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经济大清 分节阅读 44(2 / 2)

加入书签

马队此时行驶许久了,静流寺所在的山已经隐隐看不见了,正巧前面有个村落,多和隆便请示胤祚是否休息会,用过午膳。胤祚点头应允,毕竟做了一上午的马车腿有些麻,正想下来走走。

于是多和隆传令就地休息,并派了几个人去村中买些吃喝回来,虽然护卫们带着锅和一些干粮,但哪有现成的热食好呢。

胤祚也从马车上跳下来,然后很绅士的拉着阿依慕的手,打算把她扶下来,而阿依慕却白了胤祚一眼,抽回手,自己从车上跳下来,那身手比胤祚还利落几分,胤祚自讨个没趣,只能悻悻收回手,周围的护卫们自然也很默契的把目光移向别处。

胤祚环视了一下四周,他们的马队现在正在管道的路边上歇息,而这条路上除了他们就没有别人了,显得空空旷旷,距离管道一两里地外有一处村落,隐隐看得到那里升起的炊烟,村子不大,周围是一片松林,路也好走,看来去买吃食的人应该很快就会回来。

而这时阿依慕突然扯了扯胤祚的衣袖。“干嘛”胤祚随口问道。

阿依慕红着脸,用很小的声音说了句话。

“什么”胤祚一时没听清,阿依慕又重复一遍,胤祚还是没有听清,直到胤祚快把耳朵贴在阿依慕嘴唇上了,才听清她说的什么。

“我想小解”

“小姐什么小姐”看着阿依慕红着脸双腿直夹的样子,胤祚突然明白了,“呃原来你是要去茅房啊可是这也没有啊。要不我陪你去个偏僻点的地方好不”

阿依慕点点头,安静的跟在胤祚身后,补充道:“你可不能偷看啊”

“哈哈那可就由不得你了”胤祚开玩笑道。

阿依慕气的举起粉拳轻轻锤了胤祚一下。就在两人即将走进路旁的松林中时,铁云突然拦住他们,道:“主子,敢问是要去做什么”

“我陪”胤祚说到一半就住嘴了,毕竟古代的女孩子脸皮都比较薄,若是说破了,阿依幕非恨死他不可。

铁云一看胤祚那欲言又止的样子,再一看阿依慕神态,顿时明白缘由,告罪一句:“属下失言让属下陪福晋去吧。这里毕竟是荒郊野岭,恐怕有人会趁机对您不利。”

胤祚也没有多想,就看向阿依幕,铁云也是女人,阿依慕自然是点点头,这比胤祚陪着去方便多了,于是胤祚便让铁云陪着阿依慕小解去了,自己回到马车旁才隐隐觉得铁云刚刚话中有些不对,但是还没来得及细想,就远远的看见两骑顺着村落小道跑了过来。

胤祚此时也觉得肚子有点饿了,便猜测会有什么好吃的。

第七十六章 难民

那两骑都是胤祚的护卫,马术极佳,片刻即至,离胤祚十几步远的时候翻身下马,半跪在胤祚身前,无论身上马上还是手上都没拿任何吃食,去的时候什么样,回来还是什么样。

“启禀贝勒爷,那村落涌进了大量难民,人数起码有上千之巨,满村上下除难民外再无一粒米粟,而且难民们还在6续朝此而来,请贝勒爷先行离去,以免生不测。”一名护卫抱拳道。

胤祚一听浑身打个激灵,要知道京城乃是朝廷重地,朝廷明令难民不得靠近,直隶各地官府也在积极的疏导难民,而此处离京城也不过一百多里,竟已出现了难民,虽只有千余人,但有没有别的难民还很难说。

胤祚皱着眉头思考片刻道:“多和隆,选几个身手好的,陪本爵去看看,剩下的人原地等着福晋回来。”说着就从身边的护卫手上牵过一匹马。

多和隆早年也是上过战场的,杀起人来如同砍瓜切菜一般,但一听胤祚打算前去看看,也有些慌了神,忙跪下道:“贝勒爷身份尊贵,切不可亲身犯险啊。”

胤祚已然翻身上马了,笑道:“放心吧,本爵自有分寸。”

多和隆见胤祚深色坚定,知道自己劝不动了,便站起身来道:“那属下陪贝勒爷亲去”

“好”胤祚答应一声,便一夹马奔出去了。多和隆又遴选了五个身手好的护卫紧随其后。那村落离得不远,就是小路不大好走,两边都是松林,而此时却无一丝生气。越接近那村落声音越是死寂的可怕,要不是空中隐隐传来的血腥味胤祚甚至怀疑难民们还在不在那里了。

“贝勒爷,待会看见难民,切不可离得太近,那些人眼里早已没了亲疏贵贱,为了口吃的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多和隆在胤祚身边小声道。剩余的五个护卫很有默契的把胤祚围在中间。

胤祚轻轻点头,他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饥荒,但是前世的他早已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过饥荒的可怕,食欲乃是人之本欲,当一个人快饿死的时候,什么伦理纲常,什么文明理智都会被摧毁,剩下的只有寻找食物的动物本能。举个不恰当的比喻,他们就像荒原上的野狗一样,四处游荡,就算是遇到狮子都敢上去咬一口。

而胤祚之所以非要亲身犯险,是因为他自己即将肩负起这五十万难民的生计,这个担子重重的压在他的肩上,压得他喘不过气,所以趁这个机会他想要真正的接触一下难民,面对面的认识自己即将面对的五十万人,而不是从各级官吏的奏折上,这样做也是为了让自己的心上的包袱轻上一些。

拐过一个小弯之后,那个村子出现在了众人眼前,村子不大,也就二三十栋砖瓦房,周围就是层层松林和群山,而此时村子中密密麻麻的全是饥民,黑压压的挤在村子里的道路上,有些还涌进了村民们的庭院里,难民们借着本能在村民们的房屋里翻找着食物,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就连草根树皮都塞到嘴里。

几千饥民像是黑压压的洪流,散布在村落中和周围的松林里,透过并不算茂密的树冠还依稀能看见远处山上有难民身影,如能行军蚁一般布满方圆十里范围。

在多和隆的极力劝戒之下,胤祚和难民们离得有上百步的距离,胤祚依稀可以看到难民的身上几乎是衣不遮体,每个人都显得干瘪瘦弱,又漆黑无比,如果不是亲眼看见,胤祚甚至不会相信这些人是在大清统治下的百姓,因为他们出了头顶上的辫子以外和非洲难民几乎无异。

虽然周围有上千的饥民,但是却是一丝声响都无,静谧的让人觉得可怕,那些饥民彼此几乎从不说话,甚至连肢体沟通都很少,每个人都只是缓慢的寻找食物,或者躺在地上休息,胤祚甚至可以感觉到死亡正在他们的头顶上盘旋。

“贝勒爷,周围饥民越聚越多了,咱们还是赶紧掉头回去吧。”多和隆抱拳道。

经他这一提醒,胤祚才现,不知从什么时候,他们周围已经围上来不少难民了,离着大概有六十步左右,呈半圆形的在向他们靠拢。

饥民们虽然行动缓慢,但是人数众多,而且围上来的人大多是一脸呆滞,眼中又透着饥渴。

饥民们已经在这个村庄停留很久了,周围能吃的基本都被吃了个变遍,连周围的松木身上都少能见到完整的树皮,而且官道上来往的行人、客商也被他们撞上了许多,这也是胤祚来时官道上没什么行人的缘故。

而此时周围没有一点食物了,因此胤祚等人自然成为了他们眼中的希望,而且人都是有从众效应的,胤祚周围的饥民越聚越多,从几十个人渐渐变成了上百人,而且远处的难民还在不断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