斜斜望过来一眼,“怕惊着祖母,只对人说这是给我的工钱。我知道你的德性,这一百两银子给了你之后肯定是存在银号里生息,就干脆做主又给你置了一批首饰戴。”

拿着一只手镯比划了一下笑道:“这几样东西是我亲自在银楼里挑选的,大部分都是银的或是镏金的,说起来不值什么钱。但因为做工精巧,城里很多大户人家的姑娘都买来戴。如今你是大姑娘了,也该打扮起来了……”

语气里有一丝隐约的爱重之意,顾瑛立刻飞红了脸。

却又实在舍不得摘下头上那只簪子,只得半嗔半怒道:“哥哥的胆子越来越大了,当着祖母的面儿也敢糊弄。其实不管银子多少,祖母只要晓得来路正经,是不会多说什么的。”

她抬头忽看见顾衡脸上似笑非笑,心头一紧忙追问道:“这才是第一回 卖盐你就敢扯谎,莫不是买盐的行商有什么不妥?”

顾衡哪里料到自己只是一笑,就引得这丫头心生疑窦,还掐住了这件事的核心,果然是冰雪聪明。

想了一下就不再隐瞒,低笑道:“马典史跟那位行商见面时,我就躲在隔壁屋子里。为便宜行事,两间屋子其实只隔了一扇蜀绣重锦挂屏。”

他眉眼倦倦地得意笑道:“虽然那人极力隐藏,还满嘴的南陕口音,但他颜面扁平骨节粗大,眼内角多有褶皱,说话时习惯眯起眼睛,这人真实的身份应该是北元人。”

顾瑛惊得浑身冒汗,骇道:“朝廷明文禁止向北元人售卖生铁和食盐,哥哥你是明知故犯。若是被人举告,咱们一家子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顾衡笑了出来,细细端详了半天后,斜着身子拉住她的长辫儿柔声道:“我知道你为我好,且把你的心放回肚子里,如今我做事必定是极为妥当。那个行商给的银子极为丰厚不说,手里的身份文牒竟全部都是真的。此事万一走漏了风声,也是极好推脱的。”

这些日子遇到的事使得顾瑛的胆子比平常女儿家大上许多。

闻言缓缓点头,“哥哥觉得稳妥就好,祖母也曾经说过,这世道隔些年就要乱上一回,兜里不揣些真金白银,窖里不存些细粮糙米,逢着灾年只怕不好过。只是我说上千句万句,哥哥只需记住小心些就是了。”

顾衡从上辈子起就知道自己无论做什么,顾瑛都会举双手赞成。哪怕出去当个乞丐,这个傻丫头都会跟在自己身后当乞丐婆子。

他心里几乎软成一团泥,温声道:“马典史对于这种事是成了精的,就是方县令也未必没有看破。但大家都揣着明白装糊涂,总想着自己手上干净些,毕竟银子要有命挣也要有命花……”

顾瑛方才放下心来,“哥哥自然是明白分寸的,只是我跟祖母一样的心思。宁愿一家人守在一起吃糠咽菜,也好过那种富贵荣华的断头饭。”

年轻女郎因为在家里做活,穿了一身葛布衣裙,低着头慢慢道:“祖母先前说那番话,一是怕你过分辛苦,二是怕你应付不来那些官场倾轨。她曾跟我说过,以哥哥的聪明才智承继祖父的衣钵,势必成为享誉杏林的一代名医。”

顾衡哈哈大笑,脸上尽是轻松之意。

“俗话说不成良相便成良医,祖母倒是极了解我的心思。只是明年后年的科举我肯定要去一试,这官场里头的水再浑我也要去趟一回。有些人欠了我的,有些是我欠了人的,总归要好生清理一回才是……”

顾瑛听不懂这话,歪着头咬着唇眼神闪亮,叹了口气道:“真让祖母说着了,她说你性子霸道,铁了心想干一件事,想方设法都会把它办成了。如今她就想多打些粮食收在地窖里,我也想在身边多存些银钱。”

顿了顿,“哥哥听我一句劝,日后不要把银子花费在这些首饰上。我虽然看着欢喜,但若是有个什么应对急事,这些东西也变现不了几两银子。”

顾衡呆怔了一会儿,过得半会摇头失笑道:“好妹子,我没想到你和祖母竟然打算得如此长远,时时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日后我要为你和祖母挣得一品诰命,你以为我是说来玩笑的吗?”

因着睡意渐浓,青年的声音渐渐低微下去,“莫要如此委屈自个,我早就说过,无论我做下何种决定,都会把你和祖母排在最前头。那些捞偏门儿的事儿,我是不会去沾的……”

顾瑛双眼微湿连连点头,“有哥哥这句话我就是死也甘心,我和祖母只想给哥哥留条后路罢了。只要你没干抄家灭族的祸事,家里总归还有一碗能填饱肚子的菜粥……”

※※※※※※※※※※※※※※※※※※※※

总感觉女主也是重生的,时时规劝着男主……

shg

第四十九章 相看

重阳节的第二天, 李婶娘带着她的娘家表侄李厚德过来拜会。絮絮叨叨地提及一件往事, 说二十年前若非顾老太爷出手相救, 这孩子就没有机缘到这人世间走一遭了。

顾家老爷子在世时救人无数,张老太太哪里记得清自家丈夫是不是真的救了李家的后生。

她仔细看了几眼穿了一身天青色布衫的年轻秀才, 好半天后才笑道:“总归也是一种缘分,要是我家老头子晓得他的那几根银针救了一个生得这么俊气的孩子,只怕做梦都会笑醒。”

这话虽然含了几分客套,但却是几句大实话。李厚德已经考取了秀才功名, 和顾衡一样都在等着明年的秋闱大比,当得起一声才俊二字。

他把带来的几样点心推过来,腼腆笑道:“这是我买的酥饼,老人家无事的时候尝一块极好, 里头还有研得细细的红枣末,不亏牙又极好克化。”

张老太太笑得见牙不见眼,“真是实诚的好孩子,我这个岁数了最好这口香香脆脆的吃食。只是前年我得了消渴症,我家的两个孩子就像防贼一样把这些东西看管起来。昨天瑛姑做的重阳糕别提多好看了,唯一的毛病就是舍不得多放糖。”

李厚德忽地站起来,满脸的又慌又急,伸手半拦着张老太太面前的糕点道:“我不知道还有这茬子事, 那……那您千万别用这些点心。回头我叫糕点师傅重新做一批, 保证又香又脆还是这个味儿。”

张老太太极诧异地愣了一下, 指着人哈哈大笑, “你婶娘虽和我说过你老实, 但见了面才知道是真老实。好孩子,我偶尔吃上一点无妨,象这家铺子里的糕饼,我家衡哥有时候也会带上两块回来让我打打牙祭。”

她对青年人的印象立时大好。

故意挤着眼睛道:“活到这个份儿上了还不准吃不准喝,那人这一辈子还有什么趣味,人要活得通达些才好,可惜你往日没有上门来。我家衡哥一根肠子生得弯弯绕,且易喜易怒,就该让他好好跟你这种性情朴实的孩子学学。”

李婶娘转了一下眼珠子,拍着大腿道:“这孩子是个瓷心的人,听父母念叨过一遍过往后,总想着到您府上来拜访一回。还有您家的三少爷,算起来是这孩子的同门师兄。虽然后来各奔东西,但互相讨教个学问是方便的。”

张老太太自然领会得她的意思,就唤了钱小虎领着人到顾衡的书房去,让他们年轻人在一块顽耍说话。

见人走远了,李婶娘才不好意思道:“本来商定的是在外面找个机会悄悄见上一回,没想到这孩子心急,等不得我细细安排,愣头愣脑地非要过来让您亲自瞅上一回。您老人家是见过世面的,看看这孩子可还成?”

张老太太向来不是摆谱的人,就笑呵呵的道:“这孩子模样端正眼神清明,一看就是个本分厚道的好孩子。只是你也不是外人,我也说句老实话。这姻缘就讲究个因缘二字,我说上一千道一万都不顶用,总要自家的孩子看过眼才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