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经济大清 分节阅读 163(2 / 2)

加入书签

当即拉着胤祚去他正厅,一走进才发现,厅中除了八阿哥外,还有两个皇子,九阿哥、十阿哥坐在大厅两侧,也起身拜见胤祚。

胤祚看他们的案几上,都各自摆着一本孟子,想来是在一起复习白天功课。

胤祚心里暗想:“未来的八爷党今天居然都聚齐了,相约一同学习,这还真的是可怕”

胤祚先是以数千伤兵大破李朝张希载上万大军,后又于清军危难之际,运至五十万斤粮食,一战大破葛尔丹寒铁怯薛;二战,配合费扬古全歼葛尔丹主力;三战,凭一千兵马三天干粮,硬是在草原上搜寻大半个月,斩下葛尔丹人头。

尽管胤祚身处其中时,狼狈不堪,凭着极好的运气,摸爬滚打,才创下这些功绩。

但在旁人听来,这些功绩一桩桩都是神乎其技,都在暗想立下奇功的六阿哥是怎样一位兵法大家,又是怎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风姿,又有怎样处变不惊,成竹在胸,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气度。

走进正厅之中,八阿哥将他带到主座上坐下,自己坐到副坐上。

“请六哥给我们讲讲您的功绩吧。”八阿哥抱拳道。

这些阿哥们年纪尚小,一是未经历过战阵,对让男儿建功立业的战场充满了好奇;二是对皇位争夺懵懵懂懂,不像其他成年皇子那样心中充满嫉妒。所以,阿哥们都一脸崇拜之色的望了过来。

胤祚想了片刻,这些皇子迟早是要上战场的,早些了解战争的残酷也好,自然不能像对德妃那样,讲一部抗蒙神剧出来。

既然连张希载都不放过,胤祚干脆便从他去齐齐哈尔开始讲起。

这一讲可就是说来话长,胤祚照实说来,将每一次遇到的困难,加上自己是如何解决的,都与阿哥们讲了。

这一番经历,与寻常英雄故事出入太大,九阿哥、十阿哥很快便没了兴趣,但八阿哥和十四阿哥一直在目光炯炯的聆听,不时还有许多问题。

八阿哥主要爱问经济民生之类,譬如“东北两行于民生何益”“何为通货膨胀”“为何借李朝银子,又帮他们发展棉纺”之类。

而十四阿哥主要爱问军事,譬如“草原上粮草的损耗情况”“为何葛尔丹优势下退兵”“查干赤那真的有那么大吗”“蒙古铁骑与满清骑兵有何异同”之类。

这两个阿哥是康熙皇子里的佼佼者,都是天资极为聪颖之辈,初时问的问题,胤祚还可以轻松解答,越往后问的,越是刁钻晦涩,胤祚也经常需要细想许久。

待到胤祚讲完,两个阿哥心满意足的问完,估摸已经到了五更天了。

第三百四十五章 暗流

八阿哥一看外面天色,歉疚的对胤祚道:“抱歉,六哥,累你讲到这么晚,要不今晚便睡在这吧。”

胤祚道:“没关系,我当年就住在西五所,离你东五所倒不是很远。”

十四阿哥小声提醒道:“六哥,福寿还没写呢。”

八阿哥板起脸道:“胡闹,这么晚了还写什么福寿灯,让六哥休息为先。”

胤祚道:“不妨事,反正也就两字,灯在哪里”

八阿哥命人拿来一盏孔明灯,准备好文房四宝,胤祚提笔,按照八阿哥的要求,在孔明灯两面写上福寿二字。

八阿哥喜道:“多谢六哥”

十四阿哥从怀中掏出一幅卷轴道:“还有这里”说着在胤祚面前摊开。

胤祚打眼一看,卷轴上各处布满大大小小的福寿二字,有的用隶书,有的用行书,还有狂草、篆书等等,有的字迹娟秀,有的硬朗,还有的幼圆。

八阿哥笑道:“这便是十四弟的寿礼了,我做了个万福万寿灯,十四弟便随我做了个万福万寿帖。

十四阿哥补充道:“不光是皇子大臣,我的帖上还有后宫许多公主娘娘,还有民间很多百姓的。”

胤祚打趣道:“好啊你,妄进后宫不说,还偷偷溜出宫去了”

十四阿哥争辩道:“没有没有,后宫的娘娘公主们,我是请额娘找的。宫外的那些字迹,是托出宫办事的太监们带回来的。”

七阿哥以下的阿哥们都还未成年,手边既没银子,又没有可用的人。

能做出万寿万福灯和万寿万福帖这样的寿礼,已是极为难得的了。没有金银的铜臭气,又能看出对皇上的一片孝心,相信皇上会很喜欢的。

相较而言,自己仓促之下做出的地球仪就显得极不走心了,胤祚不免心中惴惴。

胤祚哈哈一笑,提笔也在万寿万福帖上写下了福寿二字。

十四阿哥大喜:“谢谢六哥”接着自语道:“有了六哥的字迹,万寿万福帖总算是集齐了。”

八阿哥也笑着道:“是啊,好想快点到万寿节那天,把寿礼献给皇阿玛。”

胤祚与两兄弟说笑片刻,便告辞了。

康熙朝未成年的皇子都是住在东西五所的,彼此之间非常近,路上也用不了多久。

十四阿哥倒没着急回去,而是看着胤祚背影道:“六哥人真好,本事又大。”

八阿哥回头道:“以后咱们要多与六哥亲近些才是。”

胤祚回房灌了几口冷茶,便沉沉睡去,睡得正沉时,房门被推开,几个太监走进来给胤祚更衣。

太监冰冷的手碰到自己时,胤祚最后的一丝睡意也没了,把太监赶出去,自己换好了衣服出门,看了眼天色,估摸也就在寅时,自从他分府出宫后,就再也没这么早起过床了。

紫禁城中天色阴暗,却异常忙碌,到处张灯结彩,进行万寿节前的布置。

胤祚等一众皇子则被太监抓来学习礼仪。

因康熙御批,此次寿宴要办的隆重,故又增添了冗杂礼仪,从大阿哥到十五阿哥,都站成一排,在太监的操纵下提线木偶般的演练礼仪。

礼仪枯燥无比不说,皇宫中也是一天两顿饭的好传统,胤祚的精神和肉体都在不停抗议。

好不容易折腾到晚上,胤祚终于回房沉沉睡去。

次日清晨,胤祚又被太监早早叫醒,接着就是一通沐浴熏香,又随着康熙去祭拜了祖宗天地,到得回宫时,已是夜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