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 第60节(1 / 2)

加入书签

文进财听到李家父子的话,顿时心里羞愧不已,自己扇了自己一个巴掌,“都是我的错,听别人挑唆,给娘娘丢脸了,我说那陈纪言怎地看起来眼生,他非说以前和我一起吃过酒。我,我真没用。”

说完,他又哭了起来。

李家父子很是无奈,只得继续安慰他。

李承业又给他夹了一筷子菜,“大爷不必如此,您是娘娘亲爹,怎能不疼娘娘,只是误听小人挑唆罢了。大爷先在我家住上一阵子,把和钱氏的官司了了。我和阿爹给大爷看着买一栋合适的宅子,再给大爷娶一房贤妻,大爷好好过日子,娘娘放心了,在宫里才能过得好。”

文进财擦擦眼泪,“李大人仁慈,我以后都听李大人和公子的。”

李穆川笑道,“文兄若不嫌弃,以后咱们就当亲戚走动,也别叫什么大人公子的,咱们兄弟相称,二郎就是您的侄儿,如今他闲在家里,有什么需要跑腿的,尽管叫他去办。”

文进财嘿嘿笑了,摸了摸头,不好意思道,“那我就听李大人的,哦,不,贤弟。”

说罢,他还起身,给李穆川鞠躬。

李穆川也起身,给他鞠躬,“兄长。”

李承业兄弟也起身鞠躬,口称大爷。

一时间其乐融融,文进财自幼父母去世,也没个正经亲戚,忽然多了这一大家子亲戚,心里感觉暖融融的,竹筒倒豆子一般,把自己心里的事儿全倒出来。

吃过这一顿饭,文进财顿时把李家人都当自家人,还特意去杨柳胡同拜访李泗新夫妇,并以子侄辈自称,大房人也热情地招待了他。

这期间,李承业陪着文进财,去了三趟前锋胡同,终于找到了钱氏母子。

钱氏母子被人诱骗走,关了好几天,好悬去了半条命。如今见她没用处了,又把她放回来了。钱氏也不知道自己得罪了哪路神仙,又怕是继女报复,吓个半死,屁滚尿流跑回来了。

文进财一见到钱氏的面,劈脸给她两个嘴巴子,“老子才出了事,你就跟野汉子跑了,你个不要脸的娼/妇!”

打完了,把休书摔到她脸上,“老子一辈子被你这娼/妇祸害了,以后你带着你的野种儿子给我滚的远远的,不然老子见你一次打你一次。”

钱氏被关了几日,缺吃少喝本就虚弱,又被打一顿,顿时起不来身。张老鼠缩在屋里不敢出来,金童来拉,文进财不好打他,一甩袖子走了。

金童在后头撵,“阿爹,阿爹,您不要儿子了吗?阿爹近来去哪里了,儿子好想阿爹啊。阿爹,您带儿子走好不好?儿子不想住在这里,儿子想和阿爹在一起。”自从离了文进财,金童过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他虽然知道张老鼠是他亲爹,但在他心里,疼了他十几年的文进财,才最有资格做他阿爹。

文进财听他哭的厉害,又想起了以前把这个假儿子捧在手心里的日子,他心里也难过。若这是他亲儿子该多好,他有了银子,一家三口又可以快快活活地过日子了。可恨钱氏这毒妇,生生毁了我。

文进财连头都没回,“金童,我不是你阿爹,你阿爹在屋里呢,张老鼠才是你亲爹。我们十几年父子情分,今儿就断了吧,以后你好自为之。”

说完这些,文进财心里也难过,擦了擦眼泪,不管金童在后面怎么哭,头也不回地和李承业一起回了秀水坊。

自此,文进财彻底把钱氏母子丢到后脑勺,吃住在秀水坊,等着李穆川给他买宅子,再娶房婆娘,生个自己的儿子。文进财被钱氏害惨了,发誓定要娶个良家子。

中途,方二郎和丽娘回来过一趟,赵世简也来过一趟。

赵世简是读书人,文进财和他说不到一起去,就只能在一边陪着。

尹家前几日正式上门提了亲,两家算是把亲事定下来了,赵书良特意遣赵世简来李家传个话。

等方二郎来了,文进财听说他酒量大,拉着他喝了个痛快。

肖氏催李穆川,赶紧给他买宅子娶个婆娘。

李穆川也发愁,宅子好买,这媳妇可不是那么好娶的。文进财也三十多岁了,年纪大的妇人,肯定是寡妇,如今他见了这些上年纪的妇人,就觉得人家居心不良。年纪小的,谁愿意嫁给他个浪荡子呢。

李姝见父母发愁,给肖氏出了个主意,“阿娘,我这里有个合适人选。”

肖氏嗔她,“你一个未出门子的小女娘,能认识什么人。”

李姝笑道,“阿娘,您看张家翠娘怎么样?”

肖氏愣了,“张家翠娘?她才多大?”

李姝神神秘秘地把头凑过去跟肖氏说道,“阿娘不知道,我前儿回杨柳胡同,听大嫂子说,张翠娘因为长的太难看,脾气大,如今虽不像过去那样懒了,但总也说不到合适的人家。年纪相当的,郎君嫌弃他,年纪太大的,家里定是死过婆娘的,且都有子嗣,张翠娘不肯做后娘,眼光又高,发誓定要说个让人难刮目相看的人家。。”

肖氏沉默道,“那也不能把她嫁给文大官人吧。”

李姝笑道,“阿娘,您觉得文大官人不好,可别人不一样这样认为。明儿阿爹给文大官人买了宅子,说不得大姐姐还会给他找个差事。且文大官人上无公婆需要伺候,虽然三十多岁了,死过婆娘,又没留下儿子。文大官人长的又不差,等大姐姐是他亲女儿这事儿传出去,多的是人给他说亲。张翠娘那样的,说不定他还看不上呢。我就是想着张翠娘脾气大,一般别人家也消受不起她这样的,但她说不定能能管住文大官人。文大官人若不听话,张家几个儿郎一起上门,一人一拳头都能把他打老实了,省得他整日出去招猫逗狗,平白给大姐姐丢人。”

肖氏笑道,“你个促狭鬼,这样的坏主意也能想得出来。”

笑罢,肖氏嘱咐她,“这事儿别忘外头说,我回头去你阿奶那里仔细问问你大嫂子。若翠娘真没有人家,倒可以试一试。不过,说起她那身板,有半扇门宽了,文大官人如何能看得上哟。”

李姝也笑,“阿娘,翠娘就算不好看,可阿娘别忘了,她跟我同年的。等成了亲,三两年就能生出儿子了。若文大官人再娶个年纪大的,说不得就是寡妇,再带个孩子什么的,以后亲的假的凑一大窝子,白牵扯出多少是非。”

说笑归说笑,肖氏还是把这事儿放在了心里。

再说赵家那边,李家这边最近被文进财闹的不得安宁,赵家人都知道。听说文进财去告状,赵家人颇为担忧。一来忧心若被告倒了,李家岂不是要坏事;二来,李家吃这官司,还不知道尹家怎么想的,若是个见风使舵的,这刚定了亲,难道退亲不成?

好在尹家人并未因李家的事而在婚事上有所怠慢,一应的礼节丝毫不差。尹大人官居六品,虽不是中枢要职,好歹有些自己的门道,知道这不过是场闹剧。况且,儿子娶的是媳妇,媳妇娘家嫂子的娘家人,这关系说近也近,说远随时都能远了,倒不必考虑那么多。

慧娘正式定了亲,愈发深居简出。

赵书良忖度着女儿出嫁还得两年,等老二家的过门了,让妯娌两个一起给小姑子置办嫁妆。两个人一起,相互看着,谁也弄不了鬼。

孙氏看了两个人牙子,终于挑了个合心意的丫头。这丫头十一二岁,长相普普通通,话也不多,有些木呆呆的,好在听话。孙氏嫌弃她的名字不好听,特意给她改了个名,叫丹娘。

赵书良说道做到,问了孙氏买丫头花了多少钱,当场给了她足足的银子,孙氏喜不自禁。从此,她也是有丫头的人了,出门带着丫头,这才像个奶奶样。

论起来,赵世崇也不是买不起个丫头。但阿爹没开口,他大咧咧给自家婆娘买个丫头,难道是嫌弃妹妹管家管的不周全?还是自家婆娘生了儿子就金贵了?如今好了,过了明路,一家子都省心。

有了丹娘,煦哥儿的事儿慧娘不需再过问,顶多逗他玩玩。家里其他事交给费婆子做,蓉娘和丹娘打下手,慧娘真个开始在家做起小姐来。

赵书良心里高兴,他的女儿,就该这样好好养着。他还特意叮嘱孙氏,“家里丫头帮佣,若偷懒,拿出你大奶奶的气派,好好管教。你妹妹是小女娘,不好狠说她们,你是大嫂,得好好看着。”

孙氏一再保证,“阿爹放心,我定会好好看着她们几个,让她们不敢偷懒,更不会累着妹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