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章(2 / 2)

加入书签

陈老汉有点得意:老手艺了,这一锅能挣多少钱?

一文钱一个算的话,能挣六文钱吧。

什么!陈老汉一个高呼:才,才六文钱?眉角眼梢全是心疼。

是的。陈玉平正儿百经的点点头。

陈老汉一脸快要晕过去的样子,整个人都是懵的。

阿父,这卤汁是可以重复使用的。陈玉平哈哈哈哈的大笑起来。

这要是换成老幺,陈老汉早就一巴掌乎了过去,但,这是三儿子。你,你从哪学来的皮,定是老幺给教的。一双虎目朝着旁边的小儿子望去。

关我什么事!正对着卤锅流口水的陈原秋觉得冤枉死了:阿父,我可什么都没有说,我什么也没听见,更没有看见。强烈的求生欲望。

陈老爹走了进来:干什么呢?老幺你又惹你阿父了?

阿爹!陈原秋都要哭了:你们一个,两个,怎么都怪我了!我干什么了我?他一脸懵。

至于真正的祸头头,正站在小灶前笑得肚皮都要疼了。

五香茶叶蛋出锅时,陈原秋乐颠乐颠的跑进了灶屋:三哥,是不是卤好了?

对,一人只有一个。

一个也行,我先尝尝味道。顾不得烫手,陈原秋拿起蛋,边呼着气边剥着蛋壳,蛋壳有裂纹特别好剥,浓郁的香味夹着滚烫的热气迎面飞扑:哇,好香好烫好热,哎哟三哥就是三哥,我就知道肯定比镇里的卤蛋要好吃。这都还没尝味,彩虹屁已经吹上了。

陈玉平已经免役了老幺的彩虹屁,在他嘴里就没有不好吃的,连一个简单的蛋炒饭他都能吹成朵五彩缤纷的花。

阿爹阿父,尝尝我做的五香茶叶蛋。陈玉平帮着剥了壳,他的左手也端了只碗,碗里放着两个蛋:我去趟隔壁。

今个是个雨天,外面淅淅沥沥的飘着小雨,从老屋到二哥家就几步路,他懒,冒着雨丝冲进了二哥家的院子。

平哥儿来了。

二哥,我做了五香茶叶蛋,刚出锅,还有点烫,送给你和二嫂尝尝。

早就闻见从老屋方向飘出的香,我和你二嫂还琢磨着是不是你在捣鼓吃食。

闲着没事瞎琢磨的。

从二哥家回来才进灶屋,陈玉平就被老幺给熊抱住了。

三哥三哥,你做的卤蛋好香,好好吃!

陈玉平掰开他的双手,无情的将人从身上剥开:好吃也只有一个。

我知道,我就是激动,我太激动了,三哥你这脑瓜儿真是太神奇太棒了,竟然能做出这么多这么多好吃的美味来,能当你的弟弟,我肯定是积了八辈子的福。

半个蛋白要不要?

我的亲哥嗳!陈原秋感动的泪眼汪汪。

陈玉平揉了把他的发顶。差不多得了。

陈原秋捧着半个蛋白嘿嘿嘿地笑。

五香茶叶蛋做得很成功,甚至比在现代做的任何一次都要好吃。

陈玉平早就发现了,自他来到古代后,这手艺啊,突然间就有点儿神奇了,只要是经他的手做出来的吃食,都会特别好吃,可能这是他的金手指吧。

十七的赶集日,虾酱馒头,卤猪蹄,卤猪肠,红烧肉,五香茶叶蛋。

随着摊子上的吃食渐多,红烧肉和卤猪蹄远没有以前那么受欢迎,毕竟一个三文一个两文,跟一文钱的比起来,还是一文钱的卤猪肠划算。

现在又多了一文钱一个的五香茶叶蛋。

陈玉平将红烧肉减少到了二十斤的份量,之前都是三十斤,卤猪蹄只买了五对,之前是买八对。

卤猪肠能卖多少就卖多少,虾酱馒头依旧五百个,五香茶叶蛋这是新品,稳打稳扎两百个。

家里有了草哥儿,陈老爹就没跟着去赶集,由着三儿子和四儿子一道去。

别看老幺平时说话有点不着调,人也孩子心性,做起事情来倒还靠谱,上回赶集是他第一次跟着去做买卖,竟然没有出错,眼明手快脑子转得也快嘴皮子利索,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这回陈老爹就放心的随着俩孩子折腾。

将将进午时,兄弟俩回来了。

阿爹,三哥做的卤蛋买的特别好,卤蛋和卤猪肠是最先卖完,今天的红烧肉比虾酱馒头卖得还要慢。才进屋,陈原秋就叭叭叭的开始说起话来。

陈玉平见缝说上一两句。

草哥儿是醒着的,仿佛感受到了屋里的热闹般,圆溜溜的大眼睛盯着小叔看,像极了在认真听他说话。陈玉平看在眼里,心坎软乎乎,伸手将草哥儿抱起。

自赶集回来后,从次日起,在家里摆摊红烧肉就减了份量,只做十斤出来,猪蹄就卤了一对,摊子上以卖虾酱馒头和五香茶叶蛋为主,菜园子里的青蔬长势好,偶尔也会卖上一回素锅串串。

很快,家里攒的鸡蛋用完了,光靠着母鸡一天九个十个的生也不够,幸好二哥家养了不少鸡,一天能捡十来个鸡蛋,还有大哥家也养了鸡,再从大伯家买点,一天下来勉强能维持住销量。

不仅仅是本村,摊子摆了一个月,名声早已经传遍周边,好些邻村的也会过来买。

不等明年,咱们再捉几只母鸡养着。陈老汉发话了。

几只也不够吧。

再捉九只,凑个整数二十只鸡。陈老汉说着看向二儿子:老二家也多养几只,老大家的也多养几只。

除了大伯家的鸡蛋是出钱买的,剩下的大哥二哥家的鸡蛋都是直接拿分红,陈玉平有心想拉一把家里兄弟。

要买母鸡,一买还是十几二十只,在村里是没法买着,陈老爹特意去了趟镇子的东边,东边有个村子养了不少鸡,多买些还能便宜点,他挑着正在下蛋的母鸡,又买了一百个鸡蛋,这是桩大生意了,讲起价来也轻松,给了个很实惠的价。

多了二十只母鸡下蛋,日常不用去大伯家买鸡蛋也够数,陈玉平依旧会每天上大伯家买,多出来的鸡蛋存起来,攒着逢七赶集日正好用,省得再去镇子东边的村里买。

第18章

中秋将近,炎热的天气稍稍见了点凉爽,夜里睡觉舒坦多了。

下雨天也多了起来,如丝如雾的细雨滋润着刚刚种下的庄稼,下雨时,白天也很凉爽。

草哥儿来陈家近两个月,变化很大,不仅仅脸上有了肉肉,小胳膊小腿的也长了不少肉,抱在手里还有些微微压手。

农忙过去后,陈玉春没有再送大壮过来,少了个孩子,大人们没什么感觉,这孩子太乖太安静。可巧妞儿就有点哼哼唧唧闹腾了,好在草哥儿现在也活泼了点,两奶娃儿月份相近没差太远,放一块,也能玩到一起去。

中秋前两天是柳桂香的生辰。

陈原冬早就想着待媳妇过生辰时,请三弟帮着整治一桌饭菜,到时候老丈人和丈母娘都会过来。

他提前和三弟说起这事,陈玉平自然是一口应了。

二嫂生辰的前一天,陈玉平去二哥家,和二哥二嫂商量着生辰当天的菜色。

我老丈人好一口酒,丈母娘闲着没事也会抿两口米酒,平哥儿多张罗两个下酒菜,想来他们会喜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