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 第101节(1 / 2)

加入书签

贤妃摇摇头, “谢过圣上, 只是礼不可废。”说完, 贤妃吃力地行了个墩身礼。

景平帝携着她的手,摸了摸两个女儿的小脸蛋, 一起进了正殿。

景平帝亲自扶贤妃坐下了,问过了她的身子后,又问了两个女儿的起居。

说过了家事, 景平帝开始高兴地说今儿的殿试。

“爱妃不知道,朕头一回开恩科, 倒是来了不少人才。新科状元姓杨,听说和爱妃家里还有些亲,真正文采风流。”

贤妃眉眼都没皱一下, 只笑道,“臣妾恭贺圣上得天下英才,我大景朝必定江山万代。”

景平帝哈哈大笑,分了眼角一丝余光去观察贤妃的脸色,见她竟丝毫无异色,顿时感觉心里没趣。

想来也是,自古婚姻大事,都是父母做主。她一个未出阁的小女娘,定亲她做不了主,退婚她更是受害者。别说贤妃,朕又何尝不是呢。皇后原本是要做朕的二嫂的,如今阴差阳错,成了朕的皇后。这天下的缘分,总是这样奇妙。

景平帝想通了之后,不再拿话试探贤妃,而是又和她说起了其他人。

“爱妃不知道,爱妃娘家弟弟和妹夫,今科都来参考了。朕点了你妹夫做第十名,爱妃的弟弟,他的文章朕没看过,听说老道是老道,就是文采差了些,好在也是二榜,说出去,也不给爱妃丢人。”

贤妃忙起来谢恩,“谢圣上恩典,臣妾的二弟臣妾知道,若说用功,不比谁差,但天资差了些,陛下若觉得他能用,倒是他的福气了。三妹夫真正文武双修,及出色的一个少年郎。我们姐妹三个,就数三妹妹最机灵,三妹夫却能事事都由着她。”

景平帝又笑了,“爱妃是说朕不够容忍爱妃吗?”

贤妃嗔了他一口,“圣上,女儿们都在呢。”

景平帝和贤妃说了一会子闲话后,嘱咐贤妃身边的侍从好生伺候,并叮嘱两个女儿听母妃的话,然后往皇后那里去了。

贤妃带着女儿们,恭送景平帝离开,然后站在正殿廊下,浅笑着目送景平帝离去。景平帝才出了宫殿大门,贤妃脸上的笑容慢慢收敛了。

景平帝的话她如何听不出来,哼,不知道又是哪个多嘴的,在背后嚼舌头根子,且等着吧,等我把孩子生下来了,再一起算账。

两个公主见贤妃板着脸,有些害怕,大公主拉拉她的袖子,“母妃,二舅舅和三姨夫都中了进士,咱们要不要送些礼。”

贤妃立刻笑了,“乖乖,还是你们想得周到。母妃近来精神不济,多亏了你们提醒我。那,乖乖们有没有什么礼物要送给你们二舅舅和三姨夫呢。”

母女三个高高兴兴回了正殿,一起商议往秀水坊和如意坊送礼的事情。

第二日便是琼林宴,一百八十名新科进士,齐聚保和殿,景平帝见到全体新科进士后,心里异常高兴,这都是朕的门生,以后也都为朕所驱使,随朕一起把我大景朝治理得蒸蒸日上。

琼林宴之前要打马游街,新科进士们都要戴花,特别是前三甲,穿得衣服和大家不一样,戴得花也不一般。

景平帝先给新科进士们赐了衣裳,前三甲是红色的,后面人是银红色的。景平帝又让探花郎余探花做探花使,再带一名进士一起,给大家摘花。

景平帝扫了一眼,见到赵世简又笑的跟个傻子一样,就点了他。

探花郎年纪其实不小了,三十大几,人虽然也长的不错,比杨镇还是差一些。

这季节杏花刚刚盛开,两名探花使在内侍的带领下,去御花园里摘了一些杏花。御花园里就两棵杏花树,若所有人都从这里摘花戴,一百八十人呢,能把树摘秃噜了。故而,只给前三甲摘了杏花,其余人,戴的都是假花。

新科进士们换了衣裳,戴了花,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一起从宫门口出发。杨镇打头,前三甲骑了白马,其余人骑的清一色棕色马。这些马都是经过训练的,温顺、老实,不会狂奔,更不会攻击人。

进士们沿着正阳门大街,前面有衙役鸣锣开道,后面有御林军压阵,热热闹闹沿着内城绕了一圈。

所经之处,路边百姓皆驻足围观,只见前三甲白马红服头戴杏花,百姓们高兴地纷纷叫喊。一些年轻女子,趁机往他们身上丢荷包、丢手帕,众进士们都高兴地挥挥手。

新科进士打马游街,小女娘们丢东西并不算违规矩。

一路走过来,众人接受了全程百姓的瞩目。赵世简是第十名,除了状元一人单独排行,其余皆是两人并排,他的位置还是比较靠前的。

在路过一家酒肆门口时,赵世简看到了自家娘子。李姝提前预定了这个地方,为了抢到好位置,她还狐假虎威借了大姐姐的名头,不然早让豪门贵族定跑了。

李姝冲他挥挥手,赵世简也立刻伸长了胳膊,跟她挥手。

众进士们见他前面一直老老实实的,忽然这样热情,再一看,是个大肚婆,哦,想来是他家内眷。

游过街后,所有进士又回到保和殿,皇帝赐宴。

宴席开始后,皇帝和众位大臣坐下后,所有新科进士落座。各色酒水菜肴流水一般上来了,每个进士前面一个矮几,上面有一壶酒,四个菜。

景平帝高兴,自己做了一首诗,众位大臣忙连口赞好。

赵世简心里想笑,圣上的诗做的真不怎么样,难为这群老大人们能夸的这样真诚。

景平帝自己做过诗,又让新科进士们也做诗。杨镇自然是头一个,他借着今日宴席,诗词里猛夸了景平帝一通,大致意思是景平帝圣明,得天下英才聚之,不光拍了景平帝的马屁,还夸奖了在座的所有人。

王太师等人一边抚摸胡须一边点头,此子不光文采好,还颇有眼色,倒是个人才。

这边君臣同乐,正到了兴头上,忽然,景平帝的贴身内侍趴到他耳边说了几句话。

景平帝听完,当场高兴地哈哈大笑,“好,好,好。”

众位老大人们忙问,“圣上,不知有何喜事,让老臣也跟着沾沾喜气。”

景平帝看着大家,高兴地说道,“朝霞宫贤妃,才刚给朕生了四皇子。”

天家子嗣诞生,是家事,更是国事。老大人们立刻全部起身,高兴地恭贺景平帝,“恭祝圣上喜得麟儿。”

所有新科进士也起身,齐声恭贺。

景平帝今儿非常高兴,他来不及去看众人脸色,就带着内侍走了,把剩下的事情交给了礼部田尚书和王太师。

庞家人和平家人也在笑,似乎是自己家得了孙子一样高兴。杨镇也在笑,但他的心里却一阵阵抽痛。理智又告诉他,豆娘她有儿子了,真好,有儿有女,身居高位,她在宫里终于能站稳脚跟了。可叹我以前无能,没能帮上她一分的忙。这么多年,庞皇后势力大,平贵妃跋扈,李家门庭低微,她夹在中间艰难求生,肯定受了不少委屈。

在坐的所有人,笑得最真诚的,大概就是李承业和赵世简。郎舅二人欣喜若狂,大姐姐终于有儿子了,在宫里彻底站稳了脚跟。

琼林宴过后,所有新科进士都回了家。

李姝再次挺着大肚子到门口迎接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