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1章(2 / 2)

加入书签

刘景文没听过这种说法,让他说了个大红脸, 局促地站起身帮两人把装满东西的筐子卸下来。

扎西好笑地看着萧陟跟人耍贫, 从筐里取出昨天新灌的血肠,麻利地支起煤油灶烧水,准备给两人煮血肠吃。

阿姐, 你也吃一些吧。扎西对门内的康珠说。

按道理说,苦修的人是不能吃这么好的,但是昨天是冬宰节,是牧区最重要的节日,康珠便点了点头:我吃一口尝尝就好。

他们这边煮着血肠,萧陟和刘景文聊起天,像是随口一问:你成天在这边待着,也不去上班,能行吗?

刘景文憨厚一笑:我之前不是脑子受过伤吗,好多事情不记得,单位给我特批了假期,让我在家休养。我现在也没闲着,每天都做些整理和翻译的工作。

那你们考古队不带你,他们在古格遗址的工作不受影响吗?你的梵语得是你们单位最好的吧?

刘景文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古格遗迹里只有一部分文籍是梵语的,我去不去没那么重要而且,今年的考古任务已经完成了,今年雪季来得早,那边气候太恶劣,要等明年春天以后再过去了。

正在看着烧水的扎西回过头来看了萧陟一眼。

萧陟微微一笑,继续套话:古格遗迹那里就算是无人区了吗?

还不算,古格遗迹那里的环境虽然恶劣,但比起后方真正的无人区还是温和太多了。

嗯。萧陟微微沉默了一会儿,又问:除了你们这种专业的,有没有业余的游客或者冒险家之类的去羌塘探险呢?

刘景文微微皱眉:你是说偷猎者和寻宝人?

萧陟颔首。

刘景文看起来很憎恶这些人,是有一些,不过他们去羌塘也多是送死。无人区那里气候多变,经常早上还在刮着能把人吹起来的大风,中午就晴空万里、晒得人受不了,下午转眼又下起大雪,让人寸步难行。我们在古格附近考察时,见到好几辆被野牦牛掀翻的越野车,那些偷猎者没了车,在无人区将寸步难行,只有死路一条。

越野车可以在羌塘行驶?萧陟追问。

只有越野车可以,还得是四驱的。不过就算是马力最强的越野车,也很容易出问题。有时会遇见淤泥陷车,有时会遇见搓衣板路哦,就是被风吹出无数尖角的沙地,又遇低温冻实,像一个个小冰锥一样,很容易将车胎扎爆。

刘景文似想到考察时的艰难,无奈地摇摇头:我们当时在古格考察时,每隔五天就要有车过来给我们送一次物资,可是那些后援车几乎没有准时过,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后援车陷进泥里出不来,还得再派新的车来救助他们,那时候我们没的吃没的喝,就只能忍饥挨饿生等着。

不是说那边有不少野生动物吗?为什么不捕些兔子之类的?

刘景文呵呵一笑:那边海拔比这边高了近一千米,我们走一步路都要停下来喘气,哪还有力气去追兔子?

萧陟又问:你说古格那里还不算严格的无人区?

对,真正的无人区比我们去的那里还要可怕,常听说一些地质队组车队进去,想将这片地球上仅剩的位置地带测绘出来,却一直都是无功而返。

萧陟沉吟片刻,所以说,如果没有后援,想只身进入羌塘是不可能的?

不可能。刘景文坚定地说。

嗯,知道了。萧陟颔首,然后起身来到扎西身旁和他一起煮揉。

你怎么对羌塘这么感兴趣?刘景文不解地问,之前就问了我很多关于古格和古格银眼的事。他突然一瞪眼,你该不会想进羌塘吧?

扎西看了萧陟一眼,回头对刘景文说:是,我认识的一位喇嘛朋友两个月前进了羌塘,至今没有回来,我想去找他。

刘景文顿时慌了,不行不行,绝对不行。他有些激动地跑过来,对着两人连连摆手:不说进羌塘最好的季节已经过去,单说你们两个人,没有好的装备、没有后援、也没有经验,进了羌塘恐怕连一天都活不下去。

萧陟冷静地说:装备可以买,我有钱。后援不需要,我们要去的地方,别人都去不了。经验可以学、可以问

上哪里去问!刘景文第一次失了礼,打断他的话,人类对无人区的认知几乎为零,你找谁去问经验?

他有些烦躁地搓搓手,恕我直言你说的那位喇嘛朋友应该是步行进的羌塘吧?人的负重能力有限,羌塘里那么冷,人体对热量要求很高。就算你那位喇嘛朋友身强力壮,可以携带十多公斤的食物,也只能支撑一个月。单从食物上来说,他就不可能

扎西脸色暗淡,微微抿了下嘴唇,我明白不过就算仁波切已经已经走了,我也想去找找看。

他和萧陟商量过,关于金宝瓶和宝藏的事要保密,对外只称去找边玛喇嘛。

刘景文急得不行,这两人的想法在他眼里简直是去送死,他又苦口婆心劝了许久,举了好几个科考人员在无人区丧生的例子,萧陟和扎西都无动于衷。

景文,血肠应该煮好了。康珠在门后面小声用藏语提醒道。

刚才三人用汉语交谈,语速破快,康珠没有听明白,只以为三人吵架了。

刘景文顿住话头,扎西忙说:别让姐姐担心。

刘景文重重地叹口气,打消了向康珠告密的想法。

四人暗藏心事地吃了顿丰盛的早饭,萧陟和扎西告别前,刘景文忙拉住萧陟:就算你们真想去,一定要在四月份出发。

萧陟和扎西对视一眼,敷衍道:再说吧。

刘景文气得险些要跳起来,但他也看出这两人真是倔脾气,肯定是不听劝了,只得退而求其次:今天我就写一些去羌塘要注意的事项,还有需要准备的物品。如果你们打定主意要今年出发,那就尽早,不要等天气完全冷下来再走,而且一定要在十一月份前出来。

萧陟展颜一笑:多谢!

刘景文被他笑得一噎,转身从包里拿出纸笔写了一串字,把纸撕给萧陟:你联系这个人,可以买到合适的越野车。他哼笑一声,前提是你买得起。

萧陟问:这车多少钱?他对这个时代还有些印象,现在想要买从国外进口来的越野车相当不容易。

刘景文伸出五个手指头。

五百万?萧陟皱眉,心里飞快盘算着是变卖萧根旺名下的产业比较划算,还是用积分直接在系统里买越野车比较划算。

呃,五十

哦,还好。萧陟松了口气,扎西在旁边噗一下笑出声。

刘景文悲愤地转过头,坚决要和散发着铜臭气味的资本家划清界限。

当天下午刘景文就给他们送来了羌塘需知,手写的几页纸,连文字带图画,各种标注密密麻麻。

萧陟和扎西诚恳地连连道谢,刘景文却看着两人欲言又止,最终只长叹一口气,离开了。

他们拿着刘景文的笔记一起细细看过后,觉得最需要克服的是缺氧。就算是扎西这种土生土长的藏民,一下子上到高出一千米的地方,恐怕也会有些许高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