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大唐第一少 分节阅读 794(2 / 2)

加入书签

而刘仁轨的这封奏折,也让李承乾心中积蓄的对李敬玄的不满,爆发了出来。

看到了没,因为你的质疑,你的啰嗦,在前线打仗的人不乐意了,都特么的怪你

“方才临安读的,是陇西前线刘仁轨将军的折子,诸位爱卿,有什么看法”李承乾目光扫视过含元殿之中的大臣们,出言问道。

“殿下,臣以为,此事不妥。”反常的是,程咬金率先站了出来。

程咬金一辈子打了这么多的仗,深知临阵换将的坏处,而且,李敬玄就是个文人,在朝中处理处理朝政还成,哪儿能去带兵打仗

“臣附议。”长孙无忌说道。

“李敬玄,你觉得,刘仁轨将军奏折之中所言如何”李承乾问道:“既然李中书觉得刘仁轨将军上一封奏折之中所言之事不妥,欠缺考虑,那么,就由李中书亲自到陇西去带兵,打这一场,如何”

李敬玄闻言,连忙推辞:“殿下,不可。”

“仁轨须本宫,本宫亦行之,卿何辞”李承乾无视了程咬金和长孙无忌的话,面带微笑的看着李敬玄说道。

“殿下,还请三思。”朝中又有大臣站出来劝谏道。

“此事无需三思,就按刘仁轨说的办,李敬玄即日起,出发前往陇西,代替刘仁轨在陇西的职位,另外,三省拟旨,刘仁轨调派前往卑沙城,掌管原卑沙城水师。”

刘仁轨调派到熊津去,掌管卑沙城的水师,这与刘仁愿之间并不矛盾,只是将几万水师从刘仁愿手中分派了出来而已,刘仁愿前往熊津,是带的登州水师过去的,登州水师,才是刘仁愿的部下。

朝会退下之后,含元殿之中的大臣纷纷离开,只是走在宫中,三三两两的都在议论太子李承乾这次下的旨意。

这简直是胡闹。

让一个不同兵事的李敬玄去陇西,代替老将刘仁轨的位子,这不是胡闹是什么,临阵换将,谁不知道这是大忌偏偏李承乾还这么做了,他这是想要干什么

朝会退去之后,长孙无忌想要去后宫见李二陛下,但是却是被李二陛下派出来的太监给拒绝了。

既然这一次是要让太子全权处理,那李二陛下就已经选择了相信太子,相信太子能肩挑起大唐,所以,不管怎么样,李二陛下是不会插手的。

“陛下,真的不打算管管承乾”长孙皇后问道。

长孙皇后也知道,李承乾这么做是不对的,很有可能导致陇西那边战事失利。

“观音婢,你以为承乾他就没有自己的打算”李二陛下笑道:“这小子若是没有把握堵住这个窟窿,他也不敢这么做,倒是朕小看了他,这小子,还真有一套。”

“承乾有办法”长孙皇后楞道:“明明那李敬玄是个文人,从来没有带过兵,这一下子到陇西”

第九百八十六章:李恪的歪打正着

“观音婢可知道,大唐东西一起打仗,但是为什么还要在安北都护府,驻军十万”李二陛下笑呵呵的问道。

“不是说,为了防范草原上的动静吗而且,若是东面和西面若是出了什么问题的话,安北都护府的位置,也能迅速的扑过去。”说道这里,长孙皇后明白了,原来李承乾是想要动用安北都护府的兵力来堵这个漏洞。

“但是为了一个李敬玄,值得吗”长孙皇后问道。

李二陛下笑道:“无所谓值不值得,观音婢,朕也是从战场上一路打出来的,深知将领在战场上所面对的形势,那是瞬息万变,朝堂之上,只要做到明白前线的情况,知道前线在做什么就是了,而不是站在含元殿,对着前面打仗的人指手画脚,先前刘仁轨上的奏折所言之事,只是在如实禀报朝中,并不是向朝中问计,若是打仗要靠着朝堂上的人来指导他怎么做,那他也就不是将军了,可是折子上来之后,李敬玄是如何表现的李敬玄这是犯了大忌,承乾这是要敲打李敬玄,而且,也是在杀鸡儆猴,若是放任如此的话,往后想要插手战事的文臣,可就不止李敬玄这么一个了。”

李二陛下已经料想到了李敬玄带兵会失利,但是也是在可控范围之中,玄世璟会让安北都护府那边直接补上去,至于安北都护府分出去的兵,万一草原上有什么动静的话,玄世璟身边的那两个人也不是吃素的。

铁勒部就在草原上,而阿史那思摩的族人就在长城内,离着安北都护府,疾行的话,不过半天的时间,阿史那思摩的那些族人,只要给他们盔甲和兵刃,那他们就是大唐合格的府兵,甚至要比府兵更强一些。

李二陛下所想的一些东西,当初李承乾是没想到的,只是李恪提出来之后,李承乾应允了,这算是歪打正着了,若是玄世璟身边换两个其它的将领的话,可能就没有这么一个便利了。

安北都护府,明面上是十万大军,但是在草原上也有铁杆儿的支持者啊,那就是铁勒部。

铁勒部离着薛延陀比较近,若是算起来的话,到陇西,铁勒离着陇西刘仁轨的部队可比安北都护府这边离着近。

听到李二陛下如此解释,长孙皇后也明白了李承乾的用意,她的这个长子的成长,还真是出乎了她的意料。

“看到承乾这么做,朕也能放心的将大唐交给他了。”李二陛下欣慰道:“朕也算是看开了,虽然朕是天子,但是朕无非也就是个普通人而已,到了这把年纪,也怕死,因为怕死,所以曾经妄想过求长生,只不过那些东西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所以朕打算,安安稳稳的活下去,因为朕想要看看,大唐到底能够走到哪一步。”

“陛下是真龙天子,洪福齐天,自然是长寿的,所以啊,陛下也就无需瞎寻思了。”长孙皇后笑道:“往后啊,儿孙自有儿孙福,即便是承乾有什么做的不妥当的地方,陛下还在呢,走不到歪路上去。”

这宫中,也就只有长孙皇后敢跟李二陛下这么说话吧说李二陛下是自己瞎寻思。

“说的也是,等这次的事情完了之后啊,咱们就搬到长安城外的皇庄上去住上一段时间,也过过闲云野鹤的日子,看璟儿那小子整天在自己的庄子上,不喜欢到长安城来,朕也纳闷儿,那种日子,当真如此吸引人”李二陛下笑道。

“是否吸引人臣妾不知道,但是陛下不是早前到东山县庄子上去过吗”长孙皇后笑道:“不过陛下想要到皇庄上住,过过闲散日子,妾身还是挺期待的。”

寻常人都向往富贵日子,位高权重,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

但是真正在这个位子上的人,向往的都是闲云野鹤的日子。

这是两个极端,当然,你足够有钱,那才能闲云野鹤,寻常百姓家,谁闲云野鹤了巴不得把云化成雨浇灌庄稼,把鹤砍了,给家里添顿肉呢。

退朝之后,李承乾回到了含元殿,如同李二陛下所料想的那般,李承乾给玄世璟写了一封信,告诉了玄世璟他的打算,让玄世璟密切注意李敬玄到了陇西那边儿的动静,而后又给李靖写了一封密信,两封信件,四百里加急,送了两人各自手中。

给李靖的信中也解释了这次的事情,李承乾希望李靖也能理解吧。

不过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