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北齐帝业 分节阅读 117(1 / 2)

加入书签

d。改北魏官制为明代官制,再在其原本的基础上做出一点修改,总的的来说,要做到收大权于朝廷,收大权于皇帝。文修武备分开管理。

不到那个时候,他一点风声也不能透露出去。一个朝廷上,部门太多,就会出现人浮于事、庸官冗官尸位素餐的情况,高纬的第一步,要精简机构,而且必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联合邺城,两个都城双管齐下,自上而下做出调整和改变。

好在工作并不是非常麻烦,工作量也不大,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有了三省六部制的雏形,要做出改变,将权力集中起来,其实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北齐官制基本沿袭北魏,仅仅在少数几个地方略有不同罢了。明代昏君迭出,党争不断,内忧外患之下尚且存活了如此久的时间,就足以说明,明代沿用的制度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要发挥一个国家最大的潜力,只能通过全面的掌控才能实现,地方不听中央,国家各部门自行其事,没有完整的、具体的参政制度,国家机器的效率就会打上折扣

高纬俯身在案上,提笔勾圈点画,将朝廷上上下下各部门的脉络全都细细的梳理一遍,从今往后要如何规划职权,每一项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先把中央理清楚,接下来对地方动手就会容易许多从朝廷,到刺史和仪同三司,再到地方郡县,一级一级,一点点的将权力收归中央

高纬站直了身子,挥手道:“铺纸,研磨”待到内侍做好一切,高纬方才落笔,将自己最后的决定一项一项的罗列在明黄色的黄帛上。“改民部为户部,最高长官列为户部尚书,设左右侍郎二位为副官,改五兵部为为兵部,祠部为礼部罢都官尚书,改刑部尚书”灯影下,皇帝的下笔若飞,游龙一般矫健的气势在纸面上渲染开来。只等开春,这份诏书便会真正面世,会有许许多多的官职被裁撤,高纬经过了长时间的了解和推敲,终于再一次磨刀霍霍,对准了位列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

“娘娘”太极殿外,一道纤细的影子出现在正门侧边。路冉和刘桃枝微微欠身,无声的挡住了皇后的视线。皇后斛律氏来的悄无声息,她穿的很素净,娇俏的小脸上只是略施粉黛,眉如远山,一头乌发上只别了一支簪子,手里提着一个保暖的食盒。婉儿并未有半点不悦,和颜悦色道:“陛下在里面吗”

“陛下正在处置朝务,吩咐过了,不准任何人打扰。娘娘勿怪”

“这么晚了,陛下还在处理朝务”她的一对秀眉微微蹙起,担忧的看向里边。依稀看得到正殿最深处,灯火通明,伏案奋笔疾书的皇帝低垂着头,并未察觉到妻子的到来。他仿佛总是这样,忙忙碌碌的,永远有处理不完的事情

“陛下还没有用膳吧”

路冉拘谨的站直了,有些心虚。皇后目光严厉的扫了他一眼,“陛下忙,你们贴身侍候的人就应该给陛下多想想,否则陛下养着你们是干什么的”

路冉的腰弯的更低了,不是他没有劝过,只是每当皇帝在办正事的时候脾气就会特别凶戾暴躁,听不得一点杂音,动不动就将人拖下去杖责,他们有心劝,却没有这个胆子。婉儿大抵也猜到了是怎么一回事,丈夫的脾气很固执,越是拦着,越是要拧着干。随后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罢了,从今往后多注意就是。陛下近来有头疼的毛病,记得提醒他多休息”

等到妻子离开,又过了一会儿,高纬顿了顿笔,面沉如水,“方才是谁在殿外”

“启禀陛下,是娘娘,知道陛下还没有用膳,特地送来的。食盒在炉子边上烘着,您看是不是”

“”

路冉偷眼睇着皇帝,果然听到是娘娘,他将要发作的脾气便压了下去。

于是他趁热打铁道:“是陛下最爱吃的羊肉炙,娘娘说这么冷的天吃这个暖和”

“嗯,”路冉只见皇帝神奇的将笔停了下来,“端上来”

高纬提起筷子撕下一块肉,配上香甜的米饭,放入口中慢慢咀嚼,渐渐的,他紧绷着的脸色缓和了下来,“刚刚好,味道还成”

他忽然问道:“朕有多久没有进过后宫了”

“启禀陛下,大约一个半月了”

“嗯,”高纬咽下最后一口米饭,“摆驾仁寿宫。”

他忽然想起来,孩子也是一件大事。

第一百七十章冬日小记二

高纬批奏折批到忘我,等到得仁寿宫的时候已经是下半夜了,此时的风雪比前半夜更甚,路冉提着灯笼走在前面,几个宦官提起大袖给皇帝挡风。高纬不悦地将他们的手臂拍下,嫌他们挡住了自己的视线。此时蓬雪满天,除了远远的几点昏黄的灯笼,其他什么也看不真切。

“陛下,此时风大,仔细扑着了您。”

“这么一点风雪,又能奈我何你有这会儿墨迹的功夫,我们老早就到了。”

高纬淡漠的瞥了他一眼,路冉便默默的退到一边去,紧追着大步流星的皇帝。

仁寿宫里,斛律婉儿也还未入睡。

她怔怔地看向窗外,外面只会风的呼啸,灯笼的影子晃来晃去,她还在等。

夫郎说了今晚会回来安寝的,不过看来他肯定是又忘了,从诛杀和士开之后,他就常常是这个样子。为了理政方便,有时候他干脆吃睡都在昭阳、太极殿中,可以见到他的机会越来越少,见到了也往往是问候一番有没有吃饱穿暖,之后便又埋头于公务之中,没有下文了。似乎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帝变得越来越冷峻,她俩的共同话题就越来越少。“他也许是不喜欢我了。”她偶尔会这么想。

这么想着就很难过很难过。身为一国皇后,尽管她十分清楚情爱这些儿女之情不应该是她的关注点,成熟和独立才是他应该表现出来的,还未出阁的时候,叔叔和母亲也常常教他,嫁给了天家,能不能得到宠爱并不是十分重要,最最重要的是让男人信任她、看重她、离不开她就像神武帝的武明皇后一般,识大体、顾大局,受到夫君敬重、诸子维护。

可再怎么说,她也只是个女人呀,那个女人不希望丈夫关心自己呢表面上再坚强的女人,其实都是有小儿女的情思的,出身豪门的武明皇后,不也是才见了一面就相中了当时还是个穷小子的神武皇帝吗她并不奢望可以像武明皇后那样,也没有武明皇后那么伟大,她只希望自己的夫君可以多想想她,哪怕只是偶尔,只要想起的都是她的好,那么她就心满意足了

原来爱一个人是这样的,时时刻刻想着他,担忧着他,一切都优先为他考虑,哪怕把自己低入尘埃里,也在所不惜

想着想着,她好似忽然想起了什么,踩上绣鞋,匆匆忙忙的将桌上的已经放凉的汤端去热一热。今天晚上已经热过两遍了,她想着晚上的雪那么大,他又要批折子,到了这里的时候肯定是又冷又饿了,她要给他一碗热汤喝喝。她不知道他能否赶来,却仍然坚持等候。

她的手刚刚捧起汤碗,便听到在外面值守的宫人叫道,“陛下”。随后正殿的大门就被打开了,高纬黑色的长袍上满是雪花,出现在她面前。“今天的雪真大,本来可以早半刻钟到的,唉,早知道我就早一点过来了”高纬毫不在意的笑笑,拍落了身上的雪花。

婉儿的眼眶一热,放下汤碗,走到他面前,轻轻的踮起脚尖,伸出两只温热又柔软的手在他又青又冷的面颊上搓揉,高纬有段时间没有修胡子了,下颌冒出了青青的胡茬,摸着很扎手,她忽然就安心了,心底很是感动,嘴上却不饶人,嗔道:

“那么大的雪,来不了了就先不来了嘛,这一路过来,冻也快冻死了”

“你冷不冷,饿不饿你先把衣服脱了,去被窝里坐着,我给你热碗汤喝”

高纬也不顾烫嘴,拥着皮褥子将她递来的热汤一饮而尽,随口点评了一句:

“这汤喝着有些跑味了”

“我用上好的乳鸽煲的,就是就是这么久不见你人,热了两三趟,自然就跑味了。”

她说这些的时候有些委屈,高纬微微一笑,心想到底是个丫头。不过心底还是很有些感动的,这么晚了,他以为她早早的就睡了,可谁想到她居然可以熬到这么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