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军嫂养儿记[七零] 第223节(1 / 2)

加入书签

但是,宋西岭出门那么久,只有在执行任务的途中才能见她一面,也在眼巴巴的等着她呢。

总之,先尝试着给北岗喂顿奶粉再说吧。

正好这时候,苏联那边,赵兵又通过金石的卧底传来了消息,说那边的瓦里希,也正准备去趟莫斯科,亲自游说他们的最高统帅,想要开战。

所以,此时已经非走不可了。

北岗显然也意识到爸爸妈妈要出门,早晨起来就不太高兴,宋青山给喂奶的时候也不肯吃,反而是一脚抬起来,就把奶瓶给踢到了地上。

现在都是玻璃奶瓶,一个好几块钱呢,啪啦一声,这就飞了。

“你知不知道你这是在浪费你爸的钱?”看儿子两只眼睛明啾啾的看着自己,宋青山说。北岗才没那种意识呢,脚高高举起来,就在他爸胳膊上试着又踢了一下。

“宋北岗,给点面子好不好,你爸从来没带你妈出去过,她心野得很,还想环游世界呢,那得好多钱,趁着公家能报销,咱先把能走的地方走了,以后自费游的时候就能少花点钱。”宋青山看着左右没人,悄悄的,在小儿子面前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北岗可不管这个,一脚又一脚,见啥踹啥。

向晚正在厨房里跟宋小芹俩烙饼子,和着猪油鸡蛋的锅盔,咸的里面加上剁碎的五仁儿,甜的里面则加葡萄干和红糖,要坐火车,这种饼子远路上又不会坏,再买上几包方面便,在苏向晚的经验里,它就是旅行必备的佳品了。

儿子不愿意吃奶,宋青山给急的焦头烂额:“这可怎么办,就从早晨开始,我喂他奶他都不吃,你要走了,他再哭闹起来,可怎么办?”

苏向晚拿起奶瓶,饿坏了的小北岗果然立刻就愿意吃奶了,自己双手扶着奶瓶,吃的咕嘟咕嘟的。

瓶里是奶粉,但是妈妈喂他就吃,宋青山喂,他不愿意吃。

苏向晚也是跟大人一样,跟他谈条件:“我去边疆看一趟你西岭哥哥就回来,好不好?”

北岗脑袋一扭,看那样子,显然不太愿意。

“这样,等回来之后,我让你谷东哥哥整天背着你在外面转悠,不让小芹阿姨再带你,好不好?”苏向晚于是又说。

小北岗咕嘟着奶瓶,当然了,几个月的孩子,哪能听得懂人说话呀,只不过妈妈抱着他高兴,咧嘴笑了一下,宋青山就认为儿子是愿意了,两只巴掌一拍:“行了,他也通过了,咱们走吧。”

可怜小北岗吃完了奶,在妈妈的怀里香喷喷的睡了一大觉,等再醒来的时候,人去家空,家里就只剩一个保姆阿姨宋小芹了。

小家伙心里能不委屈吗,当然委屈,但是,他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天性就是那种不好哭的孩子,当然,爱妈妈,可是宋小芹阿姨对他也很好,今天也不搞卫生了,专门抱着他,就出门去跟别的几个老奶奶聊天,晒太阳。

小孩子嘛,吃了睡睡了吃,奶粉比母乳更顶饿,小家伙吃了饱了伤心一会儿,毕竟还太小,也伤心不了多久,很快就在伤心中睡着了。

这趟出去,金石可谓是大熊猫级别的人物,怕他跑,也怕他随时要联络眼线偷风报信,所以,宋青山和宋东海俩父子紧盯着他呢。

至于谷东,作为有四个爸爸的人生赢家,金石以为这傻小子只会吃,是自己已经收买了的内奸,宋青山当然也知道,他是自己最忠心的傻儿子,绝不会背叛自己,总之,所有人的目光都在他身上。

因为也是私底下行动,而且不能曝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就连火车票都不是军区统一购买,买的是普通票。

走的时候,宋青山还以为边疆的车空,票好买呢,结果宋东海去买票,卧铺卖光了不说,就连硬座,都是好不容易才抢到几张。

可见现在北上淘金的人有多少。

不过苏向晚临出院门的时候,就给王奶奶拦住了。

悄眯眯的,王奶奶作为一个八卦爱好者,立刻就把宋东海跟阿克烈烈之所以无疾而终,是因为受了郭梅挑拨的事情,全汇报到了苏向晚的耳朵里。

这不忙着出门,得赶火车嘛,苏向晚暂且就把这事儿给压下了,打算回来再收拾郭梅。

几个人背着大包小包,一路拥拥挤挤进了站,一看站台上挤火车的人,那叫一个密密麻麻望不到边。

“宋青山,你不是参谋长吗,你们秦州军区穷成这儿了吗,连一辆像样的车都配不起不说,难道就没个军人优先上车?”金石不满意啊,他可是享受惯了的。

宋东海站在人群中,那才真正叫一座青山,而且孩子很有礼貌:“金伯伯你要走不动,我可以背着你。”

金石自己还正年青,哪需要人背啊,而且现在的嘴巴,比当初的刘在野还毒:“只有体力没思想,打仗的时候充其量也就能填填炮膛,充充炮灰,我要你这样的傻小子背?”

东海并不说话,扛着行李站在人群中,只是勾唇笑着。

他越笑,金石就越生气啊,毕竟一个二十出头的男孩子,跟他儿子一样大,骂不还嘴,那不叫傻,那叫教养,他心里嫉妒啊。

眼看列车进站,门开了,金石把西装一裹说:“赶紧走啊,不早点上车,估计就那点硬板板座位都得给人抢走,穷抖搜的,卧铺都买不起。”

苏向晚本来就因为自己要断奶,心里生着气呢,腾的那气就窜起来了:“东海,把金石的行李扔了,让他自己背着。“

“我有儿子呢,谷东,你来替我背行李。”金石扬了扬自己手中矿业公司的介绍信:“我还可以用介绍信直接替自己买卧铺,要你们不愿意,我自己走自己。”

宋青山穿着件特别普通的黑解放装,当然了,身为大军区的参谋长,他虽然见人少,但他的照片在整个西北,所有的军人都见过,更何况79年他还是天天上报纸的人,只要关注过自卫反击战的人,大多都认识他。

所以他还特地戴了幅眼镜,把自己打扮的就跟个知识分子似的。

一把拍在金石肩膀上,他一言也不发,只狠拍了两下,金石就怂了。

好在谷东有眼色,一把就把金石的包给提起来了。

但是正如金石所料,硬座车厢不但挤,而且大家历经千山万水,终于挤到自己的座位上时,那座位上已经坐满了人呢。

六人座上面挤了八个看起来个头不高,但是衣着还比较光鲜的中年人,这几个听不来口音,说的是很标准的普通话,但是看那衣着和行李,应该是北上淘金的秦州本地人。

东海是军人,有教养,还跟霸了座的人好好说话呢:“同志,这座位是我们的,能不能请你们让一让?”

这其中一个鼻子上长着痦子的男人一副大惊小怪的样子:“怎么,座位上写着你的名字吗?”

东海还是非常礼貌的,就把自己的票拿出来了:“同志您看,我这儿有六张票,这六个座位全是我们的,不信您看。”

这几个人属于上边疆淘金,淘富起来的那种。

见的人多了,而且手里有的是钱,再加上现在时局比较乱,先富起来的这帮子人,自我极速膨胀,但是思想意识又跟不上。

所以,就处于一种暴发户式的猖狂状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