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章(1 / 2)

加入书签

齐钰跪在地上,起初很是慌乱,有太子在前头挡着,他逐渐也听明白了,兰陵王与北齐后主原为同父异母的兄弟,最终却为兄弟所杀,问题也许就出在此处。

皇帝怕是由着兰陵王的经历,想起了当年曾被他害了的荣王,的确荣王与历史上的兰陵王存在相似之处,同样骁勇善战,同样在军中声望颇高,可是两者隔了几百年,哪有什么实质关系,皇帝自己为了帝位,不惜用不光彩的手段杀了荣王,末了却又怕别人提起,连八竿子打不着的兰陵王入阵曲都要怀疑是不是有人在蓄意嘲讽,一下子就迁怒到了齐钰与张贵人身上,这心眼也太小了。

不过若真是如此,还是挺好澄清的,齐钰与张贵人当初琢磨这支舞时,舞本身和曲子为了应景,实际也做了不少改动,尤其是曲子,若只听开头几段,或许会觉得像,实际上若是全部赏完,就会发现已并非原来的古曲兰陵王入阵曲了。

因张贵人并不知这许多弯弯绕绕,只是听齐钰曾经说起就记下了这个名字,被皇帝无端迁怒,实际主要是曲子的问题,只要请乐师重新演奏两支曲子,比对一下,皇帝自然也就清楚是怎么回事了。

齐钰正要解释,太子却抢在他面前道:即便是兰陵王入阵曲,又如何?

舒妃:

舒妃为难地揉了揉手中的绣帕,皇帝因为兰陵王想起了曾经的荣王这才龙颜大怒,可这只能意会不能明言,她若是直说出来,不就等同于承认,皇帝把荣王比作兰陵王,把自己比作了北齐后主,皇帝与北齐后主一样嫉贤妒能,容不得人!

太子轻笑道:舒妃说不出来,怕是自己也没觉得不妥,不是吗?

舒妃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皇帝瞪了她一样,不悦地道:太子有何高见?

慕容骏从容道:儿臣才疏学浅,并无高见。只是儿臣也从史书上得知,唐朝太宗皇帝颇爱兰陵王入阵曲,当时的宫廷时常奏演,成为了一段佳话。

慕容骏看向礼部尚书与几位忠厚的翰林院学士,他们都摸着胡须摇头晃脑道确有此事,就连书名,也都给太子报了出来。

太子自信一笑:看来这曲子,倒也非是禁曲,既然非是禁曲,为何不能奏演,与父皇有何干系吗?

皇帝、舒妃:

皇帝这才醒悟过来,唐太宗玄武门之变也诛杀过兄弟,前头的皇帝若是不顾忌,他何必非要带头追究,那样史书要如何记他?

皇帝懊恼地瞪了一眼舒妃,此事就是舒妃非要去问张贵人才引发的,也是舒妃大惊小怪,不断在他面前提起兰陵王生平,长吁短叹,否则他怎会想到已死多年的荣王?

皇帝暗恨舒妃小家子气,不过才宠了多久,就敢在他面前胡言乱语,令他在群臣,在太子面前丢脸,看来这舒妃也是宠不得了。

皇帝面色稍霁,主动对众人道:既非禁曲,那便没什么了,看来是舒妃误会,令朕差点错怪了张贵人与齐贵人。

皇帝怜惜地看向倒在地上受了伤的张贵人,命人将他扶起来,送回毓秀宫,又派了数位太医,为张贵人治伤,此事就算揭过了。

因二皇子不中用,他如今较为看中舒妃所出的三皇子,并不想狠罚舒妃,只是罚俸了事。

齐钰为太子捏了把冷汗,太子数次为他进言,齐钰只怕拖累太子,太子殿下真好,竟为了他拼命,真的不怕惹恼皇帝吗?

虽然暂时度过了危机,可是这样太危险了,若是皇帝或者舒妃事后想起来,觉得太子突然为他说话很是可疑,会不会觉得他们两个有私,太子就是想保住他?

太子为他进言,他也不能连累太子,齐钰趁着皇帝尚有一丝悔意,主动道:皇上,臣方才一直想说,其实臣这支并非兰陵王入阵曲,皇上只要比对一下便知了!

太子一愣,随即明白了他的用意,两人在御前的话并不一致,说明他们私下并无瓜葛,对他们两个皆有利。

慕容骏也配合着,现出了错愕的神情。

寿宴主角皇后一直保持缄默,此时用绣帕擦了擦嘴角,出人意料地道:皇上,既然不是兰陵王入阵曲,为何舒妃要一口咬定呢?

皇后方才很生气,她在恼张贵人在她寿宴上犯了错,惹怒了皇帝,如今她已都看出来了,原来并非张贵人的过错,就是舒妃蓄意挑拨,皇后之前本就与舒妃斗了几回合,舒妃敢搅了她的寿宴,她当然要拿出六宫之主的气势来。

皇后道:本宫并不想偏袒任何人,本宫只是觉得,皇上面前岂能说谎?不若就按齐贵人所言,重新奏一遍,孰是孰非,也能给受伤的张贵人一个交代。

作者有话要说:太子保护甜甜~

继续留言发红包,谢谢小天使订阅!!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甜甜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白拉普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梦浮舟 5瓶;茜茜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7章 撒娇

舒妃脸色微微发白, 但她也不认为自己的心腹会弄错,她是早就得知张贵人要献的是兰陵王入阵曲,打算以此做文章,这才故意在寿宴上装惊艳, 追问张贵人。

寿宴若是出了岔子, 皇帝最终定会怪怨到皇后身上,惹得帝后不合。舒妃所出的三皇子如今愈发得皇帝看重, 舒妃也开始心大起来, 她知道皇后看她不顺眼,反过来亦是一样,皇后膝下无子, 何德何能占据凤位,早就该给她让道了。

至于毓秀宫的两位男妃, 舒妃从没在意过这两人的死活, 张贵人一看便是个惯会勾引皇帝的, 死了就少个人与她争圣宠了。

只是没想到, 太子会现身皇后寿宴, 还打乱了她原本的计划, 太子与皇后这是联手了吗?

舒妃内心只慌乱了片刻, 即便太子与皇后联手又如何, 太子不得帝心, 皇帝断不会让太子继位,日后登基的一定是她的三皇子!

舒妃对心腹极有信心,也不想在皇帝面前露怯, 故而善解人意地道:皇上,臣妾也赞同皇后娘娘之言。

皇帝本来可有可无,既然舒妃与皇后都同意了齐贵人的建议,皇帝摆了摆手,命人尽快准备。

太子此时道:张贵人已受伤,恐怕不能再舞,父皇不若只比较奏乐。

皇后正有此意,也连声附和太子,总不能让血肉模糊的张贵人再在她面前舞一遍,这可是她的寿辰,太膈应了。

皇帝自是准了。

没人提可以让齐贵人代舞。

齐钰感激地望向太子挺直的背影,知道对方一直都在竭力帮他了。

此次事发突然,彼此都没什么准备,可是太子,似乎永远不会令他失望。

皇帝随意点了几名乐师,乐师们略准备了一下,重新奏起张贵人献舞时的曲子,以及真正的古曲兰陵王入阵曲。

皇帝赫然发现,虽开头是有些相似,到后来真的很不一样了。

这就说明齐贵人并未说谎,寿宴上的这支舞,实际也与兰陵王入阵曲没什么关系。

皇帝回想起舒妃询问张贵人时,他并未听见张贵人答了什么,从头到尾,都是舒妃在大惊小怪。

舒妃。

皇帝严厉地看向身边的女子,舒妃脸色白得吓人,她竟不知会出这样的岔子,她的心腹在她面前指天发誓,一定咬定是兰陵王入阵曲,怎会变了?

她虽一时想不明白,可是惯会见风使舵,一发现不妥立刻跪下请罪,三皇子虽未参与其中,也跟着母妃一起跪下了。

皇上,皇后娘娘,看来臣妾是弄错了,因臣妾身边一名信任的宫人如此告诉臣妾,臣妾不该不经查验,就误会张贵人。

与嚣张跋扈的敏嫔母子不同,舒妃与三皇子一直隐忍,绝不会轻易让皇帝恶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