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9章(2 / 2)

加入书签

左安却担忧道:但是,人家买了谷种,再去卖稻谷你也不知道的。而且,咱们也没那么大的仓库,还有银子。想垄断改良的大米是不可能的,林家必然会分一杯羹,而且,他铺子多销路多,在大米这方面,我们是争不过他的。

郑文浩挥手说道:银子和仓库不是问题,铺子里没有,郑家有!

左安摇头:这个大米肯定比以前的大米要贵,县城里能买来天天吃的可能没那么多人,咱们一个铺子也卖不出那么多。而且,大米不禁放,容易长虫子。收了上来不在一个月内卖掉的话,就长米虫了。

殷裴楠想了想,道:那咱们不跟他争大米,咱们主卖谷种,主销外县,怎么样?

左安点了点头,道:这个可以。不过咱们也要跟林家抢村民们的稻谷。不论我们是卖谷种还是大米,这都是后续问题,我们的主要问题只有一个,怎么在林家之前让村民们把稻谷卖给我们?之前裴楠说的用谷种利诱,这是一个办法,但也不能完全保证,还得再想个更万全点的。

郑文浩问道:咱们之前用旧粮换新粮的办法,还可以用吧?

左安答道:可以,不过这个成本就太大了。现在咱们全县都是种新品种稻谷了,以前那种旧粮,只能到外县去收。来来回回的运输成本、人力的成本,太大,划不来。

三人绞尽脑汁地想,没想出来。

过了两天,县令大

人又给他们带来了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第80章

县令刘尚直是派人直接把殷裴楠、左安和郑文浩叫到了县衙。

这一次见到县令大人, 他的表情跟前几次又全然不同。

又喜又忧的感觉。

刘尚直见了他们, 待人奉上茶水,便把人都遣了出去。

大人,不知您传召我们,所为何事?殷裴楠问道。

刘尚直叹了口气,说道: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你们先听哪个?

三人互相对视一眼, 殷裴楠说道:好消息。

刘尚直便拿出一个盒子, 从里面拿出一道明黄的圣旨, 递给师爷, 道:好消息就是,你们做的腐竹和咸鸭蛋, 已经被封为了朝廷贡品,入了皇宫采办名单。跪下接旨吧。

几人一听都愣了, 师爷已经把圣旨打开:殷裴楠接旨。

几人赶紧跪下。

师爷已经朗声宣读圣旨, 殷裴楠几人在心里乐开了花。

腐竹和咸鸭蛋成为了贡品的话, 那他们的牌子就打出去了啊,活生生的宫廷广告, 他们的销量就可以增加了呀

还美着呢, 师爷已经念完了。

殷裴楠接了旨,几人起身。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几人都很开心,还围着圣旨看了老半天。

重新坐下后, 左安问道:大人,那皇宫采办是跟谁采办?不是我们吧?

刘尚直摇头:皇宫有专门的皇商的,轮不到你们。

殷裴楠想了想,问道:是李达吗?他们在京城的客人,也就卖给了李达。

左安直觉不是:李达他们现在还有没有到京城都不一定呢。

当初李达两兄弟走的时候都蜡月十五了,怎么着也不可能这么快到京城,而且京城到他们这的消息还得算上时间呢。

那是谁呢?

刘尚直摇头:这个具体是谁,我还真不知道,说不定还没定下来。我倒是希望他能赶紧定下来。

殷裴楠问道:为什么?

刘尚直答道:要是定下了皇商,那皇商会直接负责采办。若是没有定,那就得地方上主动上供了。那得多麻烦,你知道吗?这要是地方上供的,还得派人一路运送上京。

殷裴楠想了想,也是觉得挺麻烦。他问道:成为皇商要什么条件?

刘尚直看了他一眼,问道:你还想成为皇商啊?

殷裴楠嘿嘿一笑,道:我就是问问。

刘尚直摆摆手,说道:那我劝你啊,还是趁早打消这念头。这皇商,可不是一般人能当的,都是一方望族,背后还得有大势力才行的。

左安也点头道:皇商关系的可不止是采办皇宫用品这么简单,还牵扯到朝政的。

这么复杂?殷裴楠感叹了一下。

左安拍拍他手背:嗯,是能赚钱,但是也危险,稍不注意,没办好差,掉脑袋也是有的。

殷裴楠:

刘尚直点头,道:对,不仅是皇商,就是你们,以后做这个,也要小心啊。特别是提供给皇商的腐竹和咸鸭蛋,都要小心再小心,可不能出任何差错,不然也是要掉脑袋的。

殷裴楠:

刘尚直叹道:有多大的荣宠,就得承担多大的风险,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又跟他们说道:不过有一点,不论是谁成为了采办这个的皇商,反正他们到时候还得从你们这儿买不是?这个不是什么大问题。重要的是,到时候那人怎么行事,

是讲道理的还是蛮横的,要是碰个不讲道理的,二十文就把你们的征收了,那你们可亏死了。

殷裴楠吃惊:还有这么霸道的?他对这个皇商还真的很不了解。

刘尚直点头:人家家大业大的,欺民霸市的人也不少见。总之,你们到时候注意点。

好,我们知道了,多谢大人提醒。殷裴楠点头应了。

左安想了下,担心地问道:新稻米不会也成贡品了吧?

刘尚直道:这就是我要跟你们说的坏消息。跟我来。

刘尚直把三人带到了后院,他住的地方。

县衙这地方,殷裴楠他们不是第一次来,不过这后院县令大人的住处,他们还是第一次来。

在刘尚直的书房坐下后,殷裴楠问道:大人,稻米也成贡品了?

刘尚直点头道:是。这个稻米的事情是这样,朝廷下了旨意,确实封了这个稻米为贡品,不过并没有规定上供。

没要求上供?左安都有些惊讶了。

刘尚直道:对,咱们这才产多少稻米啊,皇宫那么多人,哪够他们吃的。圣上亲自下了旨意,要咱们康州府衙大力推广这高产稻种,咱们县是已经都种了的,接下来,府衙要咱们县衙协助,推广到康州其他县去,再由康州推及到南方其他州县。

这是好事啊,大人您怎么说是坏消息?殷裴楠不解地问道。

对官府这边确实是好消息,对你们就不是了。

郑文浩问道:为什么?

刘尚直叹了口气,说道:为了执行这道圣令,知府大人下令,咱们县夏收时村民的余粮、交上来的皇粮,全部都由府衙来统一征收、调度,不允许商户私下买卖村民的粮食。下个月,知府大人和户部的官员会下来一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