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3章(1 / 2)

加入书签

这在林锦文看来是非常明显的事,柳俊溪把萧如归带回祖籍,虽然用了护送柳老将军的名义,但那明显是要带人见祖宗。

柳老将军这一路上心里肯定是各种怀疑,以柳俊溪这头脑,肯定会在祭拜了柳氏后和柳老将军摊牌。不管怎么样,这一巴掌柳俊溪是少不了的。

不过也就柳老将军心里早有准备,加上萧如归也在,要不然怕是要对柳俊溪用家法了。

柳俊溪听了林锦文这话,他把手放下无奈道:皇上他喊了这么一声,后面又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好那么看着林锦文。

好在林锦文也没有继续为难他,而是顺势道:外祖父他人没事吧。

这话一语双关,是在问柳老将军对柳氏之事可曾放下,也是在问他病情没什么事吧。

柳俊溪道:皇上知道的,祖父他这就是心病,不过他老人家心里透彻着呢,什么事都想得开,只是现在不好入宫,怕见了萧如归尴尬。

柳老将军在回祖籍的那段日子,曾和柳俊溪说过,万事不要在林锦文面前有所隐瞒。林锦文太聪明,在他面前隐瞒就等于在失去他的信任。

别看林锦文平日里很好相处的样子,这种人防备心是很重的,也很难相信一个人的。如果他不信任了,再想寻求他的信任,那比登天还难。

所以柳俊溪说这话时,完全没做什么修饰。

林锦文点了点头,他道:外祖父的心情朕倒是能理解,他人没事就好,朕今日想问的是你。

柳俊溪心中微微一动,他抬头望向林锦文,心里不由的有些紧张。

林锦文则十分平静的问道:你日后打算做什么?是想留在这京城逍遥自在一辈子,还是想回到边境继续流血洒汗?

柳俊溪只觉得自己的心跳到了嗓子眼,他把五指死死的团在一起,他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他小声道:皇上,你是知道的,微臣微臣自幼在边境长大,那里是最危险的地方,可是可是微臣还是想去边境。上次微臣交上兵符,心里是万分舍不得的,不过微臣都听皇上的。

林锦文道:你这是跟朕玩心理战呢,朕既然问你了,就没想别的。朕只是想知道,你的心思,萧如归知道吗?

柳俊溪沉默了下道:微臣没有说,但微臣知道他知道。

林锦文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他淡淡道:你是朕的表兄又是朕最信任之辈,萧如归是朕的左膀右臂,他在朕可以安然把后背交给他。你如果去边关,那萧如归是同你一起前去,还是留在京城呢?这件事你和萧如归好好商量商量该如何选择,朕不参合你们之间的私事。

皇上,不用商量了,微臣去边关,他留下。柳俊溪忙道:他习惯了京城,在京城里有属于自己的位置,他堂堂一个御林军统领哪能跟着微臣去边关呢。

林锦文挑眉道:你要是这么说,朕心里有底了。不过你即便是去边关,朕也不会安排你到西境的,朕决定让你入北境。

啊?柳俊溪没想到林锦文会这么说,整个人都愣了。

第117章

柳俊溪呆愣了一会儿, 缓缓回过神, 在此期间林锦文一直望着他, 神色平静。

柳俊溪回过神后脸色有些复杂, 他道:皇上是想让我们这些边境军进行换防?边境军进行换防,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他们这些边境将士的不信任。

害怕他们在一个地方统领的时间的太久,太过深入人心。

柳俊溪知道柳家没有这份心思,他相信林锦文也是信任他们柳家的,可是林锦文这突然提出换防还是让他心里有些没底。

林锦文等柳俊溪彻底回过神了才开口, 在这些涉及双方利益的事情方面他也没有想过要彻底瞒着柳俊溪,他道:朕自然是相信外祖父和你的, 但是对旁人这份信任朕心里总是要打点折扣的。西境之地,戎羟之国,现在被你们打得至少十年之内不敢大规模前去侵犯。而北境,当初是顾将军拼死防住的。现在已有多年, 北境的刘将军脾气是个温和的, 性子也是个能忍的,所以现在这北境的局势要比西境艰难的多。

朕刚刚登基, 自认为这皇位来的正, 但朕以这种身份登基, 肯定要被人议论,京城之外的传闻肯定不好听。四方小国听了这些加上朕年幼登基, 怕都会蠢蠢欲动起来。这也是人之常情, 柿子吗,大家都喜欢挑软的捏, 朕如今在他们眼里就是个软柿子。

这大周东边是海,暂时无需担心,南境有天然毒林屏障,一般不熟悉路的人也越不过赖,唯有西境和北境让人担忧。朕身边除了柳家暂时没有其他信的过的人,只能先让你去北境镇着了。

林锦文这番话说完,柳俊溪的心情更复杂了,他扯了扯嘴角道:皇上,这北境刘将军的性子你都摸清了?他这登基也没几天,怎么就摸这么清楚了?

林锦文淡定一笑,一副天下尽在我手的淡然,朕是皇上,了解手下这些人是什么性子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柳俊溪对他这表现简直说不出话来,如果生在现在,他就应该知道,林锦文这个笑完全就是人称装逼的笑。

不过还好的是林锦文不大喜欢装逼,装了那么一下下就收回了表情,他道:好了,不说笑了。刘将军这性子从往年北境送上来的折子和朝臣对北境的态度就能看出来了。

西境若是出一点战乱,往往是消息刚刚传回京城,柳老将军等人就把战乱给平息掉了。对于西境,皇帝一般是听到消息开始担忧睡不着觉,第二天早早的把这事拿到朝堂上让文武百官讨论如何处置,还没讨论完,西境的喜报就会传入京城。

北境则不同,北境出了事故,往往是先送信入京,北境军则是默默等待,尽量不出兵,等到京城圣旨到达,刘将军才会决定是战还是和。

相比之下,北境军伤亡最少,边境民众死伤最多,西境军则是伤亡最多,民众死伤最少的。

柳俊溪道:皇上让臣去哪里,臣就去哪里,就怕刘将军不乐意。突然被调离,刘将军肯定以为自己被新皇清算了。

他有什么不乐意的,这边境军又不是谁家的私军。刘将军在边境这么多年了,也该享享清福了,朕会召他回京,封他爵位的。林锦文淡淡道。

柳俊溪道:臣不懂这些,臣领命便是。

林锦文点了点头,他道:你心里先有个底,朕这里没别的事了,你回去吧。

柳俊溪行礼退离开。

他走后,林锦文在书房批阅了一会儿折子。最近朝中大臣还是很有意思的,上的折子里都是在说鸡皮蒜毛的事,没有一件需要劳心劳肺操心的。

林锦文看了一个时辰,把手头上的折子合上便决定不再看了。

他这个皇帝,大概做不到那种勤政到可以废寝忘食的地步,他现在只想去后宫见见顾轻临和林早早。

顾轻临现在正在挑选日后自己住的宫殿,立后的典礼还未举行,但顾轻临心里知道他的意思,这些都是可以提前准备准备的。

如果不是怕众人反弹的太过厉害,林锦文真想让顾轻临抱着林早早同他住在一起,这样也省的他每日往后宫去了。

不过这种事林锦文也只是在心里想想,这有些事他可以去挑战,有些事就没必要了。他倒不是怕了,他只是担心顾轻临会被人非议被人为难。

再者说,他这个后宫以后只有顾轻临一人,往后宫多走两步也无所谓了,反正他也不会看别的谁。

林锦文从御书房出来时,看到了门前的萧如归。

萧如归似乎正在犹豫要不要进去见他,冷不丁看到林锦文出来了,他慌了下前去请安。

他那表情一看就是写满了心事,林锦文在他跪下前道:萧统领不必多礼。

然后他走上前,同以前那样和萧如归走在一起,身后的宫人知道两人有话要说,都错后了几步,离两人有些距离,至少听不到两人的谈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