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军嫂养儿记[七零] 第205节(1 / 2)

加入书签

宋青山接过表,钢质表面,精针,卸开后盖,齿轮之间严丝合缝,上针甚至是纯铜作成的。苏联老大哥别的方面怎么样不说,生产这些东西是真精细。

“至少一百块。”宋青山说。

“事实上,我只用了三块糖就换到了两块表。”苏向晚摇着两只表说:“那个厂子里的人说,能带走多少我们就带走多少,只要把烟草和布料留下。”

所以,别人只是倒爷,苏向晚是掘金,她现在愁的是能运回去多少了。

“你们那边呢,谈的怎么样?”苏向晚问宋青山。

宋青山看着苏向晚,莫名觉得背后一寒,回头,就见宋东海和谷东俩同时以颇为幽怨的目光看着他呢。

“你俩又怎么啦?”宋青山说。

谷东和宋东海一个鼻孔出气,都只是哼的一声,俩孩子全转身走了。

宋青山依旧没发现家属怀孕的事。

另一边,宋南溪在报案,陈述案情完毕之后,又在公安局呆了半天才回家。

陈爱党正在搬家呢,他家最小的那个陈光耀也在,就连郭晶晶也在。

“实在是对不起啊南溪,那孩子就是昏了头了,法律肯定会严惩他,你没事儿就好。”陈爱党迎上来,叹着气说。

郭晶晶也笑着说:“可不嘛,他自己了昏了头干了坏事,法律非严惩他不可,不过南溪,你家那条狗是真灵啊,跟我说说呗,狗哪买的,我也想买一条回来。我也住这院里头,没条狗看门,不放心啦。”

沈星火早在院子里等着南溪呢,见她小脸儿惨白的盯着陈爱党一家子,赶忙劝说:“不怕,这不有哥哥吗,今天晚上开始,我准备就跟你一起住了。”

宋南溪说:“你赶紧走吧沈星火,从今天开始,我还非得跟大山一起,住到我爸妈回家不可。”

她的爸爸是军人,干妈可是共和国少有的,援过青藏和边疆的女兵,要连这点阴谋诡计都搞不定,那宋南溪可白白姓宋了。

她就不配做一朵军中绿花。

第172章 核废料

八十年代淘金热,英雄不论出身,赚了钱的才叫好汉。

郭晶晶最近不知道怎么来钱的,总之最近看起来手脚大方的可以,这天,还专门从悦宾楼打包了两样菜,就来敲宋南溪的门了。

“南溪,开门啊,好歹我跟你大哥也认识,你天天吃方便面,那东西可不健康,吃点菜吧。”郭晶晶说。

因为是傍晚,宋南溪一贯的不开门,在厨房窗子上一看外头,有个大姑娘对着她招手呢:“南溪,好久不见呀。”

居然是陈小丽,也就小时候跟宋西岭俩还玩的挺好过的那个姑娘,她一身白的确凉的裙子,一边手腕上是块亮晶晶的表,一边手腕上是条金琏子:“我考到咱们市艺术学院啦,听说你也是艺术生,我能进你家坐坐吗?”

南溪不要菜,也不开门,不过陈小丽突然变的这么时髦靓丽,小女孩嘛,对于新鲜的服装,手饰,那是再好奇不过了。

“你这琏子挺漂亮。”

“你也喜欢吗,我在歌厅里唱歌的时候挣的,现在好多有钱人,只要我唱的好听,一次十块八块的给小费呢。”陈小丽摇晃着自己的手腕说。

那条手琏亮晶晶的诱人啊。

宋南溪毕竟十五六的小姑娘,看起来挺心动,郭晶晶趁势追击说:“咱南溪的嗓子全秦州第一,要不我给你联络一下,找个驻唱的场子,你唱一次二三十块钱肯定有。”

看起来宋南溪是真动心,但是啪的一下,她还是把窗子给关上了:“不需要。”

“行了行了,这种人家,说好听了是教育做的好,说难听了就是呆脑子,他们还不知道现在物价一天三番,只凭那点死工资将来会连饭都吃不上呢,咱们走吧。”郭晶晶拉起陈小丽说。

南溪到底小姑娘,能不喜欢漂亮裙子,小手琏小手表吗,进了门,翻出她妈妈的表和高跟鞋,还有妈妈的裙子往自己身上套呢,再画点小口红,哎呀,这不也很漂亮吗?

结果过了两天,隔壁王司令家夫人,王奶奶直接就找上门来了。

“南溪啊,你是大姑娘了,要注意自己的名声,可甭最后闹的像常丽萍一样,院子里的女同志们见了就瞪眼睛,自己的名声也臭一辈子。”王奶奶语重心肠的说。

宋南溪这时候还一脸的懵了:“王奶奶,我一直在家,门都没出过。”

“不是有个小伙子经常来找你?就是陈光荣,你当初也应该离他远一点,不要给他多想的空间,我听院子里有些人说,可能你让陈光荣误会,觉得他能追你,所以才上门的。”王奶奶又说。

宋南溪那个生气啊,三更半夜上门搞抢劫,最后还说是别人勾引的自己,这个陈光荣进了监狱都不要脸了这是?

而且,那个陈小丽好像跟郭晶晶俩打的挺热乎,天天连在一起,撒播流言她俩可功不可没。

一直是校花,院花,力争还要当朵军中绿花的宋南溪仿佛兜头给泼了一盆凉水一样,又生气又委屈,但是毕竟爸爸妈妈不在,流言从哪里起的她也不知道,总不能到院子里隔空对着人吵架去吧。

把红领巾翻出来往头上一绑,小丫头咬着牙说:“从现在开始学习,我几个哥哥都考上军校了,等我考上解放军艺术学院,看谁还好意思嚼我的舌根子。”

妈妈说过,只要学习好,影子正,咱就啥都不怕。

当然,她也迫切的希望妈妈能回来,帮她改变现在的局面啊。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就被人传坏话,宋南溪自尊心那么强的,怎么受得了啊。

宋青山这边,事情进行的出乎意料的顺利。

一车皮的酒,把钢铁厂上面的领导们全给灌晕了,当然,硅钢片,精制造船钢,他们想拉多少就拉多少,不但集装箱拉到火车站,而且,只要宋青山他们能把东西带走,想带多少都行。

遍地是钱,就怕你力量有限,带不走它。

这时候宋西岭就发挥他的作用了。

文质彬彬的年青大小伙子,一边兜里是烟,一边兜里是打火机,上前不说话,只点烟,顶多就是竖个大拇指,因为他最瘦,最清秀,跟人高马大的苏联人完全不同,秀气的跟个小姑娘似的,居然一路绿灯,他看上什么就拉什么,集装箱一吊,大卡车一拉,全拉到火站去。

至于东海和承泽,谷东几个,那是最好的苦力,一言不发,专门扛箱子搬东西的。见好东西就搬,承泽还搞了两箱子子弹。

到了晚上,李承泽和东海两只肩膀劳损过度,连刀叉都拿不起来,黑面包也懒得吃,往谷东面前一送,直接躺床上了。

只有人宋西岭,不知道从哪儿给自己搞了身小西装穿着,一天油头粉面,干的也全是轻松活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