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不是天王 分节阅读 283(1 / 2)

加入书签

d茶,应该是远远无法满足她的胃口的。

也不知道她这么能吃,又不爱运动,身材是怎么保持得这么好的。

沈欢心中如此想到。

宋一一声不吭,接过单子,也不跟沈欢客气,手指头直接在上面一个个点过来,看得那跑堂的面泛喜色他也是有提成的。

“好叻,马上就来”

然后就是蜜饯果子糕点零嘴纷至沓来,把他们俩的桌子堆了个满满当当,又一次让周围的观众们纷纷关注过来,不过倒是也没有注视多久,因为舞台上的表演很快就开始了。

沈欢喝了两口茶后,也不去管跟个小松鼠一样吭哧吭哧吃个不停的宋一了,正襟危坐,开始看起台上的表演来。

这个曲家园子的节目挺杂的,现在上面就是一出评剧,辛四娘。

沈欢对于这个世界的具体曲目了解甚少,听了大半下来,也算是听了个明白,发现这出戏和另一个世界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有点像。那花旦的技术也还凑合,却绝对称不上精妙,不过再一想到这家园子的规模,倒也可以理解。

之后还有二人转,上的是之前跟沈欢闲聊了半天的那位金山金大老板和一个婆娘。

那金大老板的活儿还是挺不错的,临场经验一看也挺丰富,反应机敏,舞台上出现的一些小瑕疵都很好地遮了过去,让沈欢有点眼前一亮的感觉,而这个节目也让场子稍微热了些。

不为其他,就为内容。

“找小姐”“扒灰”“日”“狗篮子”等内容在表演中不断出现,而且和其他一些戏种点到为止不同,往往都是深入进去讲的,就如市井间扯黄腔闲聊一般,算是让人明白了为什么二人转为什么总和“低俗”联系在一起,确实是有原因的。而这样的内容,自然也是很能激起观众们的反响了,说到精彩处,还有个客人点了花篮送上去,惹得那金老板是连声道谢称赞。

沈欢要看的那个顾军,也是出了场的,唱了个八大王,另还说了段单口相声。

沈欢就这么一路看下来,旁的暂且不说,倒是感觉摸到了一点这曲家园子为什么生意这么差的原因:他们这节目和人员也太杂了,传统曲艺这一块都搭着,却没一个有特色的。

什么都想要,导致的结果往往就是什么都抓不住,不免流于平庸了,倒不如专攻一项,做精做强,反倒是有可能有所发展呢

当然,他对于这一行也没有过怎样的深入了解,也就是用他其他方面的经验来瞎想想。

而在演员方面,那顾军相对于这曲家园子来说大概确实算得上是腕儿了,人气很高,收到的花篮是最多的。沈欢数了一下,他两个节目累计下来总共收到了7个花篮。

沈欢不知道这里的正常水平是怎么样,但是光从今天的这些演员上来看,这绝对是独一档的顶尖了。

就这样看着看着,也终于到了沈欢想要看的戏肉,喜剧小品,处长驾到。

看了个开头,沈欢就大概摸出来这个小品的脉络了,大致就是单位里来了个新处长,两位员工和新处长之间的事,讽刺一下官僚作风什么的。演员方面,两位员工的扮演者分别是顾军和金山,处长只是之前和金山搭档二人转的那个女演员。

而也是到了这个节目,沈欢的精神慢慢地集中了起来,一双眼睛盯着台上。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看过的经典小品太多了,眼光被调高了的缘故,从沈欢的角度来看,这个小品不咋地。而这种“不咋地”,主要原因在于本子上。

写这个本子的人创作才华不咋地,节奏勉强倒还算是凑合,就是包袱太烂了,前奏刚一铺,沈欢基本上就能猜到要抖什么包袱了。在这样的观看模式下,自然是效果大减,不过沈欢不但没有因此感到无聊、精神松懈,反而是更加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

他在看那金山金大老板,越看,眼神越是明亮,这倒和其他观众们相反其他那些观众们,注意力都集中在顾军身上。

在这出小品里,顾军担任的是一号位,戏份最重,大包袱也都是集中在他身上的,观众们被剧情牵引,自然是会把注意力放在顾军身上。而那金山金大老板,属于三号位,台词最少,戏份也最少,自然就不引人注意了。

除了沈欢,因为他和其他观众看东西的专注点不一样:其他观众是在看剧情,他却完全抛弃了剧情走向,只是在看技术。

就在此时,沈欢身边传来一个声音。

“那个老板不错。”

沈欢扭头一看,见是宋一说话,说完之后,又把目光收了回来,开始吭哧吭哧地进食了。

沈欢一笑,“嗯,确实可以。”

一法通、万法通。

虽然宋一也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但是基于表演的共通性,她还是看出了一些东西来的,而这些东西要具体来说的话,可以拿同台的顾军来比较。

顾军此刻在台上的表演和沈欢之前看的网络视频里比较,是有一定进步的,那种模式化的表演痕迹,更淡了一些,正在渐渐向“自然”的方向发展。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话,沈欢等会儿基本上就会去找顾军,把这事给谈下来了,但谁曾想到,出了个金山。

金山在台上的戏份虽然不多,不能很好地发光发热,但是他那少数的台词、动作、表演,都可以说是恰到好处,不多也不少,尤其自然,不露痕迹。

他和顾军,就像是一座山上摆在一起的两块石头。

一块,被能工巧匠的巧手雕刻成了金鸡之形,高大威猛,另一块则是灰扑扑不起眼。常人去看,自是一眼就只能看到金鸡,但是在沈欢看来,那块合乎自然的不起眼石头才尤其惹人注意。

沈欢之所以在他唱二人转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也是因为两者之间表演形式的不同。

可惜,这个本子实在太烂,他在这场小品中的分量又是最底,所以他就算再如何完美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也无法起到逆天的作用。

等到这个小品表演结束之后,演员谢场,下面热度却不高,可见这个节目确实平庸。报幕人此时也上台了,站在台前一抱拳,脸上洋溢着笑容,“感谢3号桌耿先生送给顾军老师花篮1个谢谢”

随后就有工作人员抱着一个花篮上来,放到台前。

沈欢在下面看了,想了想,招了下手,把跑堂的召到自己旁边,问道:“你们这今天一共还有多少花篮可以上”

跑堂的闻言愣住了。

没听过这么问的啊

沈欢看他愣住了,也不等他回答了,直接又说道:“这样吧,我全部要了,送给你们金老板,摆满。”说着拿出卡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