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章(1 / 2)

加入书签

调查组折腾了许久也没查出什么违法乱纪的事,于是网上的舆论平息没多久,顾耀国很快就官复原职。

周末,顾韬回昌州看望父母,黄欣特别嘱咐让他把徐景涵也带上。

这次徐景涵为顾家的事可是出了不少力,黄欣都看在眼里,为了表示感谢,她特意选择在家里招待徐景涵,还去酒店打包了几道昌州特色菜。

景涵来尝尝这道酸菜豆腐鱼,这可是咱们昌州这里的特色。黄欣给徐景涵碗里夹了一块上好的鱼肉。

谢谢黄阿姨!面对过分热情的黄欣,徐景涵有几分招架不住,还好有顾韬及时救场。

顾韬摇着头,摆出一副失落叹息的样子:景涵一来家里,我就失宠了,老妈你就只给景涵夹菜。

黄欣白了自家儿子一眼,紧接着夹了一块鱼排放到他碗里:你就演吧!当初就该送你进中戏,现在说不定还能抱个奥斯卡回来。

虽然顾韬只是在开玩笑,不过顾耀国夫妇对徐景涵那可真算得上是和颜悦色,也难怪顾韬会在一旁酸。

顾耀国身居高位多年,在昌州这一亩三分地也是没人敢轻易开罪的人。不过经过时间的打磨,他早已不像年轻时那样锋芒毕露,一身气场收放自如。

开饭前,顾耀国也同徐景涵聊了一会儿。妻子已经提醒过他,徐景涵是个性格有些内向腼腆的孩子,所以顾耀国态度温和就像一普通长辈关心一下自家子侄一样。

在得知徐景涵马上要去蓉城上班,顾耀国还讲了不少自己刚参加工作时候的趣事,甚至把徐景涵都给逗笑了。

一旁的顾韬瞬间看呆了,心想:这真的是自己那位全年365天自带冷气效果的老爸吗?

要知道平日里顾耀国那些下属一个个见了他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连上前打招呼都畏手畏脚,好像说错一个字就会激怒顾耀国一样。单位里新来的一些年轻人在远处看见顾耀国,会直接趁其不注意绕道走。

顾耀国虽然没在宣传部门干过,可对里面的机构设置、工作职能都能说上一二,还能针对行政部门的工作特点,提醒徐景涵要注意的问题。

一席谈话下来,徐景涵感觉受益匪浅,顾韬的父亲并没有像顾韬给自己说的那样凶神恶煞,一言不合就提着棍子开打,反倒有几分像大学里学识渊博、阅历丰富的教授。

晚饭后,徐景涵主动帮黄欣收拾碗筷,顾韬则被顾耀国喊到书房谈话。

顾韬知道自己可不是徐景涵,没有客人的身份buff加持,自家老爸通常可不会给自己什么好脸色。

即使不情愿,顾韬也不得不怀揣着如同考试打小抄一样的忐忑心情,跟着顾耀国进了书房。

坐吧,我们父子已经很久没谈心了。正好今晚有空,可以好好聊一聊。顾耀国坐在宽大的皮椅子上,神情中显露出一丝疲态。

顾韬拉了一把椅子在他旁边。

冷白色的组灯照得书房犹如白昼,顾韬赫然发现,父亲耳后竟然生出几缕白发,额角下方还长了些淡黄色的斑点,这是他第一次意识到父亲正在逐渐老去,一时间心中五味陈杂。

顾耀国也是快要六十岁的人了,平日里意气风发精神抖擞,加之又注重保养,看起来和四十几岁的人没什么两样。可毕竟上了年纪,身体经不起折腾,在这次风波之后,顾耀国明显感到自己的精力和体力大不如从前。

爸,你想找我谈什么?顾韬难得在父亲面前表现出一脸乖顺的样子。

看着儿子越发成熟的面容,顾耀国心里不知在想什么,沉静了一会儿,才悠悠地开口:咱们国家传统文化里讲究一个士农工商,现如今商人的地位虽然抬上来了,可读书做官依旧是排在第一位的。

顾韬一听,便大致明白父亲要说什么了,也不回嘴只是半垂着头,双手十指交叉,两个大拇指相互摩挲着。

顾耀国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顾家亲戚里也是有不少做学问和经商的人。可要没有顾家在政界的影响力,那么多做生意的人,凭什么你四叔就能进政协?你二叔公家的堂叔又凭什么能在几个资历相当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当上副教授?

爸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我这不是已经按照你的意思去参加公考了?顾韬忍住心中的不耐,他都已经让步了,家里还想怎么样?

顾耀国难得缓和了几分语气,带着一丝欣慰道:你从小主意就大,不过好在重大问题上还是肯听我和你妈的话。

顾韬撇了撇嘴,心想:能不听话吗?当年你都当上正处级领导了,还一言不合操起晾衣叉就追着我打,也不顾忌一下个人形象。

看着儿子一脸不爽的表情,顾耀国冷冷一哼:别以为我看不出来,又在心里骂我。

哪儿能呀,您又多心了不是?顾韬立马嬉皮笑脸地说道。

顾耀国对顾韬时而油腔滑调,时而桀骜不驯的脾气很是头疼,真不知像了谁?无奈之下,唏嘘道:你是顾家的长孙,从家族传承来讲,你爷爷和我都认为你应该从政。可如今看来,你并不适合。

听出顾耀国的言外之意,顾韬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父亲。

现如今公务员收入一般,甚至比不上外面的泥瓦匠,就你那开销水准怕是养不活自己了。而且你心理又对这条路特别抵触,不愿钻营,将来恐怕很难有较大的发展。

顾耀国神色间突然有了一种释然:经过这次的事我也想明白了,从政风险也挺高的,与其让你在这种高风险、低收入的工作上蹉跎,不如随你自己去做点喜欢的。

真的?顾韬没想到父亲的态度能发生如此大的转变,有些不敢相信:可你那套家族发展大论怎么办?

看着儿子一脸惊喜的表情,顾耀国没好气地说道: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半点志向都没有?告诉你,想当领导的人多着呢?

谁呀?顾韬明白家里怕是已经找好备胎了。

你妹妹。顾耀国也没打算瞒着儿子。

嘉慧?!

嗯。顾耀国点点头说:以嘉慧的学习成绩可以直接报考昌州的最要部门,哪像你,考了一年都进不了面试,还要跑临省去曲线救国。

顾韬心虚地摸了摸鼻子,他跑S省可不是为了什么曲线救国,那是打算和景涵双宿双飞的。

嘉慧她本人愿意吗?她要不愿,可别勉强啊,那我宁愿自己上。作为哥哥,顾韬决不允许因为自己一己之私而牺牲妹妹的人生选择。

你这小子还算有点良心。放心吧,家里已经和嘉慧谈过了,她自己也是愿意的。嘉慧这孩子从小性子好强,她很愿意证明自己比你们这些堂兄堂弟更优秀。顾耀国说。

嘿嘿嘿!顾韬突然搓着手坏笑道:要是爷爷泉下有知怕是气得不轻吧!他老人家可一向是重男轻女的,结果咱家最后要靠嘉慧来撑。

顾耀国看着顾韬笑骂道:你还有脸说,还不是你这混小子不争气。我看这年头生儿子还不如女儿呢!当年市委大院的孩子,如今十个丫头九个出息。一群臭小子却大多考不上正式编制,只能父母托关系当个临时工凑合着。

☆、发现端倪

徐景涵虽说已经是第三次跟着顾韬回昌州,可前两次都有急事,来去匆匆根本没有好好玩过。这次难得有空,顾韬终于有机会兑现自己的承诺,带着徐景涵在昌州城内到处吃喝玩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