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不是天王 分节阅读 184(1 / 2)

加入书签

d

“过去。”

沈欢倒是没有他想这么多,在沈欢看来,刚才那个人很可能是想要混进去、却没能成功的家伙,而他们可不一样。只是他也懒得跟杜子清多解释什么,让他直接开过去就是了。

“哦”

杜子清听到沈欢的吩咐,虽然心里有些忐忑,生怕尴尬的一幕真地发生,不过老板都发话了,他也只能照做了。

实在不行,沈总也可以刷脸啊,这总行的吧

杜子清这样想到。

他把车开过去后,照例被拦了下来,他也按照要求,把请柬递了出去,正在心中猜测着最终是不是要沈欢亲自出马来刷脸,对方已经把请柬递回来了。

“请进。”

杜子清有点懵。

按照之前那个人的经验教训,他还以为他们也会多少出点状况呢,却没想到出乎意料地顺利和快速。不过作为一名临时司机,他总算还是没有忘掉自己的职责,把车子开了过去。

这间酒店占地确实挺大的,杜子清开车载着沈欢,又在里面开了一两分钟,绕来绕去,才最终在宏伟的主体酒店前停了下来。

沈欢自己下了车,杜子清则是按照指引,去停车去了。而在沈欢下车后,还没进酒店,就有人迎了过来。

“你可算是来了”

那人未到,声先至,听着很是热情,再往那人的脸上看去,是潘辰君。

今天沈欢来赴的这个约,正是潘辰君邀请的他。

“听说你最近可是忙得很,想要请到你来赴约,可实在是不容易,真够给我面子的”

沈欢笑看着他,说道:“潘导言重了,都是瞎忙。而且这可是潘导你亲自邀约,就算有再重要的事,我也必须得来啊。”

说话间,两人已经接上了头,双手握在了一起,随后松开,并肩往里面走去,潘辰君稍前半步带路,边走边跟沈欢说着话。

“对了,我也去专门看过了,你最近那部潜伏拍得是真不错,市场反响也很好。”

潘辰君这话还是说轻了。

潜伏的市场反响,何止是好

现在已经是四月底,地面四台的潜伏已经快进入结尾了,而在这半个月的放映中,因为沈欢的成功炒作宣传、以及潜伏剧集自身的素质,潜伏的表现非常亮眼。其中,潜伏表现最亮眼的是在津门台方面。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潜伏把主要故事背景放在了津门的缘故,潜伏在津门的收视率表现在地面四台中是最突出的,刨开头几天不算,后面长期稳定在单城40左右的收视率,属实惊人。而在全国收视率方面,潜伏也是不遑多让,凭借炒作宣传加实力,这部首轮走地面的剧集愣是硬生生杀入了全国晚间档收视率前十,并长期霸占在前十

这对于一部首轮走地面的电视剧,简直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虽然从整体收视率排名上来看,潜伏的全国收视率还是比不上京城大少,不过京城大少可是星级卫视四台联播,而潜伏只是地面四台联播,平台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咬住京城大少的屁股,已经是非常成功了。

在平台相差这么大的情况下,差距都这么小,要是把两者放在同一个平台下进行比较的话,其结果相信只要是个人就能猜到。

如果说潜伏在现下的电视剧市场上表现终究还是有些客观方面的遗憾的话,那么在网络上,潜伏就不再有任何遗憾了。

这部沈欢自导自演的电视剧网络播放火爆,播放量节节冲新高,从100万、200万到后来的500万、800万,再到之后的冲破1000万,截止到目前为止,单集播放量现在基本稳定在1200万左右,剧只放了一半,就已经打破了沈欢曾经自己创下的电视剧网络播放量纪录。

这主要还是得益于中国网民的快速增长,当然,和潜伏的作品质量、沈欢的带动效应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在这样的火热播放下,市场上对于潜伏的反馈也是非常好。

“这位不务正业的大才子又开创了一个新的电视剧种类。”

“沈欢用潜伏中的自毁形象,终于证明了他的演技我并不是只会靠脸吃饭的花瓶。”

“横空出世的天才女演员,宋一一夜成名。”

“从剧情结构解析潜伏成功之道。”

“谍战剧,一个收视率的成功可以复制的模式。从商业角度来看,不管是偶像剧还是谍战剧,沈欢所开创的这些剧集模式,都有着清晰的、可复制的模式化模块,这让后来者入手更加容易”

“潜伏热播,剧中同款绿色台灯脱销。”

“谍海风云今日立项,新锐小生陈楚汉担纲主演”

“本茹隔空催剧,自发为热播剧潜伏站台发声。”

潜伏可以说是取得了市场和口碑的双丰收,这对于一个首轮走地面台的电视剧来说,着实有些不可思议,看着也确实有些讽刺。

在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插曲:根据沈欢所得到的私人消息,某知名星级卫视负责购片的领导,还专门被大领导叫过去训了一顿,原因就是因为根据台里纪录,沈欢当初曾经把潜伏对他们台推销过,只是被这位领导给推了

而在这样的市场反响下,那些电视台自然也不是吃干饭的,纷纷向沈欢伸出了橄榄枝,预定下一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