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毒妇回头金不焕(重生) 第98节(1 / 2)

加入书签

焕娘点点头,这几日下来她已是精疲力尽,也是得回去好好歇一歇。

谁知回去之后也仍不得喘口气,见她一回来,远远地人还没走到院门口,白果就飞快地跑来,焦急道:“六奶奶,喵喵的腿不知怎么就瘸了!”

第134章

白果是最先发现喵喵不对劲的,她人伶俐又爱玩,本就与焕娘的猫最合得来,这段日子又是白事又是裴宜乐的病的,焕娘分身乏术,连宁儿都没什么空去管,更不用说这些养着的猫啊鸟的,于是指了白果让她多看着点喵喵。

前一日白果去喂喵喵时,喵喵看着还是好的,才一天都不到的时间里,喵喵的左前腿已然不会动了。

没有人能说清楚是怎么回事。

焕娘这里乌泱泱一大堆人,上到有些年龄的老嬷嬷,下到才豆芽高的小丫头子,不缺做事的人,样样都要叫他们井井有条。

偏偏是这几日因家里有白事,焕娘和裴宜乐也忙得几乎没有回来过,跟着他们两个的跟着他们两个,派出去帮忙的派出去帮忙,这里倒也不紧缺着人,只是进进出出的人就多了,显得比平时忙乱得多了,连卢嬷嬷镇着都有些力不从心。

刚办完丧事还没来得及整顿,裴宜乐又病了,只得先放一放。

焕娘心疼地看着喵喵,几欲落泪,喵喵也算是她共患难过的糟糠之猫,日子才好了没多久,竟就这样起不来了。

喵喵倒还有些精神,水汪汪滴溜溜的眼睛看着焕娘,既无伤心也无撒娇之态,冲着焕娘软软地叫了一声。

“你们请了大夫没有?”焕娘轻轻地检查了喵喵的腿,发现果然是撑不起来了,“或许会好也不一定。”

那些丫鬟们七嘴八舌地犯了难,连白果也道:“总不能去请看人的大夫可也找不到看猫的大夫呀!”

裴宜乐也蹲下来仔细摸了摸喵喵的左前腿腿骨,道:“整条腿都折了,以后怕都是要瘸的。不过是得请人来看看,哪怕瘸了也要先处理好。”

焕娘抹了抹眼泪,问他:“既然你摸得出来,那你会治吗?”

她的眼睛被泪水一浸,又是包了一汪春水,雾蒙蒙也闪着点希冀。

裴宜乐很想立刻就答应她,但也只能无奈道:“我也只是略通皮毛,腿骨折了摸上去也和人差不多,治就实在不行了。”

焕娘立刻别过头去,想抱喵喵又不敢挪动它,一时竟赌气道:“裴宜乐,我要和你和离!”

“又怎么了?”裴宜乐一头雾水。

“我的猫在外面是好好的,到了你家里就断了腿,甚至要一辈子残废了!”

“我赔你一只。”

“赔我?天下就一只喵喵,是独一无二的。”焕娘说着又斜眼去看裴宜乐,冷冷道,“是不是哪天我病了,你也能再娶一个老婆进来?”

裴宜乐被她堵得说不出话来,一旁的春惠怕他们真的吵起来,连忙劝道:“奶奶先耐下性子,别气着自己。”

“这样,先去请两个大夫来看看,”裴宜乐指了两个丫头出去请人,“会治也未可知。”

这时旁边有一个婆子也道:“倒是想起来管着马厩的那个管事也有些会治马,猫猫狗狗病了似乎也在找他。”

焕娘又立刻着人去叫了。

一番折腾过后,两位治人的大夫和一个经验老道的管事都纷纷表示,这猫的腿是治不好了,也不知道是怎么了,整条腿的骨头都折了个彻底。

焕娘一边看着他们给喵喵收拾包扎,一边流眼泪,腿折了是走不了的,所以不会是从别处摔了再回来的,院里几个人又没察觉出喵喵在自家院子里出过事,那就必定不是喵喵自己给摔的。

说来喵喵也并不娇贵,当日在金家时还总跑出去玩,也没见怎么了,偶尔它还能自给自足,没道理来了国公府反倒伤到自己了。

“这几日进出有什么人来过?”焕娘问白果她

们。

几个丫鬟婆子们面面相觑,最后又是白果道:“忙乱得很,一时这个缺了那个短了,又不敢去烦奶奶,所以进进出出都来我们院中问事情。”

这时卢嬷嬷也道:“白果说得没错,倒也不怪她们,这几日事儿实在是多。”

卢嬷嬷是被焕娘留下来镇着的,否则她忙着白事,里里外外不能没人打理照应。

焕娘点点头,又道:“我知道,一会儿每人去夏惠那里多支三个月的月例,从我自己的账上走。”

余下人送了一口气,又听她道:“不过这种事下不为例,即便再忙乱,总也得把咱们自己这儿看好。今日是我的猫,明日就有可能是你们当中任何一个人,甚至是我、六爷、宁儿。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不能有闪失。”

虽然只是为了只猫,焕娘说得却在理,一群人忙点头应了,一时焕娘让他们都散了,只有白果垂头丧气地站在一边,说:“是我没照顾好喵喵,奶奶罚我吧。”

焕娘捏了把白果圆团团的小脸,道:“罚你这几日好好看着喵喵,否则拿你是问。”

说完又摸了摸乖巧躺着的喵喵,刚要起身和裴宜乐一起去看宁儿,那边却有曹氏身边的小丫头子来报。

裴舒云还未出殡,曹氏就已经先病了,裴宜乐是不愿见她的,只有焕娘没办法过去看了一回。

好在也不是什么大病,又有时气影响,这才犯了老毛病。

裴宜乐听说了只道她每年总要犯个两三回的,真真假假就不知道了。

曹氏病是好了一些,只是还不能起身,似她这般年纪地位的夫人,谁病了不是一家子上心,儿子儿媳更要日日来面前侍奉汤药的。

焕娘她是指使不动的,可恨连亲儿子都为着女儿的死和自己生份了。

再时时想着裴舒云命殒一事,曹氏心中愈发愁苦难当。

有人愁苦是憋在自个儿心里,天长日久下来伤的是自己。

有人愁苦是立时就要发出来的,遭殃的是自己身边的人。

曹氏就是第二种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