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媚色动人(穿书) 第123节(1 / 2)

加入书签

过了半晌,他才低声问:“这也是赵筠清做的?”

傅翌道:“是她做的,不过她的来信上说,若只是通敌的话,以祁泓这段时间对慧嫔的宠爱来看,他不一定会将庄国公和慧嫔立即处死,最多只是打入大牢,庄国公在朝中还有一定势力,若是有人求情,他就还有反扑的机会,倒不如直接绝了祁泓的念想。”

祁湛轻声问:“祁泓仅凭几封书信就信了赵筠清的鬼话?”

傅翌道:“不是,是赵筠清安排在慧嫔身边的丫鬟发现了慧嫔妆台里的簪子,那枚簪子是您当年送给佟兰的,慧嫔却一直带着,那慧嫔对您的心思,自然也就不言而喻。”

祁湛听着傅翌的话,心里忽然升起了一股令人烦闷的躁郁感,像是有人撕扯着似的,如何也不舒坦。

傅翌适时劝道:“不过祁泓顾及面子,也未将这事儿大肆宣扬,对外只称庄国公通敌,事情都朝着对王爷有利的方向发展,王爷不必为这些没做过得事伤了心神。”

祁湛微闭上眼,过了半晌,才让心中的躁郁平静了少许。

他道:“明日还要进攻玉河,你回去准备一下罢。”

傅翌点了点头,转身正要迈出门槛,就听到祁湛忽然又补了一句:“记住,不要让王妃知道此事。”

那嗓音幽凉凉的,直让傅翌额头上的冷汗都冒了出来。

他忙道:“是是是,属下明白。”

祁湛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便攻到了大邺城下。

而祁泓将佟国府满门抄斩一事,让本来站在他那边的大臣纷纷倒戈,与放弃抵抗的士兵们里应外合,协助祁湛于永兴三年元月,攻破了大邺都城。

祁泓枯坐在养心殿中,看着殿外纷纷而落的雪,忽地转过头去,眼神空洞地望着坐在一旁的赵筠清,问:“石阶上落了那么厚一层雪,怎也不见宫人清扫?”

赵筠清轻声道:“宫女们早在昨天夜里就逃走了大半,余下的太监也不知躲去哪儿了,现在能找到的只有几位年迈的嬷嬷,做不得体力活儿的。”

祁泓问:“赵公公和嘉嫔呢?”

赵筠清轻轻地摇了摇头,道:“也寻不见了。”

祁泓问:“那你怎么不走?”

赵筠清微垂着眼,轻柔的嗓音似有些哽咽:“臣妾自从嫁给皇上那天起,便与族人断了联系,如今在这大邺城中亦是举目无亲,心里仰仗的仅有皇上一人,除了陪在皇上身边,臣妾又能到哪去?”

“心里仰仗的仅有朕一人……”

祁泓喃喃重复了一句,空洞的眼神中似乎恢复了一丝焦距,可唇边缓缓勾起的笑却让赵筠清觉得有些冷。

她将放在茶壶上的手收了回去,轻声道:“殿内炉火灭了,臣妾……臣妾这就去将炉火生了。”

祁泓摆了摆手,示意赵筠清去。

炉内的木炭已两日未曾换过了,里面残留着一层石青色的灰,赵筠清拿着火钳挑拣了半天,才堪堪找出几块可以燃烧的木炭来,她拿起一旁的火折子将那木炭点了,才转身回到了祁泓身边。

殿内的冷气渐渐散去,人的身子也不似刚才那般凉了。赵筠清的手又搭在了面前的紫砂壶把儿上,轻轻试了试壶身上的温度,才轻声对祁泓道:“殿外雪下的急,皇上从早上起来到现在都没用过膳食,不如先喝杯茶暖暖身子吧。”

祁泓的目光落在茶壶上。

圆润的壶身上泛着黛紫色的浅光,并不像银壶那般刺眼,壶身也未见任何花纹,反而有种简单而柔和的美。

他问:“这是朕当年送你的那只紫砂壶?你把它带到大邺来了?”

似乎是没料到祁泓还会记起这些来,赵筠清不由得微微一怔,过了半晌才轻轻点了点头。

祁泓低低一笑,道:“皇后倒是替朕考虑的周全。”

那短促的笑声配合着略显干涩的嗓音,倒像是意有所指似的,赵筠清握着茶壶的手不由得一顿,心里竟有些慌乱起来。

可祁泓却忽然道:“罢了,给朕斟上吧。”

犹带热气的茶水缓缓从壶嘴里淌出,在那抹黛紫中泛起了一抹浅浅的碧色。却闻不到往常那股清冽的茶香,只能隐约闻到几缕淡淡的涩味儿。

赵筠清将茶杯缓缓放到了祁泓面前,轻声道:“宫里的茶叶昨晚被人盗去了大半,臣妾只能拿前年从大靖带来的茶,虽说时间久了些,可味道还是没差太多的。”

祁泓看了那茶杯半晌,却没有急着将茶水喝下,而是轻轻握住了赵筠清的手。

也不知是不是心虚的缘故,赵筠清本能地一缩,他只触到了赵筠清冰凉的指尖。

不似慧嫔那般柔软细嫩,仔细点,还能看到她指腹间那几点小小的针孔。

祁泓的动作微微一顿,忽然想起了她几年前熬夜做女红的场景。

那时的他还是质子,终日呆在那个酷似牢狱的府邸里,没有半点自由可言,甚至连吃穿用度都要看旁人脸色。

也是那一日又一日的磋磨之下,让他变成了如今这般喜怒不定的性子。

虽然他明白赵筠清从未对他投入太多感情,可那时的赵筠清却是实实在在为他着想的。

那赵筠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的呢?

是自己对慧嫔动了心思开始?

还是自己利用她,要她接近楚妧开始?

祁泓自己也猜不透。

可他已不想去问了。

他看着面前浅碧色的茶面,里面清晰的印着他身穿明黄冕服的倒影。

就连这身冕服,也是赵筠清今早服侍他穿上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