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经济大清 分节阅读 286(2 / 2)

加入书签

“喳”善扑营总管抱拳领命。

康熙转身时,冷冷的看他一眼,善扑营总管顿时就出了一身冷汗。

胤祚补充道:“另外派人去挑些水来,将这大殿上上下下全都浇透”

“喳”善扑营总管又道。

而后胤祚在前领路,走到离无梁殿五十步时停下,回身对康熙拱手道:“皇阿玛,儿臣此前也曾在无梁殿闻到过火药的味道,未免万一,还是想让侍卫探查一番才好,另外八弟的伤也尽早处理为宜。”

八阿哥笑道;“这伤不妨事。”说着还将伤手举起来示意,伤口已被他用绸布绑住止血了。

康熙点点头道:“就依你所说,先在此处歇息。”

直至此时,胤祚才感到一阵后怕,腿一软,就坐在地上,四肢不停的微颤,明明是八阿哥受的伤,却像是受伤的是他一般。

随行的太医急忙上来,先检查了康熙龙体无碍,而后又处理八阿哥伤口,将那绸布取下,撒上金疮药,而后又取出白纱裹紧。

随后,那太医又到胤祚身边,检查一二,又捏了捏胤祚的胳膊,起身对康熙道:“禀圣上,八皇子所受只是皮外伤,筋骨无碍,只是流血甚多,微臣已止住血,再开几服方子调养几天便无大碍。六皇子受惊过度,尤其是之前拖咳咳,这个额总之,手臂有些暗伤,大约几日内手臂都会酸软无力,只需要安心调养,切勿受累,应当也就无事了。”

太医回想之前康熙被胤祚拖行的场景,一不留神说错了话,顿时脑门上满是冷汗。

康熙只当没听见,说道:“知道了,你下去吧。”

而后,内侍搬来了椅子,用黄绸搭成凉亭,供康熙休息。

胤祚还有些不放心,在地面上敲敲打打,而后又叫侍卫将周围二十步内,全洒上水才放心。

此时,康熙问道:“胤禩,刚刚佛像后是什么情形”

八阿哥恭敬的答道:“禀皇阿玛,佛像后有一小孔,孔中连出来一根引线,旁边有一人正给引线点火,儿臣入内将那人杀死,然后拔下了引线。”

八阿哥将手掌摊开,里面正是如指甲盖长短的引线,一头已经发黑。

四阿哥有些奇怪的道:“那引线有多长”

“应当为两寸左右,大部分都埋在佛像内壁里,外面只露出些许。”八阿哥答道。

胤祚道:“可否让我看看”说完伸手将那引线要了过来。

引线是用细纸沾着硝粉制成的,按说这样长短的引线一旦燃着,十秒之内便会燃尽,八阿哥出手再快,也用了至少一分钟上下。

胤祚仔细一摸才发现,这段引线有些潮湿,想来应是因为受潮了才自动熄灭的。

八阿哥说的像是自己救了所有人一样,无非是为了在康熙面前邀功而已。

胤祚嘴角一勾,倒也没说破。

十四皱着眉头道:“我想不明白,我们前后在大雄宝殿中待了足有小半个时辰,妖僧们为何不早些动手”

胤祚笑道:“若我所料不错,应当是火折子受潮了。”

火折子是土纸卷成的纸卷,先用火点燃,再将其吹灭,这时候虽然没有明火了,但能看到红色的亮点在隐隐的燃烧,能保持很长时间不灭,需要点火时只要一吹就能使它复燃。

这东西与火刀火石是大清常用的两种点火工具。

不过吹火折子是很有技巧的,需要突然、短促、有力,送气量要大,不会用的人,吹干嗓子也吹不燃。

江宁连续下了三天大雨,万物都被潮气浸湿,也包括这引线与火折子。

想来,康熙等人在佛前诚心礼佛时,那刺客便在佛像后,不停的吹火折子,可因为紧张加之受潮,无论如何也无法吹燃。

无奈之下,只得又拿出火刀火石点火,可声音又不敢太大,还要夹杂木鱼声中,不被人听到,一直到胤祚拖着康熙逃跑,那刺客才将引线点燃。

胤祚将自己的分析讲出来,众皇子都微微点头。

十四还道:“怪不得我之前听见有打火声夹杂在木鱼里,我还道是听错了。”

说话间,善扑营已将大雄宝殿内众僧拿绳子绑成一串,押下山去。

当先一个,便是那广远和尚。

第五百八十九章 易容上

广远和尚走到近前,停住脚步。

“我有话要与六皇子说。”

善扑营总管正为前途发愁,闻言大怒,正要拿刀鞘打人。

却被胤祚出言打断了:“好,正好我也有些话想问你。”

说完,胤祚看向康熙,康熙点了点头。

胤祚便走向广远,离他十余步时停下,问善扑营总管道:“他身上没凶器吧手脚都捆结实了吗”

“回殿下,搜过身了,这老和尚除了一袭僧衣,再无其余东西了,手上绑的是缉盗扣,越挣扎越紧,殿下只管放心。”

胤祚思量片刻道:“腿脚也绑在一起吧,等我说完话再解开。再检查下此人口鼻是否有什么东西,对了别忘了谷道。另外再找两个侍卫,拿刀架在他脖子上。”

善扑营总管一愣,接着抱拳领命去了。

半个时辰后,终于折腾完毕。

胤祚靠上前去,在三步外站定道:“你有什么话,现在可以说了。”

广远和尚脖颈上一左一右驾着两把钢刀,四周还有十个侍卫围成一圈看着,只露一个缝隙与胤祚对话。

“贫僧不会武功,也不懂那些旁门左道的江湖本事,殿下不必如此防范。”

胤祚意味深长的笑道:“还是防范些好。我听善扑营的禀报说,你坐垫下还藏有火药,木鱼和木鱼锤里还藏有火刀火石,意欲何为,发人深思啊。”

广远和尚叹道:“贫僧本以为火药金佛,天衣无缝,可惜贫僧是差天一招,可惜,可惜”

胤祚嗤笑道:“要我说,应是善哉善哉才是。”

广远被逗乐了:“六殿下,真是妙人。敢问殿下是如何看穿此计的”

“很简单,檀香、水缸、闹鬼。”

“殿下可否说的详细些”广远一愣。

胤祚狡猾的笑道:“不急,你一个问题,我一个问题,互相之间如实作答,可好”

广远笑着道:“妙极,很公平。”

“你与之前在明孝陵行刺的天地会刺客可有关系”胤祚问出第一个问题。

“没有。”广远摇摇头,片刻后又道,“有。”

“大师,你不说实话,咱们也没得聊了。”胤祚转身欲走。

广远叫住他:“殿下且慢,贫僧未曾诳语,说没关系,是因为贫僧确实不认识在明孝陵动手的此刻。而有关系,则是因为他们与贫僧同属天地会。”

“天地会”在场众人心中都默念了下这个名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