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 第113节(1 / 2)

加入书签

自御林军右副统领病重,严文凯就盯上了这个位子。没有兵权,如何同另外两家相争。可严家都是文人,李家也在丁忧,唯一能用的就是赵家了。在与女婿商议后,女婿让他稍安勿躁,没想到今天在这里有场好戏。

皇长子已经十几岁了,天生聪慧机敏,景平帝很是喜欢他,他越是喜欢长子,他越想除掉庞家。可一旦除掉了庞家,皇长子必然要被平家欺辱。

难啊,景平帝时常叹气。没办法,他只好把贤妃拎出来,继续搅混这潭水。

平贵妃所出的二皇子比皇长子只小了一岁,如今也开始崭露头角。两位皇子被母族裹挟着,暗自相争。两位皇子相争,朝廷里反而没有人再提立太子的事情,没有把对方打趴下,贸然提出立太子,万一为他人做嫁衣,岂不悔青了肠子。

贤妃的四皇子才五岁多,她现在没有任何其他心思,只想平安把儿子养大,前面皇后和贵妃两虎相争,她小心翼翼,只求自保。后妃两党都想拉拢她,可景平帝现在居然要把贤妃的妹夫提成御林军副统领,这是要和我们争权了?

前朝的纷争,让后宫也越发混乱。宫廷倾轧中,许多低位分的美人,纷纷消香玉损,这其间就包括刚生了女儿两年多的王婉娘。

王婉娘生下女儿后封了嫔,她死后,女儿先是送到了平贵妃那里。然,平贵妃刻薄,如何会好好待她。后被皇后捅出来,景平帝又把三女儿交给一向与世无争的周德妃抚养。

赵世简在御林军任职五年了,此次升任,很快就控制住了局面,右军里也进行了一番清洗。赵世简想方设法,把丁大人提溜过来顶了自己之前的缺。

丁大人本来以为自己此生只能领个虚职,专责看大门,从此寂寥一生,没想到如今还能重新回军营,满腔热血顿时被燃起。两家本就有亲,自此,他事事以赵世简为先,成了彻底的贤妃党。

李穆川丁忧结束后,仍旧回户部,升为四品左侍郎。李承业原是六品同知,丁忧结束后仍旧至外地做了五品知府。李承祖仍旧回了刑部,做了六品主事。

方二郎这几年不用丁忧,悄没声息地,已经做到了从五品团练史。赵书良为了不打眼,仍旧做着七品,赵世崇也已经升到了七品。

肖氏的娘家兄长,从原来的八品芝麻小官,十几年的功夫,慢慢爬到了六品。以严文凯和赵世简为中心的贤妃党,渐渐开始铺开势力。

赵世简坐稳了正二品御林右军统领之位,朝堂上三足鼎立之势开始日渐形成。庞家和平家见李家插足近来,反而更家安心,倒不再如以前那样整日争得脸红脖子粗。

这一日,赵世简从御林军回了如意坊的家。

才刚进门,平哥儿如同小炮仗一般冲了过来,“阿爹阿爹,抱,抱,飞飞,飞飞。”

赵世简高兴地抱起他,然后把他抛向空中,“飞了~飞了~”顿时,满院子里响起的都是平哥儿的咯咯笑声。

李姝从屋里出来,见到赵世简后,忙笑着给他屈膝行礼,“恭喜赵大人,贺喜赵大人,得升二品副统领。”

自从赵世简接到帝王新的任命后,又如同长在了御林军一般,半个月没回来,平哥儿天天念叨阿爹什么时候回来。

赵世简笑道,“这些日子,辛苦娘子看家了。”

两口子一边说一边往屋里走,墨染接过平哥儿,继续带他飞飞。

玉娘挺着大肚子从耳房里出来,看到后忙喊道,“你仔细些,别摔着哥儿,你可不如二爷有劲。”

墨染笑道,“不妨事,哥儿还小呢。”

飞了几下后,平哥儿觉得墨染飞的不够高,忙又去找赵世简。

墨染温和地对玉娘笑道,“你今儿怎么样了?它有没有闹你?”

玉娘笑了,“我还好,就是它总踢我,听二奶奶说,它在里头翻跟头呢。”

墨染看看四周,大伙儿都各自忙活,没人关注他们两个,忙轻轻摸了下玉娘的肚子,又嘱咐她,“你先回去歇着吧。”

是的,玉娘已经与墨染成婚了。当日李姝问玉娘喜欢哪一个,还没开窍的玉娘哪里知道。等李姝提醒她后,她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觉得都一个样,实在不知道怎么挑选。

李姝让她不要急,慢慢看。

墨染曾经在侯府待过,一向以为玉娘要给二爷做妾,没想到她竟然要配人。还没等文崖反应过来,墨染就开始小动作频频。

玉娘要出去买东西,他跑在头里。玉娘过生日,他特意跑了好远,给她买了才摘得鲜花。玉娘生病了,他忙着请大夫,给她煎药。

文崖最后直骂他奸猾,奶奶又没说把玉娘指给你,你献的什么殷勤。

墨染低头不说话,我不献殷勤,你资历比我老,我能比得过你?再说了,外头还有个秦侍卫虎视眈眈呢,若是他直接禀了二爷,我能争得过你们谁?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墨染把二奶奶身边第一人娶到了手。文崖本就对此可有可无,只是有些嫉妒墨染。至于秦侍卫,玉娘又不想出去,自然和他无瓜葛了。

玉娘成了亲后,逐渐有了管家娘子的气派,里里外外一把抓。自从赵世简升了四品之后,家里又买了一家人,两口子带一儿一女。头几年北边干旱,多的是逃荒的人卖身为奴。

这家人姓陈,男的叫陈大柱,女的姓蔡,女儿大一些,十一岁了,叫芸娘,儿子小,才五岁,李姝给他取名叫澄心,让他整日陪着平哥儿玩。庆哥儿上学接送的事,交给文崖。

李姝让蔡氏掌管厨房,罗妈妈年纪大了,李姝给了她丰厚的赏钱,打发她回家去了。

赵世简给陈大柱改了名,叫陈恭让。庆哥儿上学,身边没个小厮不行,李姝单独从外面买了个小厮,八岁大,给他取名叫彤管,让他每日跟着庆哥儿去学堂。

家里人越来越多,把个四合院住的满满当当。

屋子里,李姝正在和赵世简说话。

“官人这回升了,可都顺利?”

赵世简喝了口茶,“娘子放心,如今一切都顺利了。暂时,一切都无大碍。”

李姝点了点头,“有件事,我想跟官人商议。”

赵世简放下茶盏,“何事?姝娘尽管说。”

封娘在一边帮着端茶倒水,李姝挥挥手,让她下去了。

“官人,咱们换个宅子吧,家里快要住不下了。”

李姝苦笑道,“咱们两个带着平哥儿住正房,庆哥儿如今住了东厢房。下人们总不好住西厢房。东耳房是封娘和芸娘,西耳房是澄心和彤管。倒坐房住了蔡妈妈两口子和玉娘两口子,家里如今连一间多的屋子都没有了。”

赵世简点点头,“头先我只是个四品,不好换宅子,一进换两进,不如不换。如今既然我沐浴皇恩,得封二品,咱们家也该换个大些的宅子。娘子,不若换个三进的吧,也住的开。”

李姝犹豫道,“官人才升了官,咱们就换宅子,会不会让御史参?”

赵世简笑了,“娘子,在朝堂上做官,谁没被御史参过,连圣上都经常被御史劝诫。我家里住不开,换个宅子,御史要管这个,那我就住到他家里去了。”

李姝笑了,“官人这样说我就放心了,那我就大胆看宅子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