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后太子扒了我的小马甲 第49节(1 / 2)

加入书签

溶溶又同杨佟说了一些《龙女传》的事情,待说得差不多的时候,杨佟便起身告辞。

“我如今在外头当着差,素日不在家里,下回你若是过来,有什么话同我二哥说便是,我这边改好了书稿,也放在家里,你问我二哥就好。”

“行,”杨佟点头,起身又朝着薛老太太行了一礼,这才离开。

薛老太太瞧着杨佟的背影,又狠狠点头,朝溶溶挥手。

溶溶只好坐到祖母身边去,听着她问话。

“这个后生是不是还没婚配?”果然,开口就是问杨佟的婚配问题。

“不知。”

“不知?”薛老太太听到溶溶这般回答,显然是不满意,“下次他过来,我问问。可不能糊里糊涂的。”

“祖母,杨先生同我只是朋友,萍水相逢,您别误会了。”

薛老太太不以为意,“他看你那眼神,祖母可都看在眼里。别以为能把我糊弄过去,你们俩加起来吃的盐也没有我这个老太婆多!”

溶溶无话可接,起身把杨佟留下来的《龙女传》书稿收好,身后薛老太太不停絮叨:“这个后生模样不错,虽比你差,但也是相貌端正,又是读书人,我看可以。”顿了顿又道:“不过他不去参加科考,反倒写什么话本子,若是你真对他有意,可得劝他把功夫用在正途上。”

溶溶不同意祖母的看法,“话本子怎么了?科举考试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有些人到死也就是个童生。杨先生写一个话本子就能卖几十两银子,多写几本就什么都不愁了,何必非去挤那独木桥?”写话本子还有话本子的好处,如今世上人人都知道吴承恩写了西游记,谁还记得吴承恩那一朝的科举状元姓谁名谁呢?

薛老太太听她振振有词,自是辩不过她,叹了口气,“当初你带那么多银子回家,我当真以为你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如今我这乡下老太婆算是开了眼界,这京城挣钱的法子真多,难怪有出息的人都不会留在村里刨食,要来京城谋个生路呢!”

其实不止薛老太太,便是薛大成、薛小山他们,皆以为溶溶是靠着美色在京城里挣钱,只不过薛大成是乐见其成,薛小山是没有立场来过问,薛老太太则是无力管束。方才听见溶溶跟杨佟开口就是几十两银子的事情,薛老太太才真是开了眼界。这皇城底下,果然是她这乡下老太婆不能想象的。

这会儿她心里都信了孙女是在大户人家给人带孩子。京城这么大,或许真就哪家的孩子非要溶溶带呢!她这闺女又好看又能干,带孩子肯定能带得好。

“姑娘,都这个点了,那翡翠还没把菜买回来,都等着菜下锅呢!”春杏从厨房走出来抱怨道。

粥她熬上了,鸡汤也炖好了,只要翡翠把青菜买回来一炒就可以吃午膳了。

早先春杏抱怨翡翠偷懒的时候,溶溶还不觉得有什么,这会儿快到午时了还没回来,确实有异。想来出不了大事,翡翠跟琉璃一样武功高强,应当不是自己出事了,许是太子交代她什么了吧。

“家里还有什么菜么?”

“有姑娘昨儿买的蘑菇和茄子。”

“那行,你把蘑菇洗好切好,我来炒一盘。”溶溶道。

春杏最喜欢吃溶溶做的东西了,立马跑进厨房里忙活起来。春杏摆弄蘑菇的时候,溶溶自己开始洗茄子,将茄子皮去了,只留下肉来,撕成一丝儿一丝儿的,用蒸笼放在炖鸡汤的过上,用鸡汤的热气慢慢熏熟。这边摆弄好,春杏也把蘑菇弄好了,这道菜溶溶就做的简单些,只拿鸡油、蒜片加盐炒熟便端了出去。

“不等他们了,祖母,咱们先吃吧。”

“好,”早上薛小山出门的时候就说过不必等他,至于突然消失的翡翠,既然溶溶说无妨,薛老太太也就放心了,不去过问。

三人用过午膳,溶溶扶祖母回屋休息,春杏收拾碗筷。今儿溶溶睡了午觉,不觉得困,泡了壶茶就坐在院子里看杨佟的《龙女传》。不知不觉时间过去了也不知道。

眼见得天色将晚,溶溶拜别祖母,拿上书稿离开了家。

一走出巷子,就看到驾车的小太监面色苍白地迎上来,“姑娘,不好了,我们快回东宫吧。”

“出什么事了?”溶溶急问。

“方才我听路上人说,半个时辰前,千岁爷和元宝殿下的马车在前门大街遇袭,像是受了伤。”

遇袭……

溶溶的脑子顿时“翁”地一声一片空白了。

第46章

“姑娘,你没事吧?”小太监似乎见溶溶往旁边倒去,急忙伸手扶住她。

溶溶借着他的力稳住身形,定了定神,脑子清醒了几分,便连珠炮似的追问:“受伤?谁受了伤?是元宝吗?他伤得重不重?”

“姑娘,我也不清楚,刚扯着那人问了半天也没问出个子丑寅卯,想必他也只是远远看一眼热闹,并不知道真实情况。要不,咱们先回东宫?”

太子和元宝出门都是轻车简装,并不会带太多随从,若是遇刺……他武功高强,练的又是硬派功夫,谁能伤得了他?只有元宝……太子身边唯一不会武功的人就是他,千万不要,千万不要!

溶溶的一颗心急得快烧起来了,失魂落魄地抓着小太监的手:“走,我们马上回东宫。”

小太监忙不迭地点头,扶着溶溶上了马车,飞快地驰往东宫。然而马车行到前门大街的时候,被前头的人围堵得水泄不通的,马车根本过不去。

“姑娘,我走小巷子绕一圈,但会多花点时间。”

溶溶正欲点头,忽然心中一动,“等等。”

小太监一愣,回头正好看见溶溶从马车里出来。

“你先把马车掉头去后头那巷子口等我,我去前面看看。”溶溶跳下马车,费力地在人群里前行。

在京城最当道的大街上,发生了刺杀太子这样的大事,饶是京城百姓们见多识广也觉得这是件稀罕事。喝茶的、遛鸟的、逛街的、听戏的全都涌了出来,将一条大街围得水泄不通。

溶溶费了老半天的力,只在人群中前进了一点点,想放弃后退回去找马车,却发现身后又围了人上前,把她出去的路都堵住了。

周围嘈杂的人声不断涌入溶溶耳朵里。

“听说刺客就一个人,真是艺高人胆大啊!”

“敢单枪匹马刺杀太子的,古往今来除了荆轲就是今天这位爷了。”

“啧啧,咱也算是跟着留名青史。”

溶溶听着那些人满嘴都是对那刺客的赞扬,心里气急,顿时骂道:“瞧你们一个个说的,这人明明是个大逆不道的刺客,叫你们说的跟为民请命的英雄似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