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不是天王 分节阅读 311(1 / 2)

加入书签

d成为了该板块的超级热点,热度上升级快。毕竟这么大的投资规模,如此诡异出奇的主创阵容,实在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奇景,其中还牵涉到了种族等话题,自带热度体质。

在之后,它更是突破了电影信息板块,冲到了社会新闻板块去。事实上,它也确实有这个资格。而在社会新闻板块上,它同样带起了巨大的热度,成为了用户们人人关注的大热点。

作为“互联网下水道”,下面的评论自然是良莠不齐,很多话甚至粗俗得令人无法直视,这里也就不详述了,而很多评论也引起了各种讨论、骂战,让这新闻的热度更高了。

而在redt上,也是有发起投票功能的。

就有闲着没事的人发起了对于这部电影的全球票房预测的投票,给出了几个选项:一,全球票房10亿以上,二,全球票房510亿,三,全球票房25亿,四,全球票房2亿以下。

这里用的钞票单位,自然都是美金。

在新闻大热度的带动下,在众多用户关注的情况下,这项投票的参与人数也是巨大的,数据显示,总共有35万人参与了投票,对于redt上的投票来说,这个数字委实恐怖。而在投票选项的最终统计上,投票人数最多的是第四项,全球票房2亿以下,投给了这一项的用户人数达到了71,一共有25万人投了这一项。

投票人数第二多的,是第三项,全球票房25亿,投票用户人数18,6万多人投给了这一项。

投票人数最少的,是第一项,全球票房10亿以上。投票给这一项的用户人数只占了04,1400人投票给了这一选项。在整个投票柱形图上来看,这个选项萎缩到几乎看不到,着实凄惨。

而对于这部电影目前所公布出来的投资规模来说,再加上美高影业必然要再投入的未知宣传成本制作成本都快2亿了,宣传成本你总不可能连1亿都不扔吧这就3亿了。

如果他们的最终全球票房无法达到10亿以上,想要收回成本,那是基本上不可能。

也就是说,从投票上来看,redt上的用户们绝大部分都不看好这部电影能够收回成本,更别说盈利了。

另外,还有人发起了“你会因为什么原因去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的选项。

这个选项上稍微友好一点,选择完全没兴趣去看的,也就76,还是有24的用户表示会去看的。至于他们会去看的原因上,大部分的人选择了“想要看看这究竟会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只有绝无仅有的用户选择了“觉得这会是一部有意思的电影”

虽然从目前的社会反响来看,是比较难看的,但是至少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让沈欢在北美乃至于全球也算是强行知名了一下,这体现在他的“叮咚”上。

叮咚是最早的微博网站了,算是新蓝微博的前辈,也可以说是“灵感来源”。

沈欢在“叮咚”也有自己的账号,只是国内用户多用新蓝微博,他又是在华国出名,所以“叮咚”上的粉丝数量很少,只有4500多,多是海外华人用户。

而在这次新闻事件过后,沈欢的“叮咚”跟随人数暴涨,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已经突破了16万。

看热闹不只是华国传统,全世界人民骨子里都有这个基因。这些加了沈欢的,估计都是想跟进看下一步的动态进展,其中,自然还是免不了一些来自外国友人的亲切问候。

“你让珍妮佛的事业生涯背上了一个污点”

“滚回华国去,黄皮猴子”

“我很遗憾,史汤达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而我认为这是你导致的。”

心理素质差一点的,怕是受不了,不过当年的沈欢可是在那种环境下过来的,眼下这点事,对于他来说完全不当回事。

他甚至还有点梦回当年的缅怀感。

同时,也是在这种环境下,在眼下这种大热度的当口下,沈欢在叮咚上发声了。

第四百五十七节:穿上品如的衣服

沈欢在叮咚上发声的时间,是美东时间晚上八点。

对于华国来说,这是早上八点,沈欢在这个时候已经起床了。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尤其是一些满嘴喷粪的种族主义键盘侠想象中,这个来自华国的关系户看到自己的叮咚评论,肯定很难受,甚至说不定已经哭着回家找妈妈了,哈哈。或者是很难受,满腔怒火,想要在网络上对喷回来,又或者是看到这种状况,心情焦虑得寝食难安

但是不管各色人等怎么想,他们都绝对不会猜到沈欢现在正在干什么。

沈欢在叮咚上发完声之后,此刻正在专心致志地给人扎辫子。

这里是沈欢在建邺的家中的书房,电脑前坐着的不是沈欢,已经换成了一身休闲衣裤的宋一,从隔壁溜达过来的她正拿着鼠标看着沈欢的叮咚。

有英语基础教育打底,又经过专门的一对一高质量英语教学,还在美国生活过较长一段时间,现在的宋一浏览起纯英文的网站内容来并没有什么问题。

而在宋一身后,沈欢正站在,给她专心地扎着辫子。

他给宋一扎的是脏辫,准确来说,是一半脏辫、一半反梳直发的造型,宋一最近很喜欢这种发型,但是她这样一个家伙,让她自己动手不可能的,于是沈欢就成了她的专职发型师。

沈欢并不觉得麻烦,相反,他觉得这样很好。

他虽然对于网络喷子不在意,但是阿凡达这样一个重大项目上映之后的最终结果会是怎样,却是连他都拿捏不定的事。为此,他也不免感到忐忑,而在这种时候,给宋一扎脏辫,就成了他梳理自己心绪的一个好方法。

就像一些人每遇大事就喜欢写术法来稳定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状态去迎接一样,在沈欢这里,换成了给宋一扎脏辫。

“他们反应,好激烈。”

宋一看着看着,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句。

沈欢视线一直在宋一脑袋上,闻言头也没抬,只是笑了笑,一边扎着辫子一边道:“很正常,在预料之内。”

“事实上,美国人对于黄种人的情感是很复杂的。首先是肤色、文化上的差异,这就很难让占据了美国大部分的白人把黄种人天生自然地把黄种人当成自己人,还有就是两者之间的竞争关系,为了阻止黄种人对于顶尖教育资源的霸占,美国甚至还出台了专门的法律,而放到华国上,就更带有一种恐惧所导致的排斥因素,前不久东风收购法国标志性企业不就是么,甚至引起了极右政党的公开激烈反对,在这方面,美国其实要更开放一些。黄祸论跨越几百年,从来没有真正消失过,只不过是从明面上到了暗地里,也越来越淡了而已”

宋一也不知道听没听,就只是看着面前的电脑屏幕,又说了一句:“在美国的时候,那些美国人,都很友好。”

沈欢也放弃了絮絮叨叨,扎好一个小辫后,继续扎下一个小辫,应道:“那是当然,你没听过一句话吗有钱人身边的世界,总是很美好的,更何况当时我还是他们的领导。你信不信,要是把这上面喷的最厉害的一个拎出来,放到我身边为我工作,他绝对会比我们一起共同工作的那些同事更友好热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