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经济大清 分节阅读 72(2 / 2)

加入书签

陶然连忙会礼道:“哪里,吴兄过谦了,其实在下这次来”

“陶老弟啊,既然来了,正好帮我一起看看这农庄,听说你家经营田亩已有七八十年了,正好看看在下着农庄不知如何。”吴泽不由分说的就做了个请的手势。

陶然自然也只好把要赔罪的事情,咽回肚子里。

两人一前一后,走进了那片农庄里,一打眼,陶然就看出了这农庄的特别之处。先,和外面那种一马平川似的农田不同,这个农庄里高低起伏、坑坑洼洼,几乎没什么平地。但仔细看那些地势倒有规律,像是被人特意堆成这样的。

其二,在坑坑洼洼的田地旁边,还建成了许多排的整整齐齐的房屋,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般,都是上好的砖瓦房,就如同朝廷给那些难民建筑的房屋一般。

似是看出了陶然眼中的疑惑,吴泽开口解释道:“这叫桑基鱼塘,池塘里养鱼,坡上种桑,坡顶种田,可以有效利用土地,而且形成良性循环,促进高产。”

陶然好奇的上前看了看,果然看到那凹进地下的坑里,都填满了水,水中依稀可见鱼苗游动,两侧人工堆出来的坡上,整齐的种着桑树,而在坡顶上已经开垦好了大片的农田,只不过时节未到,没种什么东西。

“敢问吴兄,这好好的农田为何要布置成这番样子啊”陶然此时好奇的问道,在他的心里,把土地全都平整,种上庄稼,才是利用土地的最好方式,像这样浪费不少人工不说,还拉低了粮食产量。

吴泽笑呵呵的道:“这陶老弟就有所不知了,这桑基鱼塘好处有三,第一点,三种作物可互相依存,蚕沙可以喂鱼,塘泥可以肥桑、肥田,产量也可相互促进,一劳多得啊。第二,此地本就是一片丘陵,平整土地耗费极大,不如就因地制宜,建成桑基鱼塘,还能节省人工。第三,此处濒临嫩江,万一有水患,可保田地无虞。”

陶然虽然是个地主老爷,但也是知农的,思量了一阵之后,也现了这桑基鱼塘的好处,不由道:“妙啊一举多得,因地制宜吴兄不仅商业卓绝,于农事更是颇有见解,在下佩服”

吴泽不知可否的笑笑,继续道:“桑基鱼塘虽妙,却不能提供大量白花花的银子,这农田真正能赚钱的乃是作物啊。”说着带陶然走到了一件房子中,那房子里面排放了一拍拍的簸箕,里面堆的是两种作物的种子。

陶然上前辨认了一番,一种乃是白白的一小片,乍看起来似是荞麦皮,却比荞麦皮饱满;另一种却是有点像葡萄干,却比葡萄干小,也硬。陶然看了半天也没能认出这是什么种子。

吴泽见陶然面露疑惑之色道:“那白的乃是辣椒种子,种出来的作物名为辣椒,也称番椒,味道辛辣,却能提升菜品鲜味,乃是一种难得调味品;而那绿的,则是烟草种子,烟草乃是一种类似茶叶的东西,但却是用来点燃吸烟的,吸过之后,神清气爽,颇为畅快。”

陶然闻言点点头。

吴泽见状接着道:“这两种作物乃是呃对,经济作物,都不是拿来果腹的,而是拿来贩卖的,价钱自然也比粮食高上不少,以我初步计算,种这两种作物,比种小麦、水稻,每亩能多收十两到二十两银子吧。”

陶然闻言一惊,同时心里快盘算,他的田地共有七百多亩,如果全种上这两种作物,那每季就能多收近一万两银子,几乎是陶府现在收入的两倍还多。

陶然的神色顿时便不一样了,看向种子的目光都变得火热,同时心里闪过一个疑问,吴泽为什么要告诉他这些

莫非有什么图谋陶然自问自己的身价根本没什么能让他惦记的。

难道是戏耍我吴泽看起来并没有这么无聊。

那只有一个答案了,陶然想到这里,按耐住心中的大喜,顿时向吴泽躬身一拜道:“在下定不负吴兄厚望,带到收成之日,愿让利五成,赠予吴兄”

第一百三十九章 幡然醒悟

看到吴泽脸上绽放开的笑容,陶然心里更确定自己赌对了,他的这农庄,只有一千余亩,还有不少地方用于加盖房屋和养殖鱼苗、桑树,真正用来种植的土地并不多。

要想让这两种作物获得更好的收成,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找一个周边的地主。

而之前,百事行对陶府的种种刁难也说得通了,那都是试探他的心境,看来自己的表现让这位神秘莫测的百事行大掌柜满意了,不然他不会对自己费这么多口舌。

陶然的欣喜的心脏都要跳出来了,脸上也浮现了一抹潮红,他允诺给吴泽五成利润的话,也只是为了坚定对方拉他入伙的决心,等到收成之后,那种子自己自然也就有了,到时候便可以与百事行分开单干,那可是每年凭空多出上万两银子啊

有了这些银子,陶家之前的损失很快就能弥补回来,有了银子开路,那些泥腿子的田地也能很快被他收入囊中,有了更多的土地,就能种更多的作物,他就会有更多的银子而那些泥腿子不想被饿死,就只能做他的佃户,到时候想怎么样,还不是任他拿捏

陶然的身子躬的愈厉害,没让吴泽看到他脸上的狂喜之色。

吴泽欣慰的笑道:“陶老弟果然厉害啊,不过,敢问陶老弟府上连带家丁共有多少人啊”

陶然一听这话,有些摸不着头脑,老实的答道:“共有两百余人。”

“两百来人,除去老幼,管理七百亩农田怕是有些吃力啊。”吴泽担忧的道。

陶然皱着眉头,耐着性子道:“吴兄此言差矣。虽然我陶家只有两百人,但有佃户五百,这些人才是耕田的主力。”

谁知吴泽听到这话一声嗤笑:“从昨日起,你的佃户已经尽数归于我了,共五百一十三人,四十二户,其中能耕田的有三百五十多人,对我这农庄来说虽然少点了,但也能将就了”

陶然闻言一惊,强自笑着道:“吴兄,别开玩笑了”

然而吴泽脸上却没有一丝笑容,慢慢冷了下来:“那些佃户又非奴籍,自然是想走就走,之前没人离开,是因为怕你陶家的威势,加上周围全是荒地。但现在不同了,你陶家一无权势,二无余地,而这些我都有,就连我收的租子也比你少的多,你拿什么留住佃户”

陶然惊恐的望着吴泽,浑身颤抖,嘴唇嗫嚅着,不出声音。

吴泽继续道:“况且,你陶家恶名在外,佃户们早生离去之心,我农庄一建成,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佃户们招揽了过来你别用这种眼神看着我,我做的都是合法生意,每一步都是符合大清律的,比你们陶家那些见不得人的手段要光明磊落得多。”

“你之前和我说这么多是为了羞辱我”陶然咬着牙问道。

吴泽抚掌大笑:“不错我就是看看你什么时候能反应的过来,没想到陶老弟你真的是蠢得可以,居然还以为我会把这生意分给你做,若我真有此意,何必让百事行下达对陶家的提价令呢”

陶然恼羞成怒,胸口都要气得炸开了,一股热流冲到脑海中,嘶吼道:“我和你拼了。”

然而他还没动手,身子就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