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后太子扒了我的小马甲 第86节(1 / 2)

加入书签

她这手法,怕跟那教导的老师差也只那么一点点。

溶溶……她什么时候学的点茶?在东宫学的么?可她来东宫的日子不长,平日里要照顾元宝,还能分神学习点茶么?

溶溶跪坐在蒲团上,处理完茶汤上的浮沫,抬头才见蓁蓁,忙喜着朝她招手:“愣着干嘛,快进来坐下说话。”

蓁蓁这才回过神,走进了茶室。

溶溶伸手拉了一个蒲团,“坐啊。”

蓁蓁虽瞅着那蒲团上绣工繁复精致,不像是给下人用的,因溶溶这般热络地招呼着,心情复杂地坐了下去。

“溶溶,这里是太子殿下的寝宫吗?”蓁蓁问。

溶溶点头。

蓁蓁斟酌了一下,又问:“那你……素日也住这里?”

溶溶仍是点头,刚点完,这才意识到蓁蓁想的是什么,忙解释道:“元宝夜里离不得人,我素日都是跟他一块儿住的。太子殿下另住一屋。”

“如此。”溶溶这解释实在无法令蓁蓁完全信服。

看东宫下人对溶溶毕恭毕敬的模样,看溶溶在如此华贵的茶室里自在随意的模样,光凭着元宝一个四岁娃娃的喜爱,如何能办到?

蓁蓁自觉如今她和溶溶已经有了天壤之别,今日实在不该来。

溶溶浑然不觉蓁蓁心里的想法,将清亮的茶汤倒进小茶碗里,伸手递给蓁蓁。

“尝尝。”

蓁蓁接过茶碗,一口喝了。

“怎么喝得这样急?”溶溶笑道,正欲打趣几句,忽然察觉到蓁蓁眉宇间的忧愁,便问,“出了什么事?”

“我无事”,蓁蓁轻轻舒了口气,“是静宁侯府出大事了。”

溶溶手一抖,自己端着的茶碗里不经意地洒出一些茶汤。

她拿帕子擦了擦,一面问道:“什么大事?牵连到你了?”

“与我倒没太大牵连,”蓁蓁面有忧虑,微微叹道,“昨日不知道怎地,世子和三姑娘从东宫回来之后,世子就把三姑娘关进了祠堂。”

关祠堂对一个姑娘来说算得上是重罚了,溶溶在静宁侯府呆的时日不长,但知道谢元蕤在侯府极其受宠。

昨日静宁侯府的人来东宫的时候还好好,一回府谢元初就把人关了,难道是在东宫发生了什么事让谢元初大发雷霆?

这件事一定不是小事,否则谢元初训斥几句便罢,没有必要再关祠堂。

“世子把三姑娘关进祠堂,难道侯爷侯夫人不管吗?”溶溶问。

“奇就是奇在这里,你知道的,侯爷和侯夫人对三姑娘一向言听计从,宠得不像话,这回却没有劝阻。昨晚世子没有回书房,在侯爷的书房商议了一夜,今儿个一早世子就安排了马车送三姑娘出京,说是带三姑娘回隗城老家住一阵子。”

谢氏祖宅在隗城,距离京城七八百里,侯府每隔四五年才回去祭祖一次,因着路途遥远,多是侯爷和世子返回,女眷们很少过去,谢元蕤小时候跟着侯爷回去过一次,往后就再不肯去了。

把谢元蕤送去那么远的地方,显然一时半会儿是不打算接她回来了。

“侯府里人心惶惶的,都不知到底出了什么事,侯爷和侯夫人居然如此重罚三姑娘,”蓁蓁说着长叹了一口气,“我就想着,昨儿他们是到东宫做客,莫非是在东宫发生了什么事?”

蓁蓁的这番话着实让溶溶大吃一惊,更加确信昨日的事肯定跟谢元蕤有莫大的干系。

皇后原来属意的太子妃是谢元蕤,虽然没有挑明,意思是明显流露出来的。但是梁慕尘在皇帝亲自挑选的儿媳,皇帝选中了她,那便是一锤定音,再无更改了。

因着这个由头,谢元蕤记恨梁慕尘,倒是说得过去。

但有的地方又说不过去。

谢元蕤想一箭双雕,除去梁慕尘,再嫁祸给自己?的确是条妙计,可谢元蕤是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阁女子,如何能在东宫之中筹谋这么大的事?

别的不说,光说在草场当差的那个太监,谢元蕤根本就不可能知道在东宫的草场有这么个小太监。

又何谈收买和差遣呢?

这样大的筹谋,绝对不是谢元蕤能办到的事。

蓁蓁心事重重,倒没留意溶溶的神色,只自怜自艾道:“前日我同世子说了要赎身的事,他当时就生气了,发火砸了砚,叫我不许再提此事,我本想着等他气消了再去提一下。如今侯府出了这档子事,世子要送三姑娘回老家,这一来一回的,怕是一两月才能回来。溶溶,你说我到底是该赎身,还是不该赎身啊?溶溶?”

“啊,你说什么?”溶溶这才回过神,刚才蓁蓁的话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我说,我到底该不该赎身。”蓁蓁见溶溶压根没听自己说话,歪头打量了她一眼,“你在想什么呢?”

“昨儿个东宫的确出了件事,威远侯府的梁小姐落水了。”

蓁蓁立即联想到谢元蕤受罚的事情上,吓了一跳,捂住了嘴,声音不自觉地小了许多:“落水?难道这事跟三姑娘有关系?”

“谁知道呢?太子殿下应当会查明的。”溶溶笑了笑,“这些事与咱们不相干,别去琢磨了。”

昨儿个太子把自己送回玉华宫,就带着谢元初去了书房,倘若真是谢元蕤做的,太子定然是心里有数的。

他既知道,一定有妥当的处置方法,无须她操心了。

“的确。”蓁蓁颔首。

谢元蕤痴迷太子的事,侯府的人心里都有数,蓁蓁说了这话便没再多言。

溶溶说的对,她只是一个婢女,这样的事不是她该琢磨的。

其实她今日匆匆而来,就是担心溶溶,眼下溶溶风轻云淡的,应当是她多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