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北齐帝业 分节阅读 156(1 / 2)

加入书签

d经架在了他的肩上。这时候高纬转过身来,望着他。

“你的心思朕明白,佛教传到至今,说明佛门确实自有其可取之处,你输了,不代表佛法输了。早在两晋之时,佛教经典就深受天下认可,所以才能流传到现在。

“可佛门发展至今,带给天下的祸乱也着实不小了你们接受天下人的供奉,却远离凡尘,不准婚配,不流世俗,与国争利。朕要压一压佛门,也是为了这个天下。佛门虽有德,可终究只能庇护少数人,朕虽然被许多人骂成昏君、暴君,可在朕的治理之下,百姓们却是安居乐业。

“佛门收容逃户,占着农田,不纳赋税,不遵王法,这总是不争的事实吧

“你们在干什么你们在挖国家的墙角。

“或许在普通百姓的眼里,你们是高僧,是佛陀。可在朕的眼中,你们与朕每个月清理掉的那些贪官蛀虫没有任何区别,因为你们撬的是国家的根基,吸的是天下百姓的血”

“你总说佛法无错,没错,佛法却是不错,宽容悲悯,怜恤苍生,是行善积德的至理可如果宣扬佛法的人错了,杀人放火、奸淫掳掠,几乎每一家寺庙都有这样的败类。

“朕总不能因为佛法二字,便任由这些人祸乱江山吧”

“陛下”智灵身子前倾,朝着皇帝嘶声力竭地大喊。

跟前甲士面甲的眼洞中射出两道锐利的光,将长刀压下,刀刃割入肌理,一直到肩骨之上,剧痛传来,鲜血顿时将他的僧衣晕染成了一片红褐色,智灵几乎站立不稳,剧痛让他的嘴唇和双手都在打着哆嗦,可智灵一向意志坚定,顶着下压的长刀站直了,鲜血沿着刀刃滴在青石地砖上,仿佛脚下盛开着一片血色的妖花。他极力摆出一副双手合十的姿势,恳求道:

“陛下要清理败类,贫僧无话可说,贫僧只恳求陛下手下留情”

“朕已经明明白白的说过了,你们当初也是答应过了的,怎么现在就要反悔了”

“何至于此佛门对大齐江山绝无威胁”

“是吗”高纬动了真怒。

智灵毫不犹豫地与皇帝对视,“陛下压下了佛门,却抬上了道门,难道道门要胜过佛门不成青史斑斑啊陛下道门聚众作乱之事,还少见吗陛下说我们佛门藏匿人丁,侵占农田,难道他们道门就不是这么干的”

“谁说朕要扶持道门了”高纬眼底闪过锐利的锋芒,“自此之后,一家寺庙的僧尼不准超过百人,天下四万余佛寺,只准留下三千只数其余人一律还俗佛寺,不准占田超过五十亩,否则大罪论处道门也一样在朕的眼里,没有特权,只要是朕的子民,无论儒释道,以后都要秉承王法,否则朕绝不会留任何情面。”

一众道人呆立在原地,转折来得太快,他们还没有等来战胜之后的春天,就迎来了毫不留情的打压。皇帝不仅要压制佛门,同样没有放过道门。他们就如同棋子,没有用了,就毫不犹豫地被抛弃了。

“还有,朕早就说过,你们先前作乱、诽谤于朕,朕可以不追究,可前提是你们要赢了这场辩战。”

高纬指了指台下所有的僧众,“你不要以为辩赢了朕就能如何如何,朕不怕跟你辩,事实摆在那里,事实胜于雄辩,这场辩战,朕必胜,你们必败。”

“你们也无须跟朕玩什么佯装分裂以图自保的把戏,这样做只会让朕觉得很可笑,你们先前做了那么多,没想着认输,现在死到临头,到想着要认输了没用,因为朕一定会杀了你们。”

“带下去,明日午时,处死吧”

甲士们将失魂落魄的僧人们押下,他们或许有不少人是真心意识到自己错了的,可到了现在这份觉悟也已然没有任何用场了。皇帝早就提醒过他们,“输了就输掉所有,包括命。”而高纬心中却一片平淡,没有杀戮的悲哀,也没有胜利的喜悦,这些人必须死,无关信仰,无关喜好,只是为了政治需求。

这就已经足够了。

在智灵等僧人要被拖下大殿之时,智灵僧人忽然仰头大喊了一句。

“陛下,善恶终有报,你杀戮过甚,不怕将来有一日遭到报应吗”

皇帝身上陡然升起滔天的戾气,而后慢慢平静下来,仿佛煮沸的汤锅忽然冷却,只剩一潭深不见底的水。

“朕不信因果,不信报应,朕只信自己的命运要自己争取,如果冥冥之中真有这种奇诡的东西的话呵”

他轻笑了一声,“尽管冲着朕来吧。”

“退朝。”

第228章前一章目录错了

打错了字,抱歉

第二百二十七章焚天完

无日无夜,昏昏沉沉,一路颠簸。

从刑部大牢到菜市口并不算很远,可智灵却觉得过了很久很久,比一生还要漫长。

脑海中浮光掠影,往事翩然飞去。

一生就如同指间漏下的流沙,被风吹散,翩然飞去

浑浑噩噩、半梦半醒之间,他看见了很多东西,昏暗的天、摇晃的街道、禁军森冷的铁甲、还有那一张张卑微渺小的,悲苦众生的面容。

他的脑子已经不适合再进行别的思考了,没有悲哀也没有欢喜,甚至连本能的对死亡的恐惧也消失不见了。

脑子里一片混沌空白,偶尔也会浮现一些过往的画面,父母亲人死于战乱,身为孤儿,被主持收养,传授佛法,取法号为智灵,这一路走来,也并不全都是光明的,他也经历过很多阴谋算计,很多的倾轧,这些在他的生命之中占据了大多数,直到成为寺里独尊的住持,也不得不为寺内俗务操劳奔走,他有过低谷,也迎来过光芒万丈的日子,光芒之下,藏着很多阴暗和鲜血。

身为佛门高僧之一的智灵,自小就精通各种佛门典籍,随着年纪的增长,他的声望也一步步堆垒起来,可他明显感到他的师父,那个收养他的老住持与他越来越生分,他说:“佛法修心,教人为善,说的是接济众生,讲究的是不争众生都有自己的路佛法不是拉山头抢地盘,也不在于争强好胜。”

他说:“智灵,你在走一条歧路。”

当年智灵不过三十岁,年轻气盛,意气风发,他不以为意地说道:

“住持,我将本寺佛法弘扬于天下有什么不对吗”

“而且,不争,那是道家。”智灵觉得住持有些老糊涂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